大家好,我是一顆電芯。準確來說,是一顆即將被安裝到軒逸·純電上的電芯。
不久之前,我的“爸爸”——東風日產,向我的“媽媽”——寧德時代下了一份“私人訂制”的訂單。
沒過多久,我就和我千千萬萬的兄弟們一同,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寧德時代的工廠很先進,但當我再一睜眼,我已經發現自己躺在廣州花都東風日產第二工廠的生產線上。
而圍繞在我身邊的,還有來自全國的專業汽車媒體老師們。
聽說,我今天將要經歷一趟“冒險”之旅,完成從一顆電芯(CELL),到成為一個電池模塊(MODULE),再到成為一個電池組(PACK),最后成為一輛軒逸·純電的蛻變。
可能大家還不知道,軒逸·純電,是合資品牌的首款國產純電動汽車。
他采用與日產聆風LEAF相同的專業純電平臺打造。
更繼承了LEAF累計銷量43萬臺、累計行駛里程100億公里,而電池0重大事故的優秀基因。
得知自己要變成他的一份子,眼前這個陌生的環境,似乎也變得可愛起來。
那么,我從一塊電芯到一輛完整的電動車到底要經歷些什么?
下面,我們就來一同開始這場“冒險”吧。
1
按照工程師的說法,我和兄弟們,最先要經歷的第一個流程,就是完成從CELL(電池單元)到MODULE(電池模塊)的生產過程。
我們完成這一過程的地方,更堪稱是頂尖工藝的集結地。自動化率高達96%!
此刻,我正身處數千平米的生產線,被兩排精密的全自動生產設備占據了絕大部分空間。
但我卻只看到了屈指可數的數個工作人員穿梭其中。
整條生產線仿佛讓人走進了“外科手術室”般,在干凈、整潔的同時,給人精密、先進的第一印象。
而我和我的兄弟們,還都要經歷12道工藝流程、14項品質檢查及198項生產管控環節。
其中,更包括了激光裁剪、超聲波焊接、熱熔膠注塑、激光打碼等多道精密自動化生產工序。
最終,在走完這些工序后,我們便組合成了一個完整的MODULE(電池模塊)。
2
完成MODULE后,我的這場“冒險”只是走完了第一步。
接下來,更多和我一樣的兄弟們將加入進來,并組成一個PACK(電池組)。而一個完整的PACK,才是軒逸·純電的動力來源。
這個過程,離不開那些全副武裝,身穿戴著絕緣鞋、絕緣手套、安全頭盔、護目鏡的工作人員們對我們的悉心“照顧”。
聽東風日產的工程師介紹,這里的每個工作人員除了持有國家認證的電工資格證書外,還擁有非常豐富的高壓作業經驗。
畢竟,24個電池模塊串聯后電壓高達380伏,專業事必須專業人來做。
電池組的組裝過程要經過堆棧分裝、主線束裝配、高壓檢查、合蓋檢查、氣密測試、充電測試、以及QA檢查等6道主要工序。
為了確保整個生產流程的完全可控,我們“上頭”還有一個叫做MES的系統扮演著“天眼”的角色,事無巨細地記錄著每個生產的細節。
定值無線電槍正在緊固的螺絲的位置、力矩、當班員工的編號、生產的時間……所有一切都被清晰地計入系統,悉數上傳至日產總部,其中重要數據更是要保存5年以上。
當然,即便我們組成了一個PACK,但遠還不到可以組裝“上車”的時候。
東風日產為了嚴格確保電池品質。我們整個電池包的關鍵參數需要進行校驗,確保PACK符合設計要求的同時,避免虛接等情況發生。
1.5KPa的高壓氣體被注入到被密封好的我們的包內,并要求在15秒內沒有氣體外泄,以確保整個電池包處于完全密封的狀態。
最后,我們還有接受15分鐘高壓充電測試,模擬21種日常容易遇到的充電情境。
并且,還有專門的QA檢測環節。對整個生產裝配流程再次進行校驗,確保所有環節均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生產和檢測,實現過程、檢查和下線每道工序都達到100%的品質。
3
最后當然就是總裝“上車”的環節了。
軒逸·純電要經歷的總裝過程其實也和許多燃油車型也是大同小異,括的車身和底盤的結合,還有電池、電驅模組的安裝等等。
但重點值得一說的是,東風日產還考慮到了實際用車過程中,環境因素變化對我們的影響,制定了非常周密的安全防御設計。
為了防止機械變形、擠壓、撕裂、隔膜破裂導致的內短路,日產克制地將我們布置在前后輪中間,并且采用了1.2GPa超高強度裝甲。
我們內部還有玻璃纖維和凱夫拉組成的隔熱材料進一步防護,更有極端情況下能夠迅速釋放內部壓力的泄壓閥。
此外,我們周圍還留出足夠的防碰撞潰縮空間,最大限度提供被動安全保障。
同時,為了防止過充、老化、低溫對我的影響,日產LEAF做了大量的數據積累和實驗,定義出明確清晰的充電電流電壓邊界,以此管控整個充電過程,保障充電的安全。
功夫拍案
經歷完這一整場完整的“冒險”,我發現, 與其說是“冒險”,還不如說是東風日產從源頭開始,將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都降到了最低。
也正是因為東風日產為了軒逸·純電乘客的安全做了那么多不易被察覺的努力。
擁有日產聆風100億公里,電池0重大事故優秀基因基因的軒逸·純電,無愧于純電領域的安全標桿。
來源:功夫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97188
以上內容轉載自功夫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