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Unsplash”
近兩年,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迎來困難時期似乎已經成為常態,而在所有進入寒冬期的行業中,尤其以汽車市場的萎縮最為凄慘。
2018年,中國連續增長28年的汽車市場出現了首次下滑,進入2019年之后情況繼續惡化,各大車企的銷量都迎來大幅下滑。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約為156.4萬輛,同比下降9.9%,環比增長5.4%,其中8月5.4%的環比增長為歷史新低。
管你是SUV還是MPV,管你是燒油的還是燒電的,銷量統統慘兮兮。而另一方面,隨著汽車在線上銷售渠道的打通,汽車電商、汽車新零售卻開始蓬勃發展,那汽車市場的低迷,能否搭乘電商而有所起色呢?
什么?汽車也能網購?都9012年了,如果這你都不知道,那你就OUT了。當今時代,不僅僅汽車能夠網購,甚至有的汽車專門在電商平臺發售。
事實上早在幾年之前,汽車電商已經引起了眾汽車廠商的注意。2015年9月,東風標致408榮耀版首發,并全部通過電商平臺“汽車之家”銷售。而除了東風標致之外,奇瑞、雙龍汽車、觀致都分別有一些車型放到了電商平臺銷售。一時之間,車企將特定車型授權電商平臺獨家銷售蔚然成風。
時間來到2019年,汽車電商發展越發成熟。易車網、淘車、優信二手車、瓜子二手車、彈個車、毛豆新車等電商平臺相繼涌現,使得網購汽車成為了一種流行時尚。
除了這些垂直電商平臺,傳統電商平臺也開始布局汽車市場。而且這些大店商品平臺的插足取得的效果總是令人分外驚喜。
去年雙十一零點過后1分鐘,天貓就賣出了近2000臺汽車,57臺一口價26.59萬元的路虎極光售罄;整個雙十一活動天貓賣出8萬輛車。
這樣的戰績,震驚了各路網友,馬爸爸一旦開始賣車,全國的4S店都沒活路了!事情還沒完,屬于汽車電商的驚喜還在繼續,什么都能拼的拼多多也用“拼車”大火了一把。
今年5月,拼多多宣布推出“66購車節”活動,僅用18秒400臺五菱宏光便售罄。知道真相的網友紛紛表示:什么時候開始拼房?還有母胎單身二十多年的單身狗留言:萬能的拼多多啥時候開始拼對象……當然,拼多多沒讓網友失望,立馬就上線了拼對象。
言歸正傳,在這些勁爆的銷售表現背后,是汽車電商極高的市場需求,而且這個市場并未全面打開,尚處于初級階段,未來潛力巨大。
眼看天貓和拼多多玩的這么嗨,京東也坐不住了,《電商報》了解到,今年7月,京東與海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打造互聯網直賣模式。京東也不孤單,一起布局汽車電商的還有蘇寧,近日蘇寧與淘車達成了戰略合作,將打造二手車新零售體系。
此外,除了電商平臺各自入局之外,也有不少車企上線了官方電商平臺,可見汽車電商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目前,包括車企、垂直電商、綜合電商等在內的各方都在角逐汽車電商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市場低迷之下,車企需要尋找新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汽車電商化可以降低傳統4S店高昂的庫存成本、財務費用、店面租金、營銷費用等,從而在出售價格上具有優勢。
那在這么火熱的情況下,電商渠道有沒有希望成為汽車市場的主要銷售渠道,并拯救汽車市場的低迷呢?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千人汽車擁有量僅為173輛,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千人汽車擁有量均達到了700輛以上。從這些數據上來看,盡管當前中國市場低迷,但是未來發展空間仍然非常大。
既然汽車電商這么火,那電商能救汽車市場嗎?這還要從汽車市場低迷的根本原因說起。當前車市之所以不斷下滑,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消費者購車熱情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前幾年房市火爆,透支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部分地區尤其是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仍在上漲,這使得消費者對買車的消費意愿越來越低。
此外,被視作汽車市場未來的新能源汽車進入調整期,傳統主機廠汽車正經歷向新能源轉型的陣痛期,而且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也讓新能源汽車持續降溫,消費者觀望態度濃厚。
綜合來看,汽車市場的低迷原因主要存在于需求端,而不在于供給端和技術端,能否擺脫低迷,仍然要看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能否重新提振起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汽車電商的確能夠起到刺激需求的作用,特別是當價格相對有優惠的時候。目前,汽車電商雖然已經廣為人所知,但是市場規模仍然不大,并不是所有的供應商都對電商渠道有足夠的積極性,也并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對汽車電商平臺有足夠的信任。這與汽車電商平臺存在的一些亂象有關。
盡管已經火了這么多年,但是汽車電商平臺仍然不夠規范,出現了各種亂象。一般而言,汽車電商平臺主要的銷售方式是“線上下單,線下交付”,即消費者直接在網上下單,支付定金或者預付款,然后商家將車輛運送到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店,消費者到店內完成提車并支付尾款。
除了付款以及享受到的活動優惠,消費者的前期選購、試車體驗、售后服務等主要購車環節仍然需要在線下完成。這樣的購車模式適合早已“心有所屬”的消費者,吸引的是“持幣觀望”的消費者。
這樣的交易模式也產生了新的問題,為了吸引顧客,不少電商平臺打出“不搖號上京牌”、“一成首付”等極具誘惑力的廣告,然而天下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些廣告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個又一個的坑。
今年4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約談多家電商平臺,整頓廣告不規范、涉嫌誘導購買等問題。然而這只是汽車電商市場亂象的一角,有的消費者買完車之后發現里面的核心零部件竟不是原裝;有的消費者買車幾個月之后,發現自己的車居然是“租”的;有的消費者開心的提到愛車,查詢一下發現是泡過水的事故車。
信息不對等、質量沒保證、陷阱特別多、售后服務難,這幾乎已經是汽車電商平臺的通病,在這樣的環境下,網購汽車就變成了一件特別需要勇氣的事。
目前來看,缺乏必要的監管機制和規范的標準,是汽車電商亂象頻出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消費者對于汽車電商平臺的信任度就無法提升,汽車電商的市場規模就難以擴大。
也許,低首付、低月供的汽車電商在價格上很有誘惑力,但是這種誘惑力在缺乏信任度的情況下大打折扣。結合汽車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還在于需求端,當前不夠成熟的汽車電商并不能給汽車市場帶來足夠的支撐。
今日,蘋果新機正式發布,京東成為了中國區唯一官方授權的預售渠道。除了蘋果之外,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的新機發布,一般也選擇在電商平臺預售,而消費者也總是放心大膽的付錢購買。
也許在未來,汽車會像如今的手機一樣,消費者不僅僅可以在電商平臺放心選購,而且全球領先的車企發布的新款車型也爭相在電商平臺預售。但在這之前,汽車電商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電商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99183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商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