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0月28日,全球最先進神經形態視覺系統發明者 – 位于法國巴黎的初創公司Prophesee SA宣布完成價值2800萬美元(約合1.97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使其總融資額達到了6800萬美元(約合4.78億元人民幣)。
(圖片來源:Prophesee)
此次融資由歐洲投資銀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領投,還包括商業投資者的階段性投資,其中包括Prophesee的現有投資者,iBionext、360 Capital Partners、羅伯特博世風投(Robert Bosch Venture Capital)、Supernova Invest以及一些未披露身份的投資者。此前,Prophesee自成立以來,公司已經融得了4000萬美元(約合2.81億元人民幣),此次新融資將加速該公司將變革性仿生技術實現產業化。
在此次融資之前,Prophesee推出了首款成品,且可量產的基于事件的傳感器,該款傳感器基于該公司與商業合作伙伴研發的前三代架構的基礎上而打造。Prophesee研發的神經形態視覺專有傳感器和算法模擬了人眼和大腦的工作方式,可以用于自動駕駛汽車、自動化工業和安全監控等領域。
Prophesee將利用此次融得的資金進一步研發該款獨特的Metavision?傳感器以及創新神經形態算法,應用于工業4.0,實現高性能預測性維修應用。下一代Metavision?傳感器將瞄準汽車和消費市場中的視覺應用,包括自動駕駛、ADAS以及VR/AR和物聯網。
Prophesee的技術基于視覺領域研發成就,包括過去20年來視覺研究機構(CNRS, UPMC, INSERM)對人類大腦和眼睛進行的突破性研究。Prophesee技術的早期階段幫助研發了首個工業級硅視網膜,可用于恢復盲人的視力。
在Prophesee獲得專利的Metavision?傳感器中,每一個像素都是獨立且不同步的,只有感知到場景中的變化、運動時(即事件)才會激活。與傳統基于幀的系統不同,此種基于事件的專有方法可以大幅降低功耗、降低延遲以及數據處理需求(減少10至1000倍原始數據)。
該技術可讓傳感器實現更高的動態范圍(>120dB),此類動態范圍通常與高速視覺有關。此外,還可以實現具成本效益的傳感器和系統,以記錄事件。否則,傳統攝像頭每秒需要運行1萬張甚至更多圖像。
而且,該解決方案也特別適合用于監控和監視。該款視覺傳感器的高動態范圍使其能夠在不佳的照明環境下操作,同時產生的數據比傳統的基于幀的方法要少,減少了場景分析處理的計算負擔。
Prophesee的解決方案能夠改善各種工業應用,例如加速生產線的質量評估;減少高速檢測系統的校準次數;為機器人提供定位、傳感和移動指導,以實現更好的人機協作;以及監控設備(避免由振動、運動偏差引起故障),最終可以成為預測性維護方案,減少機器停機時間。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余秋云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0233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