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竣工,首車下線,年底交付,特斯拉用一記漂亮的三連,給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恐懼,即便不談未來銷量如何,心理戰上,特斯拉已經贏了。事實上,即便沒有國產,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已經表現出了強大的統治力。
今年 8 月,工信部將特斯拉 Model S、 Model X 與 Model 3 的全系 11 款進口車型列入免征購置稅目錄。僅此一項利好,特斯拉便迎來了 10 月單月,在華售出 5936 輛的好成績。而整個 10 月,國內新勢力造車企業中,已實現大批量交付的蔚來、威馬、小鵬、天際四家車企,總銷量也僅僅 5618 輛。如果將特斯拉與國內四家車企,所售車型的單車售價考慮進去,特斯拉在數據上的優勢將更為恐怖。
毫無疑問,特斯拉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其市值巔峰時已達到 630 億美元,不僅超越了百年通用、百年福特,成為全美市值最高的車企,甚至還高出戴姆勒奔馳這個 " 汽車發明者 ",成為僅次于豐田和大眾的全球市值第三車企。支撐特斯拉市值飛增的,除了特斯拉在歐洲、北美、中國三大電動汽車的出色表現,還有全球對電動化的一致看好。
國內電動汽車企業對特斯拉的恐懼,不光因為特斯拉的日漸強大,還基于對這個市場的深刻認識。隨著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逐步進化,大家發現各家汽車產品逐漸趨同,個性化差異越來越小。差異化的市場可以允許不同層次的品牌共存,而共性化的市場,能活下去的只有最優秀的前幾名。因為當產品能提供的功能所差無幾時,消費者往往只會選擇最具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的產品。
這可以從國內手機市場得到印證,發展初期市面上存在提供音樂手機、拍照手機、長續航手機等不同特點產品的廠商,但隨著各家產品的逐步趨同,國內手機市場迎來了淘汰賽,最終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幾家廠商。因此,特斯拉的國產化,對國內電動汽車企業而言,不是在玩一場搶蛋糕的游戲,而是類似 " 吃雞 " 的生存游戲。
游戲開始,加電,特種兵!
國產特斯拉的交付,將意味著這場電動汽車的吃雞游戲正式開始。那目前這個刺激戰場有哪些 " 自主特種兵 ",他們的戰斗力如何?
落地成盒型:落地成盒在 " 吃雞 " 游戲中形容那些戰斗力約等于 0,游戲開始便會被淘汰的第一批選手。從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來看,以 A00 級低速電動汽車為核心產品的車企,將是這場國內電動汽車生存游戲的 " 落地成盒 " 選手。
續航 150km 以內的 A00 級低速電動汽車,是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主力軍。據中汽協 2014 年到 2019 年 8 月純電動汽車銷量統計數據顯示,,A00 級車型在純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高達 40.26%。不否定 A00 級微型電動車擁有較大的市場需求,但長遠來看,缺少核心三電技術的低速純電動汽車車企,面臨逐步升級的戰場形勢,無異于裸奔。有市場無技術意味著什么?特斯拉隨時可以降維打擊進入 A00 級電動車市場,但 A00 級車型的車企卻不可能做出能能與 Model 3 競爭的產品。
事實上,不需特斯拉這類上游玩家出手," 落地成盒 " 型選手便自生自滅了。隨著補貼門檻的升級,2019 年前三季度的 A00 級電動汽車銷量,較 2018 同期下跌近 50%。作為 A00 級純電動汽車造車企業代表的知豆汽車,在今年先后傳出創始人被列為失信人、裁員、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等負面信息,在今年 11 月,知豆汽車被正式拍賣。
伏地魔型:游戲中形容前期快速發展,后期戰略保守的玩家,由于后期與頂部玩家實力差距越拉越大,最終都無法逃脫被淘汰的命運。國內新勢力造車企業在國內電動汽車生存游戲中,便是扮演著 " 伏地魔 " 的角色。
自從賈老板扯起了 " 為夢想窒息 " 的大旗,國內新勢力造車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前后共計近 40 家。經過約 5 年的發展,目前已實現每月 500 臺以上交付量的新興電動車企,僅蔚來、威馬、小鵬、合眾四家。相對于 " 落地成盒 " 的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蔚來等車企在三電技術,甚至是自動駕駛上,都有著較高的技術儲備。
以蔚來為例,用短短 5 年的時間,研發并生產交付 ES8 和 ES6 兩款產品,并向用戶 OTA 了自研的 L2.5 級輔助駕駛系統。但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熱情退卻,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企業發展速度被迫放慢,與特斯拉的差距越拉越大,基本已失去突圍的能力。
狙擊手型:游戲中形容裝備精良,蓄勢待發的選手,往往會給其他優秀選手致命一擊。國內有哪些電動汽車企業,能扮演讓特斯拉忌憚的 " 狙擊手 " 呢?
特斯拉最在意的對手是誰?通過特斯拉和保時捷在紐北的撕扯,就能看出馬斯克最害怕的敵人,是擁有深厚造車底蘊的傳統主機廠。畢竟雖然市值特斯拉已經第三,但在總體銷量上,特斯拉還是個 " 弟弟 "。傳統車企往往不缺錢,不缺技術,擁有強大的上下游資源整合能力,在制造工藝上也有著深厚的積累。此外,在品牌認同度上,傳統車企也有著更大的優勢,一旦推出電動汽車產品,憑借龐大的用戶積累和密集的售前售后網絡,銷量會得到快速攀升。
國內傳統車企中,電動化轉身最為迅速的是北汽、廣汽和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還曾在 2017 年成為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今年年初,北汽在日內瓦車展發布了旗下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車品牌 ARCFOX,ARCFOX 不僅依托北汽在渠道建設、技術積累上的優勢,還擁有麥格納、戴姆勒、華為等全球頂級資源的協作支持,備受整個汽車行業期待。在這場國內電動汽車生存游戲中,ARCFOX 有望扮演著 " 狙擊手 " 的角色。
誰能對抗特斯拉?
電動微型車造車企業缺技術,造車新勢力企業缺錢,目前來看,唯一能對抗特斯拉的,是以 ARCFOX 為代表的傳統車企新能源高端子品牌。以 ARCFOX 為例,不缺錢,不缺技術,更不缺營銷渠道,在這場電動汽車生存游戲的下半場,這些優勢,都是 ARCFOX 和特斯拉 Battle 的籌碼。
當然,僅憑背靠傳統車企帶來的優勢,并不能支撐 ARCFOX 走到最后。之所以看好 ARCFOX 能成為這場生存游戲的 " 狙擊手 ",還在于 ARCFOX 在戰略上表現出的開放姿態。汽車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汽車正在從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升級為一個智能終端,應對這場變革,特斯拉和 ARCFOX 的戰略走向,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線。
特斯拉的路線在于不斷延伸自己的業務觸角,企圖建立一個商業閉環。自研電池電芯、自研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自研自動駕駛計算芯片,甚至連產線設備,特斯拉都有自研的計劃。
ARCFOX 則完全不同,據悉,ARCFOX 將在今年廣州車展發布商業模式,這套商業模式傳達出最核心的內容就是 " 開放 "。除了依托北汽 60 余年的造車積淀之外,還將與麥格納、華為、戴姆勒等全球頂級資源,實現研發、出行、充換電服務及電池梯次利用等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合作。
在此之前,北汽已與麥格納在鎮江共建研發生產基地,ARCFOX 相關車型也將在該基地生產。在云計算、車聯網、智能化等領域,北汽也華為建立深度合作。不久前,ARCFOX 還發布了與戴姆勒、麥格納、華為、博世、西門子、SK、哈曼等巨頭共同打造的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首個商業搭載 5G 技術的平臺—— IMC 智能模塊標準架構。這些動作都顯示 ARCFOX 正在走一條布局廣泛、合作共贏的發展路線。
特斯拉如同西方的超級英雄,信奉以一己之力顛覆整個行業。而 ARCFOX 表現出的開放態勢,則充滿了東方式的處世哲學,讓擅長的合作伙伴做擅長的事,一起朝著目標前進。兩種路線誰勝出的概率更大尚不得知,但以這場汽車行業變革的復雜度而言,我認為開放顯得更為切實可靠。
來源:AutoLab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03757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Lab,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