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行業年度最后的收官大戲“廣州車展”如期開幕,相較于氣溫不斷下降的北京,廣州卻溫暖如春。透過車展,不僅可以回顧今年的車市進程,更能一窺新一年的車市風向標。冰冷的數據背后,信心或是此時最重要的東西。
如何看待不斷下滑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車企們應該怎么做才能重塑信心?明年市場又將呈現哪些變化?在車展開幕首日,第一電動網主編蔣保信專訪了金康賽力斯聯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許林,許林認為,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是實現彎道超車、與國際一流車企同臺競爭的根本。在許林看來,面對特斯拉國產化,中國品牌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以高品質產品獲得用戶青睞,以滿足用戶用車全域場景需求的產品獲得用戶滿意,才是迎戰特斯拉的正確方式。
以下為專訪實錄整理,有刪改。
主持人:關于SF5,我們都在期待它的上市,在您看來,作為一款中高端新能源車型,SF5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許林: SF5的核心競爭優勢有四個方面,第一是來源于產品自身的技術優勢。SERES(賽力斯)立足硅谷技術高地,憑借自主研發的創新實力,取得了中國領先、世界先進的高性能純電驅動技術和智能增程電驅技術成果,電動性能方面跟特斯拉對標,從目前測試的情況來看,和特斯拉處于同一技術水平。
SF5純電車型搭載90kWh高能量電池包,能夠實現高能電驅,續航里程超500km。性能上,SF5搭載SERES(賽力斯)自主研發的高性能電驅系統,最大功率為510kW,最大扭矩為1040N?m,在電驅系統的技術方面相對領先。
同時,SERES(賽力斯)在純電驅動技術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提升,開發了智能增程電驅技術。此次廣州車展,SERES(賽力斯)展臺上有兩款SF5,一款是純電型,一款是增程型。SF5增程型擁有和純電型相同的510kW最大輸出功率和1040N·m最大扭矩,可實現230km/h的最高時速,百公里加速小于4.8秒,能夠帶給用戶媲美純電動的駕駛感受。在技術方面,SF5增程型在解決用戶里程焦慮的同時,確保了高性能的駕駛樂趣,有電充電,無電加油,既可以滿足純電的使用,又可以滿足廣域使用的便捷性。和純電車相比,SF5增程型具有燃油車的便利性,沒有里程焦慮;跟傳統的混合動力車比,SF5增程型又具備純電車的駕駛性能。
主持人:SERES(賽力斯)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確實很領先,其它優勢呢?
許林:第二個優勢是在制造方面,SERES(賽力斯)擁有兩江工廠,并獲得了發改委與工信部的“雙認證”資質。工廠在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4大工藝車間,部署了總共1000多臺機器人。其中,沖壓、焊接、涂裝車間的焊接自動化率達到100%,整個車間工人的數量僅是傳統汽車相應車間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我們還有先進的自動化電池PACK車間。
主持人:SF5生產制造大部分都是機器完成的?
許林:沖壓到焊接、涂裝全部是機器完成,總裝的自動化率非常高,工廠整體的自動化程度是相當高的。而且工廠制造的設備方面也是國際一流水平,可以保證產品的一致性。
最后兩個優勢是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SF5按照全球最高標準研發設計,符合美國IIHS-TSP標準、歐洲E-NCAP五星標準、中國C-NCAP五星標準。此外,SF5自2018年8月在新西蘭進行反季節的極寒測試,同時開啟了500萬公里全球品質驗證征程。隨后SF5陸續在黑河、牙克石、三亞、吐魯番等地,完成了高寒、高溫、高濕、多灰等一系列極限工況下的產品可靠性測試。
SF5還經歷了川藏新萬公里專業體驗活動的驗證。今年9月,SERES(賽力斯)選擇了中國最為艱難的極限路段作為SF5的閱兵場,歷時22天,從重慶出發,途徑四川、西藏、新疆、甘肅等地,歷經川藏橫斷山脈、阿里羌塘高原、珠峰保護區、塔克拉瑪干沙漠等極限復雜地形路段的嚴苛考驗,其中,全程翻越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公司高層領導、全價值鏈成員以及行業專家、媒體共同參與,親身見證了SF5在極限復雜的全路況和多變復雜的氣候中的高性能和穩定性表現。
主持人:川藏新這條線我個人也非常熟悉,因為我自己騎車走過川藏線。SERES(賽力斯)擁有領先的技術、一流的制造工廠,能夠生產出高性能和高品質的產品,我想這就是SERES(賽力斯)的底氣,也是SF5的底氣。
許林:你總結得很正確!我還是想強調一下技術的重要性。技術是新能源品牌做大做強的必修課。而要想掌握核心技術,就要儲備高精尖的人才,SERES(賽力斯)在重慶的研發中心就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SERES(賽力斯)的高性能純電驅動技術,包括SERES(賽力斯)自主研發的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集成了電機,變速齒輪和電機控制器,產品系列覆蓋了100kW到400kW規格,擁有良好的功率延展性。電控系統方面,SERES(賽力斯)自主開發了通用于不同車型的軟硬件解決方案,未來還將實現電驅動系統軟件的OTA空中升級。SERES(賽力斯)的電池技術路線同時覆蓋方形和圓柱型高能量密度電芯,同時自主開發了完整的電池管理系統,通過領先的機械設計和熱管理設計,將每一顆電池進行精細化管理,不僅功能全面而且計算精確,可以將電芯溫度一直控制在25度±5度,在保證電池使用壽命的同時做到高效利用、安全無憂。SERES(賽力斯)還采用了先進的液冷技術,可確保電池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優勢。
SERES(賽力斯)的智能增程電驅技術,基于純電的增程技術面對不同的工況可提供兩大工作模式、六種智能工作狀態。第一種是純電直驅:電量充足,由電池放電驅動車輛行駛;第二種是增程發電直驅:增程器發電驅動車輛行駛;第三種是增程發電驅動+充電:增程器發電滿足車輛行駛的同時,富余電量向電池包充電;第四種是聯合供電狀態(增程發電+電池):增程器發電+電池包放電滿足車輛的急加速或爬坡工況;第五種是對外供電:V2V及OBC 互充系統;第六種是能量回收狀態。
主持人:說到增程電動技術,噪音其實是前期增程產品存在的一個極大的問題,在這方面SERES(賽力斯)是怎么解決的?
許林:SF5搭載的智能增程電驅技術,通過精準的控制邏輯和全面的匹配調教,讓增程器始終保持在高效的運轉區間,能夠實現整車動力、綜合能耗、NVH達到最佳平衡。
首先,SF5通過同時采用大排量發動機、高功率驅動電機和大容量電池包的路徑,將增程器與電池、電機的控制經過大量的實用場景模擬和運算優化,配合邏輯更加合理,確保NVH表現優異,讓用戶擁有安靜舒適的駕乘感受。
動力方面,SF5可根據車輛不同的行駛工況規劃最佳的動力傳動路徑,讓發動機始終處于最合理的轉速區間,無論何種場景澎湃動力均可瞬時響應,讓用戶始終享受媲美純電動車的高性能。
能耗方面,SF5通過高效能增程發電直驅,減少了鏈條過長帶來的能量損耗,提高了能量轉化率,永磁發電機最高效率可達到98%,遠遠領先業內同級水平,可以達到更遠的行駛里程。
主持人:SERES(賽力斯)同時布局增程和純電,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未來增程電動市場會有怎樣的發展前景?
許林:政府多條政策的出臺,對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提出了包括純電動、增程式、燃料電池等多路徑發展建議。基于對新能源行業洞察和市場脈搏的把握,SERES(賽力斯)確立了純電和基于純電的增程并行發展的市場路線。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區域、不同人群、不同場景都將催生出不同的用車需求,用戶需要多元化的“電動汽車”選擇。SERES(賽力斯)基于高性能純電驅動技術,打造了兼顧性能與環保的SF5純電型;基于高性能純電驅動技術和智能增程電驅技術,打造了SF5增程車型,解決用戶里程焦慮的同時確保高性能的駕駛樂趣。SF5純電和增程雙版本車型的推出,為用戶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
目前,發力增程電動的車企越來越多,企業品牌之間將通過競爭與合作共同做大做強增程電動市場,積極推進增程技術的快速發展。
主持人:SERES(賽力斯)可以通過OTA空中升級不斷提升產品性能表現,能否具體介紹一下?
許林:OTA 將采用 A、B 分區的模式進行交替升級,避免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情況;安全網關可以提供穩定的數據保護和空中軟件(OTA)更新。SF5可以在使用中不斷迭代升級和進化,在車輛控制軟件、ADAS 算法、人機交互體驗等層面提供 OTA 升級服務,為用戶創造最佳的產品體驗感受。
主持人: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受到嚴峻挑戰,同時特斯拉國產在即,您認為國內新能源車的發展壯大還有沒有機會?
許林:在新時代、新市場下,消費者更偏向于理性消費,汽車市場亦是如此。最終影響用戶下單購買的因素,還是汽車本身的質量和品質。如果中國品牌汽車的質量和品質能夠有保證,就不難贏得消費者的青睞。特斯拉國產,將會形成中國汽車市場的“鯰魚效應”,對中國新能源企業來說是利大于弊,我們需以積極、開放的心態來看待未來新能源市場的競爭。
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是實現彎道超車、與國際一流車企同臺競爭的根本。SERES(賽力斯)自創立之初就堅持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與創新,現階段SERES(賽力斯)在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突破。
面對特斯拉國產化,國內自主品牌只要產品推出得當,相信市場不僅不會受到影響,甚至會不降反升。中國品牌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以高品質產品獲得用戶青睞,以滿足用戶用車全域場景需求的產品獲得用戶滿意,才是迎戰特斯拉的正確方式。
主持人:聽了許總的解讀,我們都應對新能源汽車的前景和未來充滿信心,我們也需要給中國品牌和自主品牌一些時間和準備。
許林:是的,我們還是要堅持技術立命,中國品牌自己做強做大。
主持人:謝謝許總接受我們的訪問,謝謝!
許林:祝第一電動未來發展越來越好!謝謝!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042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