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的提出總是會點燃群眾的吃瓜熱情,而事故的發生則會讓更多人對新技術產生質疑,最終在解決了一系列問題后這項技術方能登陸市場。這是新技術面世的必經之路。
汽車圈內的“新鮮事”——自動駕駛同樣逃不過這一規律。在特斯拉、Uber等自動駕駛事故后,各界對其熱情有明顯減少。不過近期,自動駕駛又火了起來。
上周,大眾集團與卡塔爾投資局簽署了一項關于城市出行服務的合作協議,該協議表示在2022年,大眾集團將為卡塔爾多哈地區提供一支自動駕駛車隊為世界杯服務,其中更包含L4級自動駕駛服務。
與特斯拉、蔚來等造車新勢力,谷歌、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宣布L4級自動駕駛測試不同,作為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傳統車企,大眾的官宣對于行業走勢的預判顯然更有說服力,未來屬于自動駕駛應當再無疑問,那么什么時候我們才能擁有屬于自己且足夠安全的自動駕駛汽車呢?
想要擁有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并不難。目前量產且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很多,諸如搭載Auto-Pilot系統的特斯拉、搭載Co-Pilot360系統的福特、搭載IACC系統的長安等。但它們都還處于自動駕駛L2階段,僅能實現汽車轉向、加減速等操作,對于環境監測、突發事件的處理仍需人類駕駛者干預。
哪怕是售價超過百萬的奧迪A8也僅具備L3級自動駕駛能力,行駛過程中完全放任不管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目前自動駕駛系統更多用于保障正常行駛過程中的危險預防,而非解放雙手。
可見,想要擁有自動駕駛汽車容易,而如何保障自動駕駛的安全才是難題。
伴隨自動駕駛等級的提升,其安全性能自然也會提升。按照工程師學會(SAE)的標準,L4級就是高度自動化,它意味著汽車行駛過程中的駕駛操作、周邊監測、決策支援等均由系統完成,在特定條件下任由汽車自行駕駛也能夠保障安全,那么量產的L4級車型能作為私家車滿足我們的需求嗎?
車業雜談認為短期內不太可能。L4級系統對于系統作用域仍然存在限制,與L5級系統相比它還需要限定道路、環境等因素才能保證絕對的安全。而私家車的用途不僅在于城市上下班通勤,更在于隨心所欲的自駕,這顯然不滿足L4級系統限定道路、環境的條件,因此它更多被用于公共交通。
這一點從各大廠商的表態中不難看出。大眾為卡塔爾提供的出行服務中,35臺自動駕駛電動車ID.BUZZ和10輛斯堪尼亞公交車均為中大型車<大型車輛,行駛區域也大多規劃為場館附近,在固定線路中道路、環境自然更容易設定。此外豐田的自動駕駛部門也發聲道:“L4級自動駕駛將首先服務于出行領域,如公交車等,要使個人汽車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還需花費更多時間。”
總結:L4級自動駕駛來得很快,但它對于道路環境的限制仍是普及路上的一座大山,短期內私家車想要搭載L4級自動駕駛系統或許不太現實。不過在大數據時代下,智慧城市網絡的成型,車路協同系統的構建都將為其助力,有生之年你我都有機會見識高等級自動駕駛的魅力。
來源:車業雜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06690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業雜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