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寧德時代公布了2019年年報,兩天后,又緊接著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一正一負,或許是對這兩份財報最簡單粗暴的描述。
作為動力電池市場的重量級玩家,透過寧德時代的兩份財報,我們基本可以摸到一些動力電池市場和新能源市場的發展脈絡。
2019年營收逆勢增長,但動力電池價格跌幅高于成本下降速度
根據年報,寧德時代2019實現營收457.9億元,同比增長54.63%,是近三年營收增長的新高點。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6億元,同比增長34.64%;扣非后凈利潤為39.15億元,同比增長25.15%。
作為寧德時代的主要業務板塊,動力電池系統、鋰電池材料和儲能系統對營收的貢獻率分別為84.27%、9.4%和1.33%。
其中作為絕對主力的動力電池系統,營收增長率高達57.38%,甚至超越了2018的增速,可以說,在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幾乎與2018年持平的情況下,寧德時代實現了逆勢增長。
年報顯示,2019年寧德時代電池系統營業收入為385.8億元,電池系統的銷售量為40.96GWh,由此可以簡單計算,2019年寧德時代電池系統的平均單價為0.942元/Wh。2018年這一數值為1.15元/Wh,一年時間,寧德時代電池系統平均單價下降了18.1%。
根據動力電池系統276億元的營業成本計算,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的平均成本在2019年達到0.674元/Wh,與2018年0.758元/Wh的平均成本相比,下降了11.1%。
雖然與2018年相比,動力電池系統的銷售量幾乎翻番,但從上述簡單的計算來看,寧德時代價格的下跌幅度高于成本下降速度,其毛利率空間在不斷被壓縮。
自2016年達到43.7%的毛利率峰值后,每年寧德時代的整體毛利率都出現3-4個點的下降,2019年的毛利率只為29.1%。
寧德時代在財報中表示,若未來市場競爭加劇或國家政策調整等因素使得公司產品售價及原材料采購價格發生不利變化,毛利率依然存在下降的風險。為了應對此風險,寧德時代除了持續的研發投入開發更高性能產品以外,還將進行深度的產業鏈合作,增強整合優勢,從而降低上游材料供應成本。
發力儲能充換電業務
4月27日,寧德時代發布2020年一季度財報。根據財報,寧德時代營收90.3億元,同比下降 9.53%;歸母凈利潤為7.42億元,同比下降 29.14%;毛利率下滑至25.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3.6個百分點。
早在4月9日,寧德時代就發布了第一季度業績預告,提示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將同比下滑20%-30%。因此,對于一季度整體下滑的業績表現,資本市場并無太大反應,4月28日寧德時代股票以138.3元/股收盤,上漲3.28%。
根據財報披露,一季度凈利潤下滑主要原因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及市場影響,新能源汽車裝機量大幅下降,導致一季度動力電池銷售收入下滑。
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2月,寧德時代搭載量僅有258.1MWh,同比下跌74.8%,市場份額下滑至43.25%。從整個一季度來看,寧德時代的裝機量也呈現出“腰斬”態勢,主要原因在于其搭載的北汽新能源、吉利等車企的傳統熱門車型產量出現大幅下挫,新搭載的大多數車型同樣因市場需求萎縮并未提升產量。
作為占比超過80%的主要營收板塊,動力電池板塊的下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寧德時代一季度的業績表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動力電池業務板塊沒有太多增長空間的當下,寧德時代開始頻繁發力儲能業務、充換電等領域。
2月26日,寧德時代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根據披露信息,寧德時代此次擬募集20億元用于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的項目。
3月,寧德時代與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新疆國網時代儲能發展有限公司獲得有關部門核準,寧德時代持股40%。
4月20日,寧德時代又與易事特合資成立新能易事特(揚州)科技有限公司,繼續加碼儲能業務。
而在充換電領域,今年3月寧德時代與福建百城新能源共同出資成立上海快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科技、電池科技、停車場(庫)經營、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等,寧德時代持股比例為49%。
對于未來市場預期,寧德時代在財報中表示,目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2020 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也對全球經濟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造成較大影響。若未來疫情在全球范圍持續擴散、宏觀經濟和消費者消費意愿下滑,將影響整個新能源以及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進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動力電池格局加速轉變
2019年,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僅增加了10.2%,相比2018年近60%的增幅大幅縮窄。
而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市場再次受到打擊。
根據第一電動研究院統計數據,2020年一季度動力電池整體裝機量為5.68GWh,同比下降46.2%。
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在內的多家動力電池企業一季度裝機量同比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裝機量排名前15的動力電池企業中,僅有LG化學、塔菲爾和欣旺達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他同比下跌的企業平均跌幅達到55.6%。
但即便是實現裝機量正增長的欣旺達,在4月10日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中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至少虧損1.07億元。
較為意外的是,億緯鋰能雖然同樣面臨著一季度裝機同比下滑42.9%的情況,但根據其4月25日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億緯鋰能實現營業收入13.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05%;毛利率為29.75%,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個百分點。
關于業績上漲,億緯鋰能在財報中表示主要原因是惠州地區復工復產進度良好,生產銷售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隨著產能的釋放,新產品按計劃實現批量交付,帶動了營收和利潤的同步增長。
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也告訴第一電動網,億緯鋰能的產品種類很多,雖然磷酸鐵鋰電池銷售未達預期,但三元軟包電池實現出口交付,整個一季度的批量出貨量還是按照計劃增長。
作為動力電池行業的載體,汽車行業正因為疫情的“催化”在加速格局的轉變,這也直接導致動力電池格局開始產生新一輪的變化。
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動力電池企業依然面臨著降本、創新、尋找新增長點多項挑戰,競爭是殘酷的,最后能留下的玩家不會很多。但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這是美好的,隨著動力電池價格的不斷下探,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的速度會不斷加快,相關從業者期盼的新世界也會加速到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1506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