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的野心,顯然不止于造車。
近日,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蔚來正在規劃成立一家電池資產管理公司,推動“車電分離”,并在此基礎上推出BaaS(Battery as a Service,電池即服務)產品。
據悉,該公司由蔚來能源公司牽頭成立,已經籌劃了近半年,將于8月成立,將承接蔚來的動力電池資產,幫助蔚來將整車和電池資產的歸屬權剝離開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車電分離。
BaaS的概念,李斌此前曾在多個公開場合宣講過。
在今年1月中旬的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李斌曾預告:
“我們今年會推很重要的一個服務理念——Battery as a service,把電池當成服務。2018年上市的時候我們就推出了電池租用方案,后來又推電池升級方案,比如今年從70度電到100度電,每個月付1280元,一天付66元,按需升級,好處非常多,講兩個小時都講不完。”
“總體來講,一切都要從用戶體驗出發,我們認為基于換電的車電分離方案,能給用戶帶來非常多的好處,可充、可換、可升級、梯次利用,把電池按照一個資產去讓用戶來租用。”
也就是說,車和電池可以分開賣了,電池資產和整車資產的所有權可以剝離開,用戶不需要擁有電池所有權。其中的電池資產可以放進電池資產管理公司,用戶只需要向電池資產公司租電池用,而蔚來能源公司相當于電池資產的運營方,制定出滿足不同需求類型的BaaS產品。
車電分離模式事實上并非蔚來首創,它的鼻祖是以色列企業家夏嘉曦(Shai Agassi)在2007年創立的Better Place公司,主營業務就是為電動汽車換電池。
當時,Better Place的融資超過了8.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通用電氣、摩根士丹利、匯豐、以色列集團等,于2013年宣布破產。
Better Place破產的同年,特斯拉發布了換電技術,可在90秒內完成電量補充。但當時馬斯克直言:“我們認為消費者更傾向于超級充電樁,但不能完全確定。之所以會推出換電業務,就是想看看大家是否會選擇這種方式。”
如今,特斯拉早已放棄了換電技術,在超級充電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而國內最早開展換電業務的是力帆,但目前體系規模發展較為全面的是北汽新能源。
2010年,北汽新能源與Better Place合作,開展換電技術的預研,在開發完成換電核心技術并通過50輛實車累計50萬公里的安全試驗后,于2016年2月啟動了商業化運營。北汽新能源主要以出租車和網約車為突破口,2017年發布了“擎天柱計劃”,開始著力對接電力能源行業;2018年7月5日,啟動了車電價值分離商業模式,率先在北京推廣運營。
但換電并不能和車電分離劃等號。
“相較于早期的換電模式,車電分離的內涵更廣。”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研究咨詢部研究員李松哲表示,車電分離并不意味著就必須選擇換電,消費者也可以租用電池,只充電、不換電。“較為理想的運作模式是由獨立的第三方公司來開展電池租售業務,但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成熟的運作案例。”
而蔚來有望成為第一家開展電池租售業務的公司。
對于蔚來而言,關鍵技術從公司里剝離出來是有遠見的做法。
如果將來蔚來汽車業務下滑,電池資產管理公司還能成為翻盤的希望;如果蔚來騰飛了,電池公司也可以打造電池供應鏈,給合作廠商出口電池服務,就好比三星給國產手機供應屏幕。
對于車主而言,車電分離模式也不失為一種節約一次性成本的做法。
同樣的電池包,三年前只能充70度電,現在或許可以充100度,說不定價格還一樣,按照傳統模式要增大電池容量只能換車,未來或許換個電池就可以解決,大大延長了電動車的使用年限,節約了購車成本。
而且,車電分離能讓消費者在使用環節更便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車電分離確實可以解決當前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長、電池衰減和回收利用等一系列問題,力帆和北汽新能源一直在探索和實踐這一路線。”
普通快充樁充滿一輛電動汽車需要45分鐘以上,慢充的充電時間則超過6個小時。如果消費者愿意采用換電的方式,5分鐘內就能把車開走,不僅免去了等待時間,也可以改善因“車樁對應”導致的土地資源供給緊缺問題。
許海東提出,在運營車輛和商用領域,車電分離不失為一個好選擇,這也是當前北汽新能源和力帆重點布局的領域。公開資料顯示,截至去年6月,北汽新能源在全國投放超過12000余輛換電出租車,累計建設換電站140座,總換電量2765萬千瓦時,累計行駛里程2.91億公里,總換電次數206萬次;而力帆的換電模式主要應用于分時租賃,也就是旗下的盼達用車。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在出租車、網約車以及小型貨車等商業運營領域更易推廣和應用,在私家車市場的前景還不明朗。許海東表示:“考慮到換電站的數量以及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發展前景還有待觀察。”
目前該電池資產公司正在尋求融資,寧德時代已經明確表達了投資意向,此外,蔚來還將為電池資產公司引入大型能源基金的投資。
而針對“蔚來汽車將成立電池資產公司,寧德時代有望投資”的市場消息,蔚來回應稱:目前尚無太多消息可分享,一切以公司公告為準;寧德時代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來源:汽車大事記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0957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大事記,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