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豐田普瑞斯之后,東風日產宣布全球戰略車型LEAF(中文名:聆風)將會在明年進入中國市場。LEAF的英文意思是葉子,中文定名為聆風。聆風具有強烈的東方韻味,同時也說明它行駛起來會非常的安靜。和豐田或者說豐田普瑞斯不一樣的是,日產新能源車走的是電動車路線,所以聆風也是一款純電動汽車。
一般說來,由于減少了一套動力系統,純電動車在成本上更有優勢,但偏偏聆風售價比豐田普瑞斯更貴。在美國,聆風售價32780美元(約合人民幣22.4萬元),減去7500美元稅務補貼之后,25280美元(約合人民幣17.27萬元)。即便是在日本,與普瑞斯200萬日元(約14.8萬元人民幣)的售價相比,顯然也高出不少。
但就是這么一輛售價更貴的汽車,出人意料的獲得了成功。
據國外媒體報道,截止到6月上旬,聆風在美國和日本獲得了超過1.9萬輛的訂單。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日產2010財年計劃銷售LEAF 6000輛,1.9萬輛足足是計劃的3倍有余,而且這還不包括歐洲及其他市場。為此,日產加緊"跑馬圈地"的力度,力爭在2012年前在日本追浜工廠、美國田納西州的Smyrna工廠、英國和葡萄牙等工廠生產50萬輛汽車。
50萬輛只是一個開頭,迄今為止,日產和雷諾在電動車方面的投資超過了40億歐元,憑借在電動車方面的各種優勢,日產希望在未來十年之內占領世界電動車10%的市場份額。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自然不可以獨善其身。LEAF定名聆風,東風日產將會在明年以進口形式進入國內市場。如果不出意外,聆風將首先在武漢上市。根據此前曝光的諜照來看,聆風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在國內的測試工作,而關于聆風的質保政策也已經處于調研階段。
也就是說,作為全球戰略車型,也是國內的首個合資純電動乘用車,聆風不會是一個繡花枕頭,更何況在國內有著強大的政策支撐。6月1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臺《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對滿足支持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7月6日,深圳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出臺,確定在國家政府補貼的基礎上,對雙模電動車追加3萬元,對純電動汽車追加6萬元補貼。
顯然,高額的補貼力度,為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掃清了障礙。如果試點取得成功,則聆風在明年剛好能趕上新能源新政的春風。聆風被寄予厚望,將成為日產新能源全球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互聯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24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