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后凈利潤虧損
“2020年最后3個月的月銷量,要達到1-9月平均銷量的兩倍”江淮汽車新能源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汪光玉提出“倍增計劃”。然而寄希望于新能源的江淮汽車接下來能否顯現老將雄風,目前來看只能靠時間來說明。
10月21日,江淮汽車官方公布第三季度預財報,數據顯示,江淮汽車1-9月份歸母后凈利潤4400萬左右,實現扭虧為盈;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7700萬元左右,同比減少64%;對于主營業務盈利下降,公司給出的原因是受疫情影響。
事實上,盡管江淮汽車對外宣稱財務扭虧為盈,但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才是真實反映公司經營情況的指標。1-9月江淮汽車扣非后凈利潤虧損90700萬元左右,在此之前扣非凈利潤已經連續三年為負。
江淮汽車扭虧為盈背后是獲得政府大量補貼。公開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江淮汽車以及其控股子公司累計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貼2009.39萬元。2014年到2019年江淮汽車分別獲得政府補貼2.62億、3.48億、4.11億、6.02億、12.78億、11.17億;其中在2018年補貼退坡的情況下,江淮還獲得政府補貼12.78億。
成立于1964年的江淮汽車,比同在安徽的奇瑞汽車發展還要早,且在2001年上市,只是比起長城、長安等自主品牌,江淮汽車并不算自主車企中的排頭兵。9月長城汽車銷量11.78萬輛;長安汽車9月累計銷量20.55萬輛。
成立之早卻發展態勢不好,或因“什么都想要”的“野心”。目前江淮汽車擁有商用車、乘用車、客車、零部件和汽車服務五大業務板塊,幾乎涵蓋了汽車所有領域;而對比長城,其只有SUV、轎車、皮卡三大系列。
“思皓”能承轉型之愿?
從銷量上來看,江淮汽車“商用強,乘用弱”的局面依舊嚴峻,在眾多車企紛紛“商轉乘”的時候,江淮汽車在乘用車站穩腳跟急需“貴人”扶持。
據官方銷量數據顯示,9月江淮汽車累計銷量4.48萬輛,同比增長41.43%;其中乘用車領域銷量1.56萬輛,占總銷量的34.8%,只有商用車的二分之一。
站在汽車行業下行,眾車企紛紛轉型升級的風口上,江淮汽車也在謀劃未來發展。江淮汽車總經理項興初曾言:“轉型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對于江淮汽車來講,要做強做大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大力發展新能源車以及智能網聯技術?!?/p>
在安進與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迪斯簽署合資合同時,就預示著江淮汽車欲靠江淮大眾發展乘用車板塊的決心。5月29日,大眾汽車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并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75%的股份,迪斯表示江淮大眾將用以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
與大眾汽車持有上汽大眾與一汽-大眾50%、35%的股份相比,江淮大眾是大眾汽車集團在華唯一絕對控股的合資公司,不止安進對其寄予厚望,大眾方也十分重視江淮大眾的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江淮汽車發布全新乘用車品牌--思皓,并且其首款車型思皓X8將采用全新“閃電”車標,思皓全面實現全面對標、全線達標、全速共標。這次共標將意味著江淮汽車準備用一個全新品牌來發展乘用車市場,只是傳統車標深入人心,新品牌定位能否被消費者接受還將接受時間的考驗。
來源:中車網
作者:張娜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0331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車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