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眾大眾增資獲批,官方告訴財經網汽車,產品組合框架達到預期目標后,相當于再造一個新江淮。
11月2日,江淮汽車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接到江淮大眾的通知,江淮大眾增資相關事宜已獲得安徽省發(fā)展改革委備案通過。
今年上半年,大眾(中國)與江汽控股達成協(xié)議,雙方將對合營公司江淮大眾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后,大眾中國將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權,對江淮大眾所持股份將由50%上升至75%;江淮汽車持有江淮大眾的股份將由50%變更至25%。
財經網汽車就上述消息聯(lián)系到江淮汽車有關人士,對方表示,江淮大眾獲增持一事,標志著江淮與大眾戰(zhàn)略合作進入新階段,“產品組合框架達到預期目標后,相當于再造一個新江淮。”
車型方面,該位人士表示,目前,從產品屬性來看,江淮大眾仍聚焦在新能源乘用車,第一款車型將來自大眾MEB平臺。隨著2022年中國汽車股比放開,在國家政策以及雙方協(xié)議框架下,帶來更多產品,包括純電動汽車、燃油汽車以及插電混動汽車車型。
除了將思皓X8 全面對標大眾MQB平臺,江淮汽車還將通過與大眾汽車進一步深化合作,進一步夯實產業(yè)基礎。“在產品品質上,堅持對標德國VDA質量標準,進一步吸收大眾汽車造車經驗,從各個層面反哺江淮自主,形成良性的有益循環(huán);在企業(yè)管理上,學習和借鑒大眾汽車在高效發(fā)動機、車身輕量化、平臺開發(fā)、先進工藝等方面擁有的成熟技術與管理經驗,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公司經營上,汲取大眾汽車在經營市場、用戶、品牌等方面的成功經驗,改善公司經營業(yè)績,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創(chuàng)世界知名品牌。”
大眾加碼新能源
江淮大眾成立于2017年,由江淮汽車與大眾(中國)共同出資成立,雙方各持50%股份。在此之前,《汽車產業(yè)發(fā)展政策》曾明確規(guī)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國內建立兩家(含兩家)以下生產同類(乘用車類、商用車類、摩托車類)整車產品的合資企業(yè)”,但隨著政策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傾斜,該項規(guī)定不再適用于新能源汽車企業(yè)。
在江淮大眾從新規(guī)中誕生之前,大眾集團在華合作伙伴一直是第一大車企上汽集團和第二大車企一汽集團。同時,得益于兩大車企的背書和自身的產品實力,大眾在中國銷量常年位列第一。
相較于江淮汽車,大眾集團在此次合資公司中扮演的角色似乎更為外界關注。2017年,事發(fā)已有兩年的“排放門”事件不僅為大眾帶來了230億美元的天價賠償,還使其幾乎喪失北美市場。這也成為大眾向CASE(互聯(lián)網化、無人駕駛共享化和電動化)加速轉型的重要推力。而中國市場銷量占大眾全球銷量的四成,已成為大眾決不能失去的市場。若想在全球與競爭對手角逐,保持優(yōu)勢市場的絕對地位,至關重要。
因此,江淮大眾于大眾集團而言,既可以為其專攻新能源領域,又可以為大眾的在華戰(zhàn)略擴充版圖。
業(yè)內看好品牌提升
“在成立初期,大眾在新能源領域內并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即使有產品也會優(yōu)先考慮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江淮大眾在與南北大眾的爭奪中屬于弱勢的一方。”汽車分析師任萬付告訴財經網汽車。
不僅如此,近年來“商強乘弱”成為江淮汽車難解的局面。數據顯示,2019年江淮汽車累計銷售46.2萬輛,同比下滑8.91%;其中乘用車銷量為16.3萬輛,同比下降17.8%,商用車全年累計銷售25.9萬輛,同比下降2.3%。
2020年1月至9月,江淮汽車累計銷售33.3萬輛,其中乘用車10.8萬輛,同比下滑15%;商用車21.3萬輛,同比增長18.4%。
江淮汽車2019年財報顯示,盡管扣非凈利潤為-9.78億元,依靠計入2019年年度損益的11.17億元政府補助,江淮汽車實現盈利。此前,江淮汽車已連續(xù)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負。
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張翔認為,江淮汽車近年銷量陷入下滑,乘用車表現尤為明顯,獲得大眾加碼有望扭轉該局面,“而且大眾增資以后,江淮汽車股價因此得到抬升,有利于將江淮從困境中帶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協(xié)議,大眾集團承諾授予江淮大眾基于其純電動平臺的4-5個大眾集團品牌產品,且將優(yōu)先考慮在江淮大眾投放B級、C級車,以及潛在的商用車產品。
成立至今,除了推出擁有獨立logo的“思皓”品牌,江淮大眾未曾從大眾集團直接導入任何一款車型。今年,在合資公司被大眾集團宣布持續(xù)加碼后,江淮汽車股價一度在8個交易日翻倍。
一位業(yè)內人士認為,以商用車起家的江淮汽車,乘用車領域表現差強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牌在乘用車市場存在感不強,定位較為低端,而汽車產業(yè)變革和混合經濟改革則恰好為其帶來了機遇。先是牽手頭部造車新勢力的蔚來、再是聯(lián)姻巨型跨國車企的大眾,這個在國內僅算中等規(guī)模的整車企業(yè)仿若新生、并直接入局新一輪產業(yè)競爭。
來源:財經網
作者:丁雨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1137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