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孤品邏輯,單車盈利轉正
過去一段時間,長安旗下熱銷車企更多集中在CS75 PLUS,這一局面在今年被改變。華創證券曾在研報中稱:“此前市場多把長安自主這一輪新品周期視為孤品邏輯,但除了CS75 PLUS,逸動PLUS、UNI-T乃至歐尚X系列也都獲得了成功,公司總銷量快速迫近自主龍頭。”
華創證券提到的上述車型近來銷量都頗為樂觀。11月5日,長安在官微公布,今年10月,公司旗下CS75系列共售3,0963輛,UNI-T售出1,1227輛,歐尚達到1,3730輛,轎車逸動系列超過2萬輛。
熱銷車型帶動總銷量明顯增長,今年10月,長安系中國品牌批發量超過16萬輛,同比增長30.5%。長安并非僅在“金九銀十”期間銷量提升,公司已實現連續7月銷量同比正增長,合資與自主相疊加,前10月累計銷量突破150萬輛。
銷量快速增長同時,在終端市場,長安多款車型價格亦保持穩定,一改過去以價換量局面,說明其產品仍處于供需相對平衡階段。
銷量突破使得長安盈利狀況終得到改善。10月31日,公司發布第三季度報告,當中顯示,當季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盈利5億元。長安上一次扣非后盈利,還發生在2018年第二季度。今年的長安雖然銷量持續增長,但直到第二季度,扣非后仍虧損8億元。
主業經營步入正軌后,長安實現單車盈利。太平洋證券發布研報:扣除合資企業影響,公司自主品牌盈利在2億元左右,單車盈利轉正,開啟自主成長新格局。
CS75 PLUS成結點,造車能力得認可
盡管銷量、盈利數據均打破頹勢,對于長安汽車而言,如今更多處于回歸狀態,而非開創新高度。2015年、2016年,長安汽車銷量突破100萬輛,超過長城、吉利,被稱為“自主一哥”。但在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間,銷量卻趨于低迷。
CS75 PLUS成長安銷量好轉的一大功臣。2019年9月,CS75 PULS在成都車展正式上市。該款車型以激進動感外觀,同等價位下具吸引力配置,從啟動預售開始, 19天預售量已經超過1萬輛。
再度推出暢銷SUV后,今年3月,長安在轎車領域上市重要產品——逸動PLUS。該款車為長安PLUS系列的首款轎車,采用長安最新家族設計語言。經歷過高峰和低谷,這一新款逸動再度熱銷。
CS75 PLUS、逸動PLUS、以及CS55 PLUS先后上市,長安歸結為“全速推進產品PLUS化”。“PLUS產品”后,長安的又一款車型UNI-T也很快打開市場。今年6月,UNI-T正式上市,該款車在軸距上與CS75 PULS保持同步,出自全新P3平臺,被長安定義為乘用車高端產品序列首款新品。
如此看來,CS75 PLUS成了長安銷量轉型的分水嶺,汽車咨詢公司So Car創始人張曉亮,曾在今年年初對中車網預言,CS75 PLUS之后,長安還會產生多款暢銷車型。一款暢銷車常常能將一家車企帶入正向循環,因熱銷車通常代表車企造車平臺能力得到市場認可,其平臺后續推出車型,市場反饋很可能不會差。
產品理解提升,系統能力增強
華創證券認為,長安當前處于強產品周期,對于這家國有整車公司而言,一系列產品熱銷更大概率因產品理解、落地執行、產業鏈管理、資源整合等多方面系統性造車能力提升的體現。
長安方面對中車網表示,“PLUS”系列產品銷量居各細分市場前列,得益于公司多個方面調整。為了能讓產品跟上市場需求,長安淘汰大批落后產能,近三年來淘汰20余款低競爭力產品,關停并轉整車產能140萬輛,實現資源聚焦,為產品夯實基礎。
在資源整合方面,長安不僅與百度、科大訊飛結為技術聯盟,并打造新能源產業基金投資平臺——長安新能源產業基金。與此同時,公司還和寧德時代、博世、蔚來、滴滴等各領域巨頭開展合作。
產品得到市場認可,亦離不開長安對研發大筆投入。公司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十一五至今投入近1000億元,構建起“六國九地”全球研發體系。動力領域,長安推出中國品牌首創的模塊化動力平臺—藍鯨NE動力平臺。在智能化領域,公司已掌握智能化三大領域200余項技術,其中100余項已經實現量產。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研發實力居于自主品牌前列,但長安對高端產品的推出卻較為慎重。雖自稱為乘用車高端產品序列,UNI-T以11.35萬元起售,售價來看并不高,略顯“親民”。該系列第二款產品UNI-K將于11月廣州車展亮相,據報道,其售價或超過18萬,搭載2.0T發動機,8AT變速箱。
以現有種種跡象看,UNI-K的上市才正式開啟長安高端化,在國內各民族車企幾乎都推出過高端產品情況下,長安的高端化來的有些慢。對此,北汽一位內部人士曾對中車網評價道:“長安雖然研發實力高于其他國有車企,但在具體產品投放節奏、運營上較為慎重,在國有車企中市場化程度較高,也相對務實。”
來源:中車網
作者:張詩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1455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車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