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一則關于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確認華為不造車,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并由任正非簽發。
華為這則文件指出,這兩年來,盡管外部環境在不斷變化,但要清楚打造ICT基礎設施才是公司肩負的歷史使命,并再次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此外,華為還宣布新的業務變動與任職消息。其中,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IAS BU)的業務管轄關系,從ICT業務管理委員會調整到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同時任命汪濤為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成員。
重組消費者BG IRB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將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的投資決策及組合管理由ICT IRB調整到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任命余承東為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
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和消費者業務管理委員會,要堅持華為不造車的戰略,且無權改變此戰略。以后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不過,市界發現,華為在文章底部標明,本文從發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3年。
事件引發華為員工熱議,甚至引發諸多不解聲,“此前老板還不讓造手機,現在我感覺造整車機遇點出來了啊,為啥還不造,我不明白”、“不知高層怎么想,現在這個市場你不造車能賺多少?希望是我膚淺了”。
不過,更多的員工還是選擇理解,并送上祝福,“哈哈,這發文是老板風格”、“我們一起加油,華為”、“堅決支持!越是困難時期,越應聚焦主航道”。
實際上,當前的造車業可謂百花齊放,與小康集團戰略合作的阿里巴巴,大手筆下注理想汽車的美團,在兩輪融資中分別投資5.3億美元和5.5億美元。而百度的“阿波羅計劃”,更是獲得戴勒姆奔馳、本田、大眾、寶馬、寶馬等車廠參與。
目前,乘用車自動駕駛的公司可大概分為三類,第一類像蘋果閉環系統,關鍵組成部分親力親為,如特斯拉等。第二類類似于安卓的開放系統,如華為和百度。第三類則是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如Waymo等。
華為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選擇聚焦自己更有優勢的主航道,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來源:市界
作者:馮晨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2962
以上內容轉載自市界 ,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