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早晨7時許,家住株洲市炎帝廣場附近的李國能,登上了潔凈寬敞的2路電動公交大巴。20多分鐘后,李國能順暢地到達了他上班的株洲車輛廠。
”乘公交車上班,既不堵車,還不用開私家車燒油,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李國能下車時,還不忘和作者開玩笑:”我這是用實際行動支持綠色低碳出行呢!”
李國能棄開車而坐公交車上班的日子,已快有一年了。2011年9月,株洲城區627臺公交車,全部變身為電動車型,株洲市成為國內首個名副其實的”全電動公交城”。
株洲市公交總公司總經理肖長江介紹,株洲市將”兩型”交通作為突破口,于2009年7月出臺了《株洲市公交車電動化三年行動計劃綱要》,擬用3年時間在全國率先實現城市公交車全電動化。目前,電動公交車表現出令人欣喜的環保、節油效果:運營兩年,累計節約燃油成本近500萬元,減排二氧化碳6000噸、一氧化碳35噸;與2008年比較,公交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總體下降達30%。
2010年2月,國家啟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示范推廣工程,長株潭入選首批試點城市。目前株洲市已成為全國低碳交通運輸試點城市,長沙市作為全國節能減排財政綜合政策示范試點城市,正在組織實施交通清潔化等6大專項工程。2009年以來,長株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漸成氣候,目前投入運營的新能源公交車達1816臺,天然氣清潔能源公交車492臺、天然氣出租車約2500臺。株洲市還實施了城區”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已建有1000個租賃點,投放1.6萬輛自行車,倡導市民低碳出行。
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賀仁雨介紹,該廳緊緊抓住兩型社會建設的有利條件,努力打造”綜合交通、兩型交通、智慧交通、陽光交通”,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按照《長株潭城市群綜合交通規劃》,高鐵、高速公路、城際干道、水運等多種交通方式,構成了長株潭同城交通的脈絡。省交通運輸廳已啟動長沙大河西綜合交通樞紐、武廣高鐵客運樞紐和黃花機場地區綜合交通樞紐等一批重點項目,按照一體化、零換乘、智能化、可持續理念,將完全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無縫對接和零距離換乘”。
水運具有運量大、運距長、運價低、節能環保的優勢,我省著力加快水運發展步伐,計劃用20年時間,投入約1700億元,建成暢通、高效、平安、綠色的現代化內河水運體系。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湘江株洲至城陵磯2000噸級航道已開工建設。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陶海音 謝立芳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56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