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沒有寒潮了。
至少當我們抵達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的時候,內心是這樣感覺。手指也許還覺著冰冷,但只要觸眼人頭攢動、眾目期盼的場面,NIO LOGO的青藍色壓根兒就不是冷色調,那是一團火——正如藍色對應宇宙深處恒星最高的表面溫度。
“我們所處的時代,變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約翰·奈斯比特四十年前就有這樣的認知。所以,那些有志于改變世界的巨手們,如今拋出炸彈的頻次都是密不透風的一連串,不給你任何間歇。
1月9日,終于輪到蔚來出牌,第四屆NIO DAY的主場。
此前,特斯拉在開年第一天拋出國產版Model Y價格,繼而馬斯克又登上世界首富寶座。我們根本就不信那個從太湖縣走出來、締造國內新勢力龍頭的高瘦倔強身影能坐視而無動于衷。
果然,李斌沒有叫人失望。
如果說,二代換電技術大幅擴容和自動泊車已經博得如潮好評,幫助用戶認證碳排放已經讓全場嘖嘖稱贊,那么ET7引發驚呼的效果遠超我們的預期——150度電池包采用固態電池技術,NEDC標準1,000公里以上續航能力,NAD自動駕駛系統擁有特斯拉FSD七倍算力……
對懂行的人來說,不管是否帶著事后“幾時真正投放?是否足夠可靠?”的疑問,那些數字和概念在當下入耳都如雷震。李斌就這樣用紳士風度連續震了我們幾十分鐘,重磅技術配置令人應接不暇。
我相信,受到ET7以及蔚來打法震動的,還將有大洋彼岸的那位新首富,而他的“王座”,在東方攻勢的沖擊下勢必開始動搖。
Model Y不是ET7對手
當登上由熱心用戶粉絲操辦的這一屆NIO DAY舞臺時,李斌一定是極其激動的。開場伊始,他的言語表達居然有個別地方出現滯澀停頓。以其平素清晰的邏輯和流利的口表,自然是情緒壓過了舌齒動作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而一旦到公布干貨和產品技術的環節,這位昔日的文科狀元絕對徹底轉身為理工科鐵粉,眉飛色舞盡數家珍,那些對普通人來說佶屈聱牙的術語概念,李斌是帶著溫暖的微笑流暢地報出來的:“Karuun可再生藤木搭配隕石鍍鉻與環繞式光瀑式氛圍燈的組合……Aquila蔚來超感系統搭載了激光雷達,就是我們蔚來有投資的Innovusion Cheeth提供的300線激光雷達……”即便是媒體老司機們,恐怕都很難一時念利索。
比起2019年的那臺概念車,如今的 蔚來ET7堪稱脫胎換骨。雖然確實有人表示前臉設計不如概念車那樣保留家族式特征,更類似特斯拉style,但是不妨仔細想想,ET7將風阻系數Cd控制在0.23,匹敵Model 3、新奧迪A4,超越同級對手Model S(0.24),簡約式的前臉格柵自然更為有利,從而有利于提升加速、增加續航。
2019年大家還將ET7視為同小鵬P7、比亞迪漢完全同檔次產品,謎底真正揭曉時,答案卻要上移。其補貼前起售價為44.8萬元,BaaS方案補貼前起售價37.8萬元;首發版補貼前售價52.6萬元,BaaS方案補貼前售價39.8萬元,的確已經比上述兩款自主C級電動轎車超出一大截。
在網絡輿論很難完全一邊倒的今天,ET7的軒然大波自然有正反兩方面觀點的撞擊。順著熱點議題,便可勾勒出ET7的全貌以及在受眾心中的形象。
首先,ET7貴嗎?
在蔚來APP社區里,不少下定的鐵粉都是“這樣高的配置四五十萬太合算了”,其他平臺亦有大量類似聲音,而拿來同特斯拉Model Y/3、小鵬P7等對比之后“嫌貴”的言論也是鋪天蓋地。
這就牽扯出第二個問題:在規格、配置上,Model Y/3是蔚來ET7的真正對手嗎?
嫌貴人士應該先這樣捫心自問,也可換一種提問方式:你會拿著寶馬7系的價格對比奔馳E級,然后埋怨“寶馬定價高于奔馳”?一輛C級旗艦轎車,憑什么要和B級都未必能夠的著的轎車/SUV比拼價格?就憑T字形標?
由尺寸來對比,ET7整車長5,098毫米,寬1,987毫米,高1,505毫米,軸距3,060毫米,甚至比特斯拉Model S和保時捷Taycan還要大出幾分。基礎機械性能方面,百公里加速3.9秒,100度電池包版本續航超過700公里,基本上與Model S長續航升級版相若;而電驅動總成相對孱弱的Taycan則全面大幅度超越。
相形之下,特斯拉Model 3/Y的2,875~2,890毫米軸距顯然要低了一個檔次,更何況在空間優化、用料做工方面也一直是特斯拉短板。用特斯拉Model 3/Y的價格來嫌蔚來ET7貴,也是一種令人搖頭的睿智。
第三個敏感問題:ET7慢嗎?
的確,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ET7,而150度電池包則預計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比起以前ES8和EC6等上市“立等可取”的車型,似乎有那么一點“期貨”的味道。
然而,所有大量搭載全新技術的產品,都不會在發布之后立即上市。例如沃爾沃第二代XC90,2013年公開效果圖,2014年發布,到2015年7月8日上市。特斯拉Cybertruck在2019年11月22日發布,預計交付則是在今年。
蔚來ET7的整車平臺是NP2第二代架構,又搭載了蔚來自動駕駛技術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基于NIO Aquila蔚來超感系統、NIO Adam蔚來超算平臺等,每一個架構和大系統都能拆分出無數驚掉人下巴的頂級器件和前沿技術。
例如Aquila的11個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分辨率是特斯拉目前120萬像素的6倍多;1個Innovusion Cheeth300線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可實現視場角120度,數倍于當前的固態激光雷達(機械式和固態flash各有優劣),結合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2個高精度定位單元、1個車路協同感知和1個增強主駕感知,每秒可產生8GB圖像數據,從而實現高速、城區、停車、加電等場景下輕松安全的點到點自動駕駛體驗。
而NIO Adam蔚來超算平臺基于四顆英偉達NVIDIA Drive Orin芯片,宣告蔚來芯片技術從英特爾陣營切換到英偉達。四顆芯片里,兩顆Master相互校驗,1顆進行冗余備份,還有一個專門用于訓練迭代,其算力高達1016TOPS,是特斯拉的7倍以上(144TOPS),也是目前所知道所有近期規劃中量產車的No.1。
用等待Cybertruck差不多的時間間隔,去守候來一款技術革命性更強的產品,請問我們的耐心如果能給特斯拉,為什么不能給蔚來?
蔚來必戰特斯拉
我不喜歡做一個標題黨,ET7的出現,勢必將震動特斯拉在中國乃至全球的優勢地位,盡管ET7并不直接同目前熱度熏天的特斯拉Model 3/Y展開鏖戰。凝聚在ET7身上的,并不僅僅是蔚來賦予一款重磅產品的心血,更是李斌和整個蔚來團隊經營事業的哲學。
而我們知道,馬斯克的全球首富地位,都系于特斯拉和SPACE X的股價,股價又取決于證券市場對企業成長性的預期——進而我們可以推測,ET7所體現的蔚來打法,最終將撼動馬斯克的福布斯金腰帶。
先給ET7出廠后的蔚來作一個簡單的SWOT分析:
蔚來服務、口碑和圈層營銷是絕對長板,整個體系目前也是正向循環,手握400億現金,以及作為民族品牌的優勢,可以視為優勢S。外界所了解到的信息是,軟件研發和算法,姑且暫定是短板,往下的圈層服務經驗不足,下一步入門打法缺乏,導致后繼增長和規模釋放存在一些挑戰,可以視為短板W。
國家鼓勵新能源發展,國內又有一大堆新興配套科技公司和供應商,ET7同級的特斯拉Model S在國內存在感很弱,留下市場空檔,可以視為機遇O。特斯拉和其他新勢力牢牢把控20-30萬區間,固態電池目前放電次數壽命不足,能量密度提升后熱管理要求更嚴格以免起火,自動駕駛在算法和邏輯不到位的前提下可能導致類似特斯拉FSD的事故發生,可以視為威脅T。
技術、品牌、服務、后勢和粉絲經濟幾個維度,這家從上海安亭走向合肥乃至全國的造車新勢力龍頭,已經悄然在構筑自己相對于特斯拉的優勢,或者縮小差距。
技術角度已經被業界討論太多,特斯拉的BMS被公認領先,而蔚來也有高端電機的長板,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完善技術矩陣。值得仔細研究的便是后面幾個維度,蔚來的優勢更為顯著,卻也將在擴張的過程中面臨和特斯拉一樣的挑戰。
當特斯拉已經被Model 3擠掉了Model S/X的存在感時,蔚來卻還依然擁有“單車均價自主第一主流車企”的光環。
從品牌溢價與后續下探空間看,蔚來顯然占據絕對上風。目前蔚來單車均價約為45萬元左右,和奔馳相當,高于寶馬、奧迪,也比特斯拉在國內的30萬元左右超出近一半。月度產銷量達到五六千輛,對蔚來目前定位來說已經難能可貴,畢竟到現在為止蔚來一款入門車都沒有,ES6并不是縮小版ES8,而是大五座。
故而,留給蔚來的下沉空間遠大于特斯拉,換而言之,將來蔚來實現規模擴張的可能性,也就是股價市值成長的空間,幅度也會大于特斯拉。
但正如特斯拉經歷Model 3擴張時九死一生,如何確保生產制造、服務質量與產銷規模同步增長,這種風險對蔚來而言也勢必作為最大的風險去考量。至于先進技術帶來的風險與挑戰,也是與擴張危機交織。例如固態電池的放電次數、能量密度帶來的熱控制風險,以及NAD是否要杜絕FSD的事故危機……成長空間很好,而要繼續保持蔚來之前穩步前行的狀態,同時加快邁出的步伐,這是比特斯拉面前考卷難度更大題目。
不過,我更愿意給蔚來投去“有信心”的一票,不僅僅在于李斌秦力洪的言辭,更在于數以萬計車主和更多粉絲的熱忱。畢竟——
門外的人,不知蔚來苦心孤詣;“入圈”的人,卻已深戀樂此不疲。
ET7的登臺,也將掀開蔚來與特斯拉、東方與西方在汽車領域創新事業的新一輪較量,這較量的結果,絕不會決定于當下一部分人的口水。
文/石劼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578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