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難是電動汽車車主們時常吐槽的一大問題。車主們的抱怨主要集中在補能效率方面,比如充電樁數量少、維護情況差、充電速度慢等等。但即使是最偏執的“電動黑”,也無法想象充電竟然會導致車輛故障,而且出問題的還是行業老大特斯拉。
近日,南昌一輛交付僅6天的特斯拉Model 3(參數|詢價)在超級充電樁上充完電之后出現故障,車輛發生劇烈抖動,中控屏上面顯示一連串故障碼,隨后車輛斷電無法啟動。經特斯拉的售后人員檢查后發現,車輛的逆變器因為電流過大被燒毀了。在被問及故障原因時,特斯拉的售后人員提及可能是因為國家電網的電流過大造成的。但這一言論被國家電網迅速予以否認,網友也紛紛指責特斯拉甩鍋。在輿論壓力之下,特斯拉官方不得不出面向國家電網道歉。
在吃完瓜之后,相信你依然有很多困惑,為什么充電會導致車輛故障?里面究竟有沒有國家電網的問題?其他電動汽車會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在充電這個問題上,電動汽車和我們身邊的大部分電子產品其實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從電網到終端,電流要經過好幾級變壓器、配電箱/充電機柜、充電頭/充電樁,每個環節都有措施避免電壓電流的大幅波動。
我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特高壓電網,電壓可達1000kV(交流)/800kV(直流),特高壓帶來的優勢時傳輸時的損耗小(高中物理知識:在功率一定的情況下,電壓越高,電流就越低,電阻發熱/損耗就越低)。電網里的電要經過數次變壓器的轉換,把電壓降低到民用電的220V/380V。在入戶之后,配電箱把電力分配到每個插座,并且限制了它們的電壓和電流。在充電站里,充電機柜扮演了配電箱的角色,它負責為每個充電樁分配電力。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有措施來避免電壓和電流的大幅度波動,而終端設備也應該有完善的保護措施。因為國家電網輸出的電流過大造成車輛損壞?顯然是不可能的。即使電網出現波動,這些波動也應該在充電機柜、充電樁里被消化掉,絕對不會傳導到正在充電的車輛上。
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看著并不大,那是因為在它們背后還有大塊頭的充電機柜。這些機柜負責轉換電壓電流,并為每個充電樁分配電力。
從充電樁到車輛,也有足夠的安全措施。
我們給電子設備充電,只要接口對了就行,充電速度會有區別,但是安全性基本上是不用擔心的。這是因為在充電頭和電子設備之間是有充電協議的(比如PD、QC等協議),只有雙方互相識別、匹配之后才能啟動快充,否則只會輸出比較低的安全電壓/電流。所以即使用40W的充電頭給沒有快充功能的電子設備充電,我們也完全不用擔心電池被充爆。
插上充電槍之后,充電協議必須相匹配才能啟動充電。
在協議匹配之后,充電樁讀取車輛需求的電壓、電流,并按需供電。
電動汽車充電同樣如此。目前世界上有多個充電標準,比如中國的國標、歐洲的Combo標準、日本的CHAdeMo標準,接口的不同只是表象,充電協議的不同才是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當協議匹配一致之后,充電樁可以讀取車輛電池對電壓、電流的需求,并按需供電。理論上講,充電樁不會輸出超過需求的電流,以保護車上電池和電子設備的安全。
既然有這么多安全措施,為何依然出現了Model 3逆變器因為電流過大被燒毀的事故呢?
是樁的問題還是車的問題?
根據車主的描述,在充電時車輛并沒有出現異常,在充完電拔下充電槍之后車輛才出現異常。如果是充電樁有故障,那么在充電時就會出問題了,所以問題應該是出在車上。
這次故障發生在南昌高新吾悅廣場超級充電站。這座超充站已經投入運營有一段時間了,之前并沒有出現過問題。
由于專業知識有限,掌握的資料也不多,所以我們很難判斷問題出在哪兒。不過,知乎用戶cao sir給出了一個合理的推測:在拔充電線時瞬間,靜電效應導致逆變器上產生了瞬時大電流,造成中央控制器芯片邏輯故障損壞,進而導致整車無法上電。cao sir表示很多車企會考慮到靜電效應的存在,要求核心零部件在試驗電壓±25KV的空氣放電和試驗電壓±8KV的接觸放電中性能達標,而特斯拉恐怕并沒有類似的要求。
編輯點評:充電把車給充壞了,這真是一個前所未聞的奇葩故障,而在技術維度之外,輿論的發酵也值得我們關注。客觀地說,“特斯拉甩鍋國家電網”的說法有失偏頗,畢竟“國家電網電流過大”只是特斯拉售后人員在解答車主疑問時給出的一個泛用回答。現在特斯拉被輿論圍剿,其實是之前行為的反噬:特斯拉總是從外部找原因,而忽略了自身的問題。我們希望特斯拉這次能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給出讓公眾滿意的答復;我們也希望特斯拉能夠更加真誠的面對用戶,沒有任何產品是完美無瑕的,出了問題不要總怪用戶。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張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7336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卡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