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一
編輯 | 王妍
回想起2020年的車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感覺印象深刻。“2020年,對于汽車流通行業來說是壓力陡增的一年。2到3月,車市幾近停擺,絕大多數經銷商銷量不足往年的三成。”
在他看來,雖然不少廠家調整了商務政策、向經銷商提供了幫扶政策,保證了經銷商的正常運轉,但背后卻是經銷商整體虧損占比仍居高不下的殘酷事實。
“2020年很少看到有人開新店了。”一位來自新一線城市的汽車經銷商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表示,以前品牌做不下去的,大都選擇改頭換面開始代理新品牌,“除了像吉利和雷克薩斯,開新店的品牌很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乘用車銷量同比上漲7.2%。但是與這一反彈形成對比的是,經銷商的渠道壓力持續增加。在春節前,為了提前完成年終任務,部分廠商還倒逼經銷商“被動補充庫存”。
于是,尚未嘗到促銷清庫的“甜頭”,經銷商又多了另一層重壓。2020年,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已連續12個月高于50%的榮枯線,最高達到81.2%。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經銷商的庫存系數同比大幅上升。
其中,合資、自主品牌的壓力增長尤其明顯。數據顯示,合資、自主品牌庫存系數同步呈環比上升走勢——合資品牌庫存系數環比上升14.4%至1.91、自主品牌庫存系數環比上升11.2%至2.08。
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對于經銷商來說,賣車不掙錢、虧字當頭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中國汽車流通行業藍皮書論壇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經銷商占比僅為28.9%;2019年,有超40%的的經銷商處于虧損狀態,經營壓力持續加大。
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認為,經銷商的大范圍虧損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以產定銷造成經銷商庫存高企,二是價格嚴重倒掛造成經銷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三是過多過密的網點引發同品牌的惡性競爭。
這意味著,從“以產定銷”到“以銷定產”,對主機廠來說,從通過經銷商觸達消費者到直接與消費者“溝通”,這樣的轉型看起來迫在眉睫。
傳統分銷模式下,車企通過“銷量+返點”考核4S店,這也導致同品牌的同款車,即便裸車價格一樣,但在同一個城市的不同4S店,加上各種種類繁多的套餐,售賣的價格也并不相同。對消費者來說,購車體驗也參差不齊。
為了建立統一的價格和服務體系,挖掘車主用車全生命周期的價值,近年來主機廠不斷進行直面消費者(2C)的直營模式探索。
作為新造車的先行者,從創立第一天起,特斯拉便堅定選擇了直營的銷售方式。2013年,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甚至在股東大會上言辭犀利地直接表態稱:和經銷商合作不會有好下場。之后國內的新造車們,也幾乎都選擇了直營。
安信證券曾在報告中指出,繞過中間商的直銷模式的好處在于,可以直接獲取客戶的數據信息和反饋,及時對產品進行調整使其更適應客戶需求,提高產品競爭力,以及用戶對品牌的認可度。
此外,在車款方面,直銷模式的“先付款后交付”,不僅有效降低車輛庫存帶來的成本壓力,而且還緩解了部分資金壓力。
如今站在選擇的路口,也讓不少車企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
2021年1月,小康股份旗下新能源車品牌賽力斯發布新車賽力斯SF5,據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了解,在早期規劃中,賽力斯選擇了傳統經銷商網絡的模式,不過從2020年開始,公司又調整思路轉為直營。“賽力斯內部會認為我們是一家新造車公司,無論是從產品角度還是從后續電池管理等商業模式維度出發,都肯定要做直營”。知情人士稱。
賽力斯上海體驗中心 來源:賽力斯官網
而傳統汽車制造商們也開始探索直營的可能。2020年下半年,大眾汽車宣布旗下電動車ID.3將采用統一售價,用戶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直接向主機廠下單。位于德國的大眾汽車經銷商則以“代理商”的身份存在,后者主要承擔試駕、交易處理及車輛交付工作。
為了獲得更多客戶的滿意度,奔馳也在南非和瑞典開始試水直銷模式,并宣布未來在奧地利等國家推廣。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負責市場營銷與銷售的貝思格曾表示,到2025年,預計奔馳旗下25%的乘用車將通過網絡渠道銷售。
全球企業增長咨詢公司沙利文的一項研究預計,到2025年,將有600萬輛汽車通過網絡平臺銷售,屆時在線汽車銷量預計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5%。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整個汽車流通已經形成了超3萬家的經銷商網絡體系,這意味著,從多網分銷向直營模式的轉身,注定是一場波及范圍不小的行業陣痛。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汽車行業普遍采用“主機廠+經銷商”的分銷模式。這種模式幫助成立之初的主機廠承接了賣車的任務。對于動輒百萬輛級的車企來說,想要憑借一己之力覆蓋從生產制造上游到下游的銷售終端,幾乎無法實現。
“最早這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都是借助經銷商跑馬圈地,迅速搶占市場份額。”一位豪華品牌經銷商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表示,如果現在主機廠去推廣直營,還保留原來的經銷商,那么大家相互會有一個博弈的過程。
在上述人士看來,現階段,經銷商仍占據較大的話語權。“主機廠內部也在做平衡,對于直營也是謹慎試探,這也是它們選擇在一些城市中心開體驗店,而不是直接向公眾說這就是品牌的直營店的原因”。
城市展廳的概念最早來自奔馳、賓利、保時捷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是主機廠最早的直接觸達消費者的重要方式。豪華品牌會在展廳提供各類原廠配件、汽車精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品牌服務,直接面向C端消費者提供服務。
特斯拉在2013年首次進入中國時,便在北京東三環以內的僑福芳草地開設了第一家城市展廳。在新造車公司中,早在2019年1月,量產車尚未交付的拜騰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品牌體驗店——BYTON空間城市展廳便對外開放運營。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拜騰全球首家體驗店 來源:拜騰汽車官方
近年來,不僅是豪華車以及新造車品牌,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開始在城市核心商圈開設品牌體驗店。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從上汽大眾內部了解到,對于原一汽奧迪經銷商投資人來說,單獨建立城市展廳是他們進入上汽奧迪銷售渠道的方法之一。而長城汽車則計劃在保定南二環建立一個汽車商業綜合體,為更多汽車品牌提供與消費者進行交流的線下空間。
一位有著超8年從業經驗的經銷商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表示,傳統掙“進銷差”的模式早已過時。“雖然前十幾年我們幫主機廠賣了那么多車,情誼是在的,但是我們也知道資本無情,一定會有新的模式出現,我們也都是看未來,而不是看以前。”
來源:Pexels
“廠家(主機廠)想做什么事,我們都是擁抱的態度的。”一位豪華品牌汽車經銷商員工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表示,“作為經銷商,現在店已經起來了,有那么多員工和家庭要糊口。無論是大經銷商集團還是單店運營,我們都是職業經理人,都要完成全年的任務指標。”
不過在另一位業內人士看來,主機廠不可能饒過經銷商貿然推直營模式。該人士認為,首先全面鋪開建店以及運營的資金投入非常大;其次運營風險很高,每個城市的實際情況不一樣,主機廠缺乏to c(直接面對消費者的)賣車經驗積累。
上述豪華品牌經銷商員工表示,“主機廠如果想要推直營模式,需要把商業模式想清楚,規劃清楚哪些部分由經銷商負責,要能夠說服經銷商參與。”
在商業模式方面,馬斯克給自己的定位遠超出汽車制造的范圍。他領導下的特斯拉的長遠目標是,通過太陽城公司生產的太陽能屋頂,將住宅變為太陽能發電站,實現住宅和汽車之間的能源交換,建立一個龐大的自我調節的能源網絡。
正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所說,“渠道短期內不會消亡,核心仍然是服務”,渠道的效率、消費者的體驗和滿意度是判斷渠道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關鍵。“至于它是直營還是授權經營,是銷售和售后合一還是分離,是單一品牌經營還是多品牌,都只是模式不同罷了。”
請關注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張一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38168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