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3月造車新勢力交付量發布。新造車三強:蔚來交付7257輛,同比增長373.4%,環比增加了30.1%;小鵬交付5102輛,同比增加了383.6%,環比增加了129.5%;理想交付4,900輛,同比增加了238.6%,環比增加了113.0%。其他車企數據:合眾交付3246輛,環比增加了62.0%;零跑交付3227輛,環比增加了33.0%。華西汽車崔琰團隊分析判斷如下:
3月新勢力交付量出爐 高速增長延續
2021年3月新勢力交付量發布,整體高速增長延續,雖去年同期部分程度受疫情影響,但若剔除相關因素,整體銷量表現仍較為亮眼。分車型來看,理想ONE 3月交付4900輛(環比增加113.0%);蔚來ES6、EC6、ES8分別交付3152、2576和1529輛(環比分別增加了42.2%、增加了26.6%、增加了15.2%);小鵬P7交付2855輛(環比增加102.6%),小鵬G3交付2247輛(環比增加176.0%)。
意愿強烈+能力領先 智能引領未來
電動化趨勢已定,智能化作為電動化下半場競爭開啟。為尋求產品差異化賣點,新勢力開始將目光鎖定智能,并正逐漸成長為引領汽車智能化變革的中堅力量。
1)推行意愿相對強烈。自2020年底以來,重磅訊息相繼官宣:小鵬率先官宣激光雷達前裝量產;蔚來ET7發布;威馬攜手百度Apollo率先量產L4級AVP自主泊車技術。而在商業模式變革方面,蔚來、小鵬亦是最早推行軟件收費模式的車企之一;
2)技術能力微弱領先。以小鵬汽車為例,其為特斯拉之外少數具備智能駕駛全棧自研能力的車企之一。且我們認為新勢力未來還有望受益于人才、組織、資金以及車型定位四方面因素。
電動加速+智能開啟 重塑產業格局
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呈現“電動加速+智能開啟”雙重特征,萬億級市場開啟,傳統車企積極轉型,造車新勢力、科技互聯網企業(華為、百度、小米、大疆等)加速入局,共促產業繁榮發展。
1)整車層面:在行業快速擴容過程中,以蔚來為代表的頭部新勢力品牌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精選賽道實現突圍。2020年全年,蔚來、小鵬、理想分別實現162.6億元、58.4以及94.6億元營收;
2)零部件層面:伴隨電動智能化發展,傳統汽車產業鏈關系重塑,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國產替代空間廣闊,部分具備較強技術研發能力的零部件企業有望依托中國市場通過全球化配套順勢崛起為全球細分行業龍頭。同時華為、大疆等科技企業的入局也為未來注入充足想象空間,我國整車產業地位與零部件產業地位嚴重失衡的局面有望得以緩解。
投資建議
智能電動汽車橫跨汽車、電子、計算機、IoT等多領域,催生萬億級市場空間,以蔚來為代表的頭部新勢力品牌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精選賽道實現突圍。且伴隨電動智能化發展,傳統汽車產業鏈關系重塑,部分具備較強技術研發能力的零部件企業有望依托中國市場通過全球化配套順勢崛起為全球細分行業龍頭。重點推薦:
1)蔚來產業鏈:2021年1月發布ET7,此為蔚來汽車首次涉足轎車領域,直面奔馳E級、寶馬5系、奧迪A6L等傳統豪華燃油車競爭,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優勢顯著,重點推薦【德賽西威*、文燦、拓普、福耀、華域、岱美、均勝】,受益標的【中鼎、三花、常熟汽飾、萬豐奧威】;
2)新能源汽車:2021年特斯拉Model Y、蔚來ET7、大眾ID.4等供給端質變持續撬動需求,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200萬輛,同比+46%。類比手機發展史,爆款車型的出現將導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加速提升,推動行業從導入期邁入成長期。推薦:1)【比亞迪】;2)特斯拉產業鏈:【新泉、拓普、銀輪】;3)大眾MEB產業鏈:【文燦、科博達、精鍛】;
3)智能汽車:軟件定義汽車成共識,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升級加速推進,政策定調+車企加碼+科技巨頭入局,智能化、網聯化與電動化協同發展,推薦:1)自動駕駛產業鏈: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及芯片、域控制器需求增加,執行層線控制動、轉向等逐步滲透,推薦【德賽西威*、伯特利】,受益標的【耐世特】;2)智能座艙產業鏈:天幕玻璃、HUD、車載娛樂、智能內飾燈等產品滲透率提升,推薦【福耀、德賽西威*、科博達、星宇】,受益標的【華陽】(德賽西威、福耀分別與計算機組、建材組聯合覆蓋)
來源:財聯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43528
以上內容轉載自財聯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