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間,華域汽車(600741)發布2021年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一季度,華域汽車實現營收348.78億元,同比增長45.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2億元,同比增長859.26%。
外部客戶大幅開拓,業績表現依然穩健
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全球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尤其是國內市場迎來業績全面恢復期。在這一情況之下,整車企業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復,也因此帶動了汽車零部件企業業績的回升。
正如財報數據所示,華域汽車一季度營收及凈利同比雙增,業績表現依然穩健,盡管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呈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不過綜合考慮原材料漲價、芯片緊缺等因素影響,其表現仍然值得肯定。
事實上,華域汽車業績回升的勢頭早在2020年便表現得十分明顯。從2020年全年度來看,華域汽車業績逐季好轉。具體來看,盡管受海內外疫情影響,華域汽車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營收及凈利雙雙下滑,但這一不利形勢最終止于第三季度,也就是說,自2020年第三季度開始,華域汽車營收及凈利同比增幅均回歸正增長,而后又在第四季度再創增幅新高。根據華域汽車財報數據,其2020年第四季度營收達418.52億元,同比增長8.91%,環比增長9.84%,歸母凈利達23.01億元,同比勁增49.77%,環比增長28.16%。
拋開大環境帶來的影響,從華域汽車自身情況來看,其之所以能夠保持回升態勢,除受到旗下延鋒安全、延鋒座椅機零并表帶來一定收入增量這一因素影響之外,亦受益于其外部客戶的開拓。
據了解,近幾年華域汽車不斷加大對豪華品牌、日系客戶、高端電動車品牌和自主品牌等細分市場優質客戶的業務拓展力度,內飾、轉向機、車燈等產品新獲寶馬、奔馳、奧迪等豪華品牌相關車型定點,車燈、懸架彈簧、穩定桿、壓縮機、傳動軸等產品新獲高端電動車品牌等相關車型定點,內外飾、車燈、轉向機、傳動軸、底盤結構件等產品獲得日系客戶及自主品牌客戶的認可,業務定點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長江證券分析師高登表示,華域汽車外部客戶自去年開始大幅開拓,對沖了大客戶產銷表現的不足,其中性化戰略效果已然顯著。據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華域汽車業外(國內)客戶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18.7%升至21.8%,業內(國內)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57.8%降至56.8%。進入2021年,華域汽車外部客戶占比仍在繼續提升,這勢必對其業績形成正面影響。
原材料漲價等情況持續上演,后續增長仍存阻力
去年,受疫情影響,海外原材料產能降低,與此同時物流成本卻持續上升,導致鋼鐵、鋁、銅、鋰、鎳、鈷等汽車上游重要原材料集體出現漲價,并一直持續至今。今年一季度,相關信息顯示,汽車所需的碳素鋼、錳鋼、硅錳鋼、鉻錳、鉻釩、鉻鉬鋼、鉻錳釩、硼鋼等鋼材的價格均在上漲。
面對原材料成本快速上行壓力,華域汽車一季度盈利能力表現仍然平穩。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該公司毛利率為14.9%,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較2019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
在高登看來,這一表現或受兩點因素影響,一方面,作為裝配型一級零部件供應商,華域汽車或可以對成本做一定轉嫁,另一方面,華域汽車持續降本增效。而根據華域汽車此前所給予的回應,其通過與各主要供應商建立原材料價格聯動機制,加強成本與價格聯動管理,同時持續進行技術工藝的改進,降低損耗,目前影響總體可控。
當然這也同樣證明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確實存在。正如前文所示,與2019年同期相比,華域汽車2021年一季度營收及凈利仍呈現一定程度的下滑,且未能延續此前趨勢,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基礎上再創新高,原材料漲價自然是影響因素之一,若后續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影響則可能進一步增大。
芯片緊缺亦是今年汽車行業熱議話題,這一情況的上演一定程度壓制了汽車產銷,也因此對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判斷,2021年乘用車市場增速差不多在5.6%,但是根據市場需求推測來看,今年乘用車需求端的量將會達到2160多萬輛,這和全年預期的2130萬輛差不多有30萬輛的差距,主要是因為原材料漲價、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短缺所造成的一定的損失。
除此之外,對華域汽車來說,其未來業績增長或還有其他風險存在。平安證券相關分析人士指出,華域汽車目前50%-60%依然為上汽集團客戶配套,受上汽集團產銷情況影響較大,若上汽集團復蘇低于預期,則將影響該公司業績。另外,華域汽車零部件范圍較廣,涉及電動化、智能化和LED車燈等,如果以上產品的滲透率不及預期,其業績將無法達到如期水平。
業務有進有退,目標構筑更高“護城河”
對華域汽車有所關注的人士應該不難發現,華域汽車過去幾年正在加快對旗下業務進行整合,蓄力未來增長。
例如在2020年8 月,華域汽車子公司延鋒汽飾收購了延鋒內飾30%的股權,收購后公司實現100%控股,加速全球化進程。另外子公司實業交通電器擬出售持有的李爾實業交通45%的股權,退出汽車車用線束總成業務,集中精力在功能類零件。
事實上,不僅如此,過去幾年華域汽車通過股權交易、業務歸并、破產清算等方法,逐步實現對汽車內飾、照明、底盤、被動安全、傳動部件等業務的自主發展,陸續完成泵類、鑄鋁類業務的內部整合,成功實施拖拉機、密封件、線束等業務的平穩退出,核心業務架構更趨明晰。
平安證券相關分析人士表示,華域汽車內外飾、車燈和座椅實現自主可控,在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加速落地的背景下,更好實現中性化和國際化拓展,且核心業務之間具備較強聯動性,有望在智能汽車賽道上構筑更高護城河。
除智能汽車領域的布局之外,順應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華域汽車電動化業務加快落地。該公司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據蓋世汽車了解,其子公司華域麥格納為大眾MEB配套的電驅動系統總成實現批量生產并發運歐洲,覆蓋大眾ID.4、奧迪Q4e-tron等多款純電動四驅車型。
大眾ID系列逐步放量,有望成華域汽車后續增量點;圖片來源:上汽大眾
高登指出,華域汽車業務結構持續調整優化,深化電動智能以及全球化戰略部署,“華域汽車已經形成智能座艙與底盤電驅兩大產品平臺。座艙整合座椅、內飾、車燈等走向全球,底盤電驅跟隨新能源汽車放量,公司智能電動相關部件利潤占比有望持續提升。”
此外,正如前文所說,華域汽車正在持續推進核心業務的國際化發展。目前來看,華域汽車在汽車內飾、照明、輕量化鑄鋁、油箱系統等業務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自主研發能力,并逐步開始拓展全球市場。
總的來說,作為綜合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華域汽車前期通過與外資巨頭成立合資公司積累了優質技術及客戶,如今其核心業務自主可控力度逐步增強,正邁入外部客戶開拓、產品結構升級、海外戰略落地齊頭并進的新周期。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解全敏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4591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