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件發生?
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成立,上汽、吉利、江淮、奇瑞、蔚來等加入
近日,由上汽集團、吉利控股集團、奇瑞集團、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牽頭,成立了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來自三省一市共73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共同響應成立,涉及電池、電機、車聯網、軟件等行業上中下游企業。
蔚來汽車工廠(圖片來源:蔚來汽車)
作為首屆輪值理事長單位,吉利控股集團資深副總裁張愛群表示,吉利將與聯盟單位重點開展電池、電機、電控、車聯網、智能化車載電子等核心部件關鍵技術和新能源汽車整車技術的開發及產業化落地,同時通過產業基金等途徑,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此外,作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的安徽省,將江淮汽車、奇瑞汽車、蔚來汽車、華菱汽車為代表的整車企業,以國軒高科、華霆動力、明天氫能、綠沃能源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及回收企業,以巨一動力為代表的電驅動系統企業,以晟泰克為代表的汽車電子企業,以合肥工業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單位,推薦加入聯盟。
蓋世點評:很顯然,長三角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集結地。
據媒體報道,近日,收到了一位消息人士的“爆料”:因為芯片問題,蔚來汽車又要減產了。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蔚來汽車官方回復。
無獨有偶,有消息稱,一汽-大眾二季度在ESP芯片短缺減產2萬輛的基礎上,還額外因10種芯片類資源,影響29款車型生產。預計二季度只能生產40萬輛汽車,減產比例達30%。
蓋世點評:新一輪"芯片荒”來襲。
華為重申堅決不造車,相關概念股都跌慘了
隨著華為與長安汽車、小康股份、北汽藍谷等的合作日趨深入,關于華為在汽車領域會否有更深入的“動作”,比如造車,成了業界廣泛關注的話題。
對此,5月24日華為再度發布“不造車”聲明。在聲明中華為表示,“至今為止,我們并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以后,凡是議論上說華為造車、或者參股汽車制造行業,均為謠言,勿輕信。”華為表示“不造車”這一長期戰略在2018年就已明確,沒有任何改變。
極狐阿爾法 S 華為 HI 版,圖片來源:華為
同時華為還認為,產業界需要的不是華為品牌汽車,而是華為三十多年積累的ICT技術能力,來幫助車企造好面向未來的車。比如公司選擇了北汽、長安和廣汽三家車企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是為了支持它們打造各自子品牌。而與重慶小康集團旗下的金康賽力斯的合作,也不過是為賽力斯SF5提供電動部件和HiCar座艙部件。
另外華為還表示,賣車只是為了解決華為授權手機零售店在華為手機大幅減少情況下的生存問題。
基于此,自5月24日起,小康股份、長安汽車、北汽藍谷股價齊齊下跌。
蓋世點評:盡管華為一再否認,但似乎網友已經越來越不相信了。
近日,一份疑似順義區政府的資料顯示,理想汽車將投資60億元接手北京現代順義基地一工廠,依托原北京現代一工廠廠房及土地資源,打造理想汽車全球旗艦工廠。該項目計劃2023年投產,2024年工業產值達到300億元。
疑似順義區政府的文件截圖;圖片來源:網絡
對該上述消息,理想汽車回應媒體稱:未收到消息,不予評論。
蓋世點評:2021年,“蔚小理”紛紛進入第二輪產能布局的新階段。
特斯拉宣布已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
5月25日晚間,特斯拉對外宣布已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數據存儲本地化,并將陸續增加更多本地數據中心。接下來,所有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車輛所產生的數據,都將存儲在境內。
圖片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同時,特斯拉還將向車主開放車輛信息查詢平臺,目前此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詳情及進展將陸續向大家匯報。
特斯拉官方表示,汽車數據安全非常重要,我們堅信,統一規范管理,將更有利于智能汽車的有序長遠發展。特斯拉將盡一切努力來貫徹執行汽車數據安全管理工作,確保數據安全。
蓋世點評:外商入華,遵循規則是基礎。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4783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