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日,中航鋰電在武漢洲際酒店舉行了“2021中航鋰電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會上,董事長、黨委書記劉靜瑜向供應商、政府、金融投資機構、媒體等500余位合作伙伴展示了公司“十四五”的發展藍圖:“十四五”期間,中航鋰電將全面擴大產能,2025年產能規劃300+GWh;繼續加大研發投入,計劃投入超過100億,實現技術全面領先。
在產能發展上,中航鋰電提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即2021年公司量產、在建及開工的實際產能超過100GWh,2022年產能規劃達200 GWh,2025年產能由此前規劃的200GWh提升至300+GWh。
中航鋰電提升產能目標有充足的底氣。此前,中航鋰電已經擁有了河南洛陽、江蘇常州、福建廈門等三個生產基地,其中洛陽基地是其“發源地”,現有產能為10GWh;江蘇常州基地規劃產能70GWh,目前一期與二期已經量產,三期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投入量產,后續的四、五、六期也正在建設之中;福建廈門基地規劃產能50GWh,目前一期設備已經在進廠,產能將在今年下半年釋放,二期正在破土動工,預計2022年左右建成投產。
今年以來,中航鋰電更是快馬加鞭,加快了在全國的產能布局
5月29日中航鋰電與成都經開區成功簽約,中航鋰電50GWh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成都基地項目正式落戶成都經開區。
5月31日,中航鋰電與武漢經開區簽署《中航鋰電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武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武漢基地項目計劃新建產能20GWh。
“十四五”期間,中航鋰電不但要進一步做大產能規模,還將持續進行技術研發投入,公司將從差異化領先實現全面的產品與技術領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十四五”期間的研發投入將超過100億,并將進一步深化開放合作,布局全球,搭建全球化的研發網絡。
在介紹公司產品與技術發展規劃時,中航鋰電副總經理潘芳芳透露,目前公司已經開發成功并將量產的產品能量密度為280kw/kg-300kw/kg,下一步目標則是達到350kw/kg,并在三年內實現量產。在產品安全方面,今年開始,中航鋰電搭載新平臺的產品全部都可以實現系統層面的安全。在壽命方面,公司未來的目標是要做到完全的里程質保無憂。
潘芳芳還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全新平臺的產品,名為“One-Stop Bettery”,這款面對未來的產品,在材料、結構、制造技術、電池管理系統等方面都實現了創新,預計今年下半年發布。
中航鋰電“十四五”的宏偉發展藍圖,也為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拓展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大會現場,劉靜瑜與來自上游礦產、材料和設備等領域的16家龍頭企業(廈鎢,盛屯,天賜,紫宸,中科星城,恩捷,星源,科達利,百嘉達,南山,安達,先導,杭可,海目星,紅運機械,東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產業鏈延伸和原材料儲備開發,持續搭建完善的全鏈條供應體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4808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