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固特異宣布正式完成對固鉑輪胎的收購。
固特異是僅次于普利司通和米其林的世界第三大輪胎制造商,交易完成后,其全球年銷售額將從目前的 123 億美元增至約 150 億美元,全球第三的行業地位將會得到鞏固。
世界輪胎三巨頭銷售額占比示意,固特異下行明顯
固特異在新聞稿中稱,此次合并使固特異在中國的業務幾乎翻了一番,并增進了與中國汽車廠商的關系。
同時,通過固特異公司2500家品牌零售店網絡,為固鉑替換胎業務創造了更廣泛的分銷渠道。固鉑品牌加入固特異全球分銷網絡后,預計將帶來額外的收入增長機會。
分銷渠道的整合,一直是輪胎企業并購整合的重頭戲。
01、收購整合,拓寬渠道
“得渠道者得天下”,被不少制造企業奉為圭臬。渠道在制造企業與目標市場間搭建了重要的通路,是企業搶占市場份額的關鍵。
較為典型的是家電行業“國美蘇寧模式”,大型渠道商憑借其供應鏈能力和成本優勢,對制造企業的影響能力日益增強。
時至今日,汽車輪胎行業分銷渠道形態變得復雜多樣,天貓、途虎等電商渠道以及新興的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都不斷沖擊著傳統的銷售渠道。隨著消費者購買方式變得多元化,輪胎企業渠道管理的挑戰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國際輪胎巨頭對分銷渠道的整合屢見不鮮。拓寬渠道最為直接的方式,就是對渠道商直接進行收購。
以行業老大普利司通為例,近年來,其在渠道方面不遺余力地擴張,為銷售做出巨大貢獻。
2016年,普利司通收購法國汽車服務及輪胎零售連鎖服務商Speedy France,收獲法國800個銷售網點;
2017,收購歐洲Ayme集團,獲取First Stop,Speedy和C?téRoute超900個銷售點的輪胎零售網絡;
2018年,收購英國汽車服務供應商Exhaust、Tyres 、Batteries(ETB),獲得英國的32個銷售網點,擴大了英國的零售業務;
2019年普利司通歐洲收購了歐洲遠程車載信息處理業務公司TomTom Telematics,目的同樣是為了拓寬輪胎銷售渠道。
在渠道拓展上,值得一提的還有巨頭間的強強聯手。
2018年1月,米其林北美公司與美國住友商事宣布,米其林北美公司旗下的TCi,與美國住友的TBC公司部分資產進行合并,組建美國第二大輪胎批發零售企業。新合資企業以新品牌NTW來運營,成為住友商事TBC旗下的運營公司。該企業向整個北美市場供應大量不同價位的輪胎產品,擴大自身在批發零售領域的規模。
同年,普利司通與固特異在北美市場合作成立TireHub。TireHub成立的目的是為固特異和普利司通兩家公司的乘用車輪胎、卡客車輪胎提供全方位綜合性批發零售服務,集合了固特異的批發分銷網絡以及普利司通輪胎批發子公司的銷售資源。
與此同時,固特異與北美最大的輪胎經銷商ATD解除合作,固特異、鄧祿普和開利品牌將不再由ATD分銷。目前,TireHub在全美擁有70個配送中心,2021年預計還將增加5個配送中心。
此外,這些輪胎巨頭還在不斷拓展線下連鎖品牌。
例如住友商事旗下TBC集團擁有Midas、Big O Tires、Tire Kingdom、Merchant's Tire and Auto、National Tire and Battery;固特異也建立了自己的服務連鎖品牌Goodyear Tire & Service Network Outlets等等。
2018年,北美最大的輪胎經銷商ATD經歷破產重組,與制造商們大刀闊斧的渠道布局不無關系。
02、繞不開的數字化
在互聯網時代,數字化轉型幾乎是所有企業繞不開的話題。“在北美,輪胎巨頭同樣面臨著來自亞馬遜等電商的壓力,”一位從事外貿出口的汽配經銷商對AC汽車說,TireHub把自己看做是固特異和普利司通的“亞馬遜”,一直在探索數字化轉型。
他介紹道,輪胎批發零售比人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有數百個品牌和大量的 SKU,輪胎倉儲配送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零售商。大多數零售商沒有足夠的倉庫空間來儲存大量輪胎,尤其是輪胎周轉周期較長,零售商經常要被迫向客戶出售庫存貨。
這就正是普利司通和固特異們所面臨的 “最后一公里”問題。對于TireHub 而言,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擁有正確的庫存。
“相較于國外,我們國內輪胎企業的數字化程度還比較淺。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開發個APP或者開發一個網站,它涉及到整個價值鏈或生態系統。”
上述經銷商說,“TireHub做到了三點,一是把整個銷售網絡打通,數據、庫存全部在門店系統里互通,這一點國內很多企業做不到。門店要輪胎的時候,還要打開網站來購買,這不現實;二是利用大數據對庫存進行預測,像我們所熟知的美國四大汽配連鎖超市,都已經做到這一點了;三是對物流的精準把控,出庫并不表示交付,物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據了解,TireHub在數字化供應鏈工具、物流路線優化軟件等數字化手段上投入巨大,當然回饋也十分豐碩:在其剛成立時,大約只有30%的業務來自于數字渠道,其余70%的業務全都來自傳統渠道,例如呼叫中心等。而時至今年,TireHub來自數字渠道的交易量已經高達85%,成效斐然。
03、國內整合:先產能、后渠道
某地輪胎商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國內輪胎企業也在積極求變。其重點是先進行資本運作。目前有內資上市輪胎企業十余家,近期進行混改的有中策、雙星兩家,進行國際產能合作以及國內兼并重組的有數十家。
國內輪胎企業進行國際產能合作的包括:風神輪胎收購意大利倍耐力,青島雙星集團收購韓國錦湖,賽輪集團與固鉑合資建立青島格銳達等。
國內企業兼并重組也時有發生,雙星、恒豐、昊華、浙江物產等企業相繼兼并重組了恒宇、德瑞寶、豪克、奧戈瑞、盛泰、龍躍和淄博萬鑫等近 10 家國內企業。
“國內輪胎企業整合現在主要還集中在上游產能方面,包括產能合作、到東南亞開廠等等,渠道方面的大動作普遍還沒有開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渠道轉型方面,大家比較熟知的是米其林中國RTM渠道策略,其實中策輪胎也在積極謀求轉型。
據了解,中策橡膠集團旗下有朝陽、好運、威獅、全諾等輪胎品牌,中策車空間是中策橡膠集團旗下的服務品牌,采取加盟連鎖經營模式,在輪胎的基礎上增加機油保養、四輪定位等業務。
據一位江西新余中策車空間加盟商介紹,其門店有兩個工位、4個員工,每月營業額可達近40萬,單是朝陽輪胎每個月銷量就有700多條。相比之下,大部分輪胎店只能做到每月200條左右銷量,可見新渠道建設對產品銷量的帶動作用。
一位業內人士在對廣東汽車后市場輪胎客戶走訪后總結,傳統渠道必須要從批發零售往服務商轉型,否則很難活下去。直徑5到8公里的直送體系已經改變了零售門店的備貨方式。同時,不可忽視的是電商對傳統優勢零售店的沖擊,新車車主和年輕車主的輪胎購買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粗制濫造、靠低價搶占市場,到為海外代工,再到自主研發、產能整合,我們輪胎企業發展速度很快。而隨著過剩產能的出清,渠道整合也會逐漸開啟。”上述商會負責人認為。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無理數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004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