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mart官方
smart“回”來了,陌生又熟悉。
2019年底,smart品牌全球合資公司正式成立。說smart“回”來了,不如說其實smart從沒離開過。短暫的蟄伏,或許就是為了一鳴驚人的那一刻。
近期,smart開始活躍起來。從4月在華推出D2C直銷代理商業模式、5月發布全新純電SUV概念車外觀設計草圖、推出旗下潮趣生活方式品牌smartidea、再到6月與浦發銀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最近smart還完成了旗下首款純電SUV試驗車內部工程測試。煥新后的smart動作不斷。
隨著smart新動向的密集釋放,新品牌的面貌也逐漸明朗:好像什么都變了,但似乎還是原來的味道。
時間線稍往前撥。今年5月,在一份smart的全新概念車設計草圖中,這輛smart一改此前的風格,它變大了,變成了一款純電SUV,但同時也更輕奢、更智能,也更奔馳。這款車將在今年9月的慕尼黑車展全球首次亮相。
比量產車更快,“不務正業”的smart率先推出了一個生活方式品牌,并且還一腳跨入了時尚界。
今年5月31日,smart發布旗下全新潮趣生活方式品牌smartidea。據官方的解釋,該品牌旨在聯合時尚品牌、設計師和消費者共同打造潮流時尚單品,同時也構建了一個開放共創的平臺。
來源:smart官方
盡管跨界這件事smart做出來并不令人奇怪。畢竟從品牌創立之初,smart就是奔馳跨界手表頑童Swatch的產物。但品牌煥新之后的smart,卻以生活方式品牌smartidea跨界亮相又意在何處?
答案是:先抓住年輕人的胃口。
近年來,汽車這個傳統的大宗消費品開始向年輕人靠攏。根據普華永道(PwC)2020年發布的汽車市場調研數據,以90后及95后為代表的“Z世代”,是疫情結束后唯一一批汽車消費需求上升的消費者。
在年輕人眼里,汽車的產品力和價格這些因素之外,個性和潮流已經被擺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出行工具,它是斜杠青年們的標簽、是表達態度最直接的方式、是找到屬于自己圈子的工具。
smartidea存在的意義由此凸顯。
某種程度上,smartidea是smart品牌彰顯個性的一面鏡子,它更直觀也更大膽,在汽車的框架之外,smart不走尋常路的基因能更好地呈現出來。
就像Z時代人群喜歡標榜斜杠青年一樣,從smartidea品牌上,也看到了smart品牌“除了車,也想做點別的”的想法。年輕人的消費導向,促使smartidea選擇了和潮流牽手。
當然,這也是基于時代背景和消費趨勢的最佳選擇。畢竟,汽車消費市場的核心仍是人群。也許有人會說,smartidea只是一種品牌營銷,但實際上傳達的,其實也是新世代消費群體的全新潮流。
從人+車,到人+車+生活,這意味著汽車和生活的交集在逐漸擴大。車企的玩法在不斷推陳出新,將汽車的邊界不斷和生活中其他領域融合的玩法已經不新鮮了。
尤其是新的汽車品牌們。特斯拉就曾先后推出過不少生活周邊產品,那條聲稱“送給做空者們”的短褲和同品牌龍舌蘭酒尤為出圈。以用戶運營為標簽的蔚來汽車也持續更新著蔚來商城,產品涵蓋范圍頗為廣泛。領克品牌同樣在其商城APP中設置了7個商品門類,還包括年輕人喜愛的“網紅產品”。
雖然都是創造“周邊”,但smart選擇的是一條不同的路。
在smartidea的平臺上,輕奢、時尚、潮流是最重要的元素。要知道,時尚圈層是融入現代都市年輕群體生活最廣和最深的領域,這樣的玩法或許是最能貼近年輕人的。
汽車x時尚的跨界,蔚來汽車也曾經做過嘗試。
與蔚來類似,smart的跨界并非心血來潮。差別在于,smartidea攜手的是更符合smart品牌調性的獨立設計師蘇五口、國潮品牌ROARINGWILD,他們分別打造了“smart everything”和“smart punk”聯名系列單品。
“時尚消費品和汽車,其實都是生活配件”,這是設計師蘇五口詮釋的“smart everything”。在他的設計中,smart的車身零件被印刷在T恤上面,“汽車也能成為潮流單品”。這無疑和smart想傳達給年輕人的理念不謀而合:汽車從各種維度都變輕了。
來源:smart官方
而國潮品牌ROARINGWILD的urban street(城市街頭)風格,則顯然是“smart punk”的生動詮釋。來自ROARINGWILD主理人PPC的介紹,在此次的合作的單品中,大量運用了賽博朋克的風格,更加可視化地將“未來感”體現出來,通過這些鮮艷的顏色、色塊碰撞、以及尖銳的圖形設計,將“未來”的概念注入到年輕人的生活中。
來源:smart官方
不只是設計師,smartidea也同時面向大眾征集“smart”的“idea”。6月4日至7月1日之間,聯合綜合性設計師社區——站酷,發起了一場主題為“尋找smart明日設計師”的smartidea潮T共創大賽,以smart純電SUV概念車設計草圖為靈感元素,征集來自四方對于潮流生活的見解。
并且,smart下一步要占領的,是年輕人們常用的APP?!皊mart everything”和“smart punk”目前已經在抖音、微信、小紅書官方品牌店上架,并且入駐電商社區得物APP。
從牽手時尚設計師推出聯名單品,再到面向大眾的創意征集,smart跨界以及smartidea品牌理念的傳達,事實上反映了近年來,新一代汽車消費群體的需求變化:他們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出行座駕,而是更追求一種能彰顯自我個性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正在全方面融入用戶生活。盡管量產車型還未正式上市,但通過這些聯名單品,創意征集,smartidea得以先行走入消費者日常生活,讓 “萬物皆可smart”的理念進一步得到延伸,形成閉環,無疑為吸引潛在用戶,為最終的用戶生態構建打下基礎。
來源:站酷 作者 站酷ID:Chichifoo
早在80年代初,作為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團就開始研究汽車與城市交通的關系。正是從“未來的城市汽車”的觀念出發, 1994年奔馳與斯沃奇(Swatch)攜手,著手合作開發區別傳統的輕便微型汽車,最終才有了為城市用車而設計、個性鮮明、駕駛靈活,泊車方便的smart的誕生。
smart的誕生本就是打破傳統汽車定義的存在,它革新了城市小型車風潮。
但這次,smart要“革”自己的新。
在全新smart純電SUV概念車設計理念中,smart一改此前“兩門小車”的形象,而是長大成了一臺緊湊型SUV。在設計風格上,也能看到奔馳全球設計部門為smart注入了一些新的靈魂:更簡約的前臉、獨具個性的大燈、隱藏式門把手和全景天窗,另外A、B柱都采用隱藏式設計,C柱則采用懸浮設計。從以前的小巧可愛,變得更時尚輕奢,也足以見得奔馳的強大設計功底。
來源:smart官方
但不僅僅是更大,全新smart的品牌定位也逐漸明晰:更大、更輕奢、更潮趣、更智能。這源自全新smart對于市場變化的新洞察。以90/95后汽車新消費群體崛起的當下,一方面是綠色出行的追求,另一方面則是對出行座駕在個性設計、智能科技、內部空間以及豪華體驗上的要求越來越高。
這無疑給煥新后的smart帶來新的市場機遇。由小變大,且更大、更輕奢、更智能,顯然將是全新smart 競逐新生代汽車消費群體的重要砝碼。
當然,除了產品還遠遠不夠。前不久,smart首次對外公布其在華將采用以“用戶中心、數字驅動”為核心理念的D2C直銷代理商業模式。具體來講,在D2C商業模式中,smart將用戶體驗作為核心,采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近年來,傳統經銷商模式正在式微。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020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披露,2020年經銷商的虧損面比例超過三分之一。
而如今當所有的新勢力都一頭扎進“直銷”的銷售模式時,一個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全國上萬家4S店在智能汽車的趨勢之下是否還有生存空間?
smart提出的D2C模式給出了答案。
“區別于傳統經銷商合作模式,smart品牌將掌握銷售權、自持車輛庫存,確保統一、透明、穩定的價格體系,并直接為用戶提供車輛交付服務。”smart品牌全球合資公司中國市場營銷負責人易寒表示:“合作伙伴只需輕量化投入,負責為用戶提供銷售體驗和售后服務。”
在這樣的模式下,smart將承擔品牌營銷和用戶發展的主要責任,合作伙伴則主要負責服務質量提升。
此前,smart品牌全球合資公司銷售、市場及售后副總裁李德思(Daniel Lescow)曾表示:“smart正從品牌煥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革新三大維度進行轉型?!?nbsp;
顯然,smart已經在陸續交出自己的答案。產品思路變了,銷售模式變了,但smart還是smart,其品牌精髓仍然沒有改變。
沉淀百年的汽車產業像一盆不溫不火的水,但來到變革的節點時,總需要人去把它攪沸。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未來汽車日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0522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