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2年,將是中國汽車市場的‘混動’大年?!苯?,在蓋世汽車開展的《E企談·謀變2021》高端系列訪談中,上海馨聯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馨聯動力)董事長張天鍔直言,“于企業來說,不管前期技術準備如何,這一年都得有所產品推向市場了。”
上海馨聯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天鍔
行業周知,2021年,在中國全力以赴推動純電動汽車十余年后,混動技術終于迎來了曙光。
時值我國十四五規劃的起始元年,面向未來15年汽車產業發展新起點,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相繼落地,其中很重要一點便是,至2035年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新車銷量將各占一半,傳統汽車要實現全面電驅動化。
雙碳目標下,短期內混動或是最佳選擇
一個殘酷的數據是,自2004年我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之后,碳排放量一直高居不下。根據Climate Watch平臺數據,在過去一年間中美兩國排放量占據世界排放總量的35.8%,而中國的排放量是美國的兩倍左右。
為解決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于2020年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陔p碳目標,中國汽車產業又進一步提出要在2028年左右提前達峰,而大力發展純電動車便是眾人認為的有力途徑。
但需知道的是,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由于火力發電污染等問題,2014年以來中國火電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例逐年下滑,但2020年期間我國火電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比重仍超七成,為70.19%。這意味著,即便是不考慮動力電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巨大碳排污染,僅以目前火力發電為主要電力來源的純電動車,都難以被稱為雙碳目標下最優方案。
按照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面對日趨嚴苛的油耗法規以及不斷加嚴的環保標準,企業向低碳節能、低排放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正常情況下,混動系統的節油率可達到30~40%,能夠有效的幫助車企滿足油耗標準,是車企全面實現電動化之前有效的過渡技術方案。
可正如前文所說,此前幾年,在補貼政策的引導下,國內車企集體發力的方向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和純電動領域,油電混動系統則受到結構復雜、技術壁壘高、開發周期長等因素制約,且沒有財政補貼,并未得到有效成長。
“現在大家想躲是躲不過去了?!痹趶執戾姷念A期中,明后年將是混動產品大年,不管技術是靠買還是靠自主研發,國內汽車市場上,一個不容被忽略的行業趨勢依然成型——自主混動產業正在覺醒。
今年7月,針對未來車市發展蓋世汽車展開相關調研結果顯示,近五成參與者表示看好混動市場
于是,比亞迪DM-i、長城檸檬混動DHT、長安藍鯨iDD、奇瑞鯤鵬動力等諸多車企的混合動力系統在今年接連發布,其中比亞迪DM-i車型更是在今年6月銷量首破2萬輛,甚至超過其純電動乘用車月銷,2021年上半年累計銷量更是達到5.6萬輛,同比增長407%,且這并非其DM-i的全部訂單數量。
混動的未來競爭,仍將落地到成本戰上
屬于混動產業的曙光乍現,可留給企業準備的時間卻并不多。
在經過政策粗放培育十余年后,汽車市場已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時代,政府扶持力度逐漸退坡,競爭回歸市場抉擇,技術路徑也將不再只是一言堂,百花爭艷的時代正加速到來??蓪τ谌哉驹诩夹g抉擇十字路口的各企業來說,若無法做到全面開花,那么究竟該順著哪條路極速前行?又該作出怎樣的戰略布局應對未來市場競爭?
“在做技術路徑選擇時,首先還是要看市場的需求。”張天鍔分析指出,截止目前我國汽車電氣化轉型兩極分化明顯,或是5萬元以下微型電動車,或是25萬元以上高端電動汽車,空出了正是目前國內最為龐大的消費群體,也是接下來汽車節能減排工作的重心。
這也就意味著,唯有獲得這一類消費群體的認可,才將真正贏得市場。而在被問及未來產品競爭的核心時,張天鍔認為,“歸根究底,還是成本?!?/strong>
聚焦驅動系統領域,張天鍔介紹,隨著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規模的加大以及變速箱結構趨于簡化,擋位減少,原有的附加式(Add-on)混動系統將難以滿足新的應用需求,而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可以利用電機的種種固有特性,使取消換擋及離合、倒擋和同步相關的子系統成為了可能,并可與電機協同提供串聯、并聯、純電動和發動機直驅等多種工作模式,從而在實現動力系統電動化的同時,進一步滿足愈加苛刻的成本要求。
從這一層面來看,更為高效且具有成本優勢的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有望成為滿足未來真實駕駛工況碳排放目標的關鍵技術。
前驅功率分流混動專用變速箱DHT爆炸圖(圖片來源:馨聯動力)
“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成本?!睋榻B,“基于在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領域的規劃,馨聯動力通過子公司已完成了在電機、電驅動以及電池包等多領域的布局”。在張天鍔看來,唯有吃透供應鏈上的核心零部件技術,才能做到對產品開發節奏、制造成本的嚴格把控,從而打造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產品。
馨聯集團各子公司、業務布局情況( 圖源:馨聯動力 )
基于以上,“我們的DHT產品成本可以做到同市面上主流自動變速箱價格持平,甚至更低價?!彼M一步透露,目前馨聯動力旗下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產品已研制成功,并已在臺架及樣車上測試完畢,其性能表現完全能夠滿足整車及顧客的要求,將于今年底實現裝車,并將在明年底實現大批量生產,首搭于上汽大通某主力車型,并為奇瑞,吉利,長安,五菱等車型做了仿真及方案,在可靠性及成本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未來,通過部分零件的調整,混合動力專用變速箱能夠涵蓋不同的混合結構車型要求,甚至到后期純電動時代,其三合一產品也同樣可以適用,從而借模塊化平臺實現規模效應?!白灾髌放频奶旎ò逍廊淮嬖?,競爭的主戰場依然是在價格較低的市場區間中,為客戶提供成本更低、體積更小、性能更強的變速箱是我們的目標?!?/p>
前驅功率分流混動專用變速箱DHT實物圖(圖片來源:馨聯動力)
在張天鍔的規劃中,成本自古都是市場競爭的最終要義,為了實現低成本,未來還將不斷通過新的技術,新的整合或是合作模式,實現成本的不斷下探。
行業內外危機凸顯,抱團取暖才有新出路
“未來的市場競爭,不會再是單打獨斗的?!睆執戾娝钦f。
要知道,自中國汽車市場在2018年急轉向下,隨后一路走跌,隨后在2020年慘遭新冠疫情這一灰天鵝的強大沖擊后,讓本就因轉型進入陣痛期的汽車產業變得更加風雨飄搖。但汽車新四化發展的腳步卻從未因此放緩,國際局勢越發緊張,危機四伏之下,單打獨斗難以成行,抱團取暖已成為行業趨勢。
伴隨雙碳目標、雙積分壓力加大,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快速演進,混動賽道玩家越來越多,但張天鍔進一步揭示,混動賽道將越來越窄,發展越來越聚焦,可供整車企業及技術供應商企業發揮的點也將日益局限。而于整車企業而言,為搶奪先行優勢,部分頭部企業會做兩手準備,即在自行研發的同期,也將抱團外部供應商,產品進行測試。
基于此,張天鍔對于馨聯動力技術研發及整零關系提出新的思考與規劃。
他透露,截至目前,馨聯動力在混合動力領域已有70多項專利,且已在上海建成40-50人專注于混合動力和電機控制器的研發團隊,未來還將攜手北理工搭建新能源動力創新中心,從產學研多領域出發,共同推動我國混合動力技術領域新突破。
而同時,亦有國際主流零部件企業正在接洽,未來有望通過企業合作加速產品落地。
但他同時指出,選擇抱團的對象決定了溫度的冷暖,“我們已經實現了從研發到測試到批量生產,接下來將是一個變現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中優質客戶將給我們帶來更良性的發展。”
行業周知,在有限的市場體量下,優勝劣汰已成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邊緣品牌或上演汽車產業的“敦刻爾克”大逃亡。不只是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也同樣如此,而要知道的是,每一家整車企業退出,都將對其上游供應鏈帶來巨大沖擊。
因此,“共存共榮?!币殉蔀閺執戾姙檐奥搫恿x擇合作伙伴的宗旨。在他的規劃中,借由首款產品切入市場,在市場競爭的浪潮中站穩腳跟,并不斷為用戶、客戶提供更高效且更具成本優勢的產品,最終實現市占率逐漸提升。
而在被問及未來的發展目標時,張天鍔暢想道,“未來的幾年內,我們一定會走上IPO的道路?!?/p>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鐘琳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274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