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間,德賽西威(SZ 002920)發布了2021 年半年度報告。得益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新產品的快速商業化落地,今年上半年德賽西威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實現了不錯的增長。
○ 總營業收入:40.83億元,同比增長57.25%
○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61.01%
此前,德賽西威在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是曾指出,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計在3.6—3.75億元之間,目前來看基本符合預期。分業務板塊來看:
○ 智能座艙營收:33.38億元,同比增長44.13%
○ 智能駕駛營收:5.71億元,同比增長182.68%
○ 網聯服務及其他營收:1.74億元,同比增長121.30%
其中智能座艙業務由德賽西威原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車身信息與控制系統和駕駛信息顯示系統三類產品整合而來,該板塊是德賽西威目前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今年上半年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達到了81.75%。而同期的智能駕駛業務和網聯服務等占比分別只有13.98%和4.27%。但從增幅來看,智能駕駛和網聯服務正展現強大韌性,未來增長可期。
該財報數據發布后,德賽西威股價出現了小幅度的上漲,隨后回落。截至8月24日收盤,德賽西威股價報93.02元,總市值為511.6億元。
德賽西威近一年股價走勢,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業績飄紅背后,標桿產品快速量產落地
作為本土汽車電子領域的主要玩家之一,德賽西威上半年業績的大幅增長,一方面與國內車市整體增長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德賽西威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領域的前瞻布局進入紅利收割期的重要體現。
今年上半年,雖然全球車市飽受疫情、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漲價的折磨,但國內車市依舊實現了不錯的增長。據中汽協統計數據,今年1-6月,我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84.0 萬輛和1000.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8%和27.0,其中中國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上升5.7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由年初的5.4%提升至9.4%。
特別是智能電動汽車領域,以蔚來、小鵬、理想等為代表的新造車企業,表現均十分亮眼,上半年交付量分別達到了41,956輛、30,738輛和30,154輛。另外諸如廣汽、長城、長安、奇瑞等自主車企上半年也均取得了不錯的銷量表現。這些都是德賽西威當前的主要客戶,他們的銷量提升,自然而然讓德賽西威隨之受益。
除此之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汽車行業整體智能化變革的持續加速,對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提出了巨大的需求。比如德賽西威的智能駕駛業務,雖然現階段整體的營收規模并不大,已經凸顯出超強的爆發力,上半年陸續獲得了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一汽紅旗、吉利汽車、奇瑞汽車、 廣汽乘用車等客戶的新項目訂單。
具體到產品,報告期內德賽西威的全自動泊車、360度高清環視等ADAS產品持續獲得了國內主流車企的新項目訂單,代客泊車產品也即將在多家主流車廠客戶的新車型上配套量產。另外,備受關注的L4高級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產品 ——IPU04,以及融合了高低速場景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亦獲得了相關項目定點。
德賽西威三大業務體系,圖片來源:德賽西威
智能座艙方面,上半年域控制器、大屏化座艙產品、數字化儀表等座艙產品獲得了一汽豐田、長城汽車、 吉利汽車、廣汽乘用車、奇瑞汽車、比亞迪等主流車企的新項目訂單。網聯服務方面,座艙安全管家獲得了主流日系車廠定點, 藍鯨OS4.0、智能進入軟件套件等產品獲得前裝量產訂單。
這些都與汽車智能化和網聯化變革的快速推進分不開。由于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在提升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車時傾向于具備此類功能的新車,市場滲透率就是最好的證明。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銷量為303.2萬輛,同比增長107%,市場滲透率約為15%。2021年一季度,L2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到了17.8%,其中新能源汽車中的L2智能網聯汽車市場滲透率達30.9%。德賽西威作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必然隨之受益。
目前來看,對于這波智能化和網聯化大潮,德賽西威算是成功趕上了,并已經開始享受紅利。接下來,基于德賽西威完善的產品線布局,以及相較于外資企業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成本優勢,西部證券研發中心預測德賽西威仍將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至 2025 年,德賽西威在座艙域控制、自動駕駛域控制領域的市占率分別有望達10%和27%,在國內座艙市場份額將提升至 30%。
高增長之下,缺芯等風險亦不容忽視
無論從營收還是凈利潤來看,德賽西威上半年都算是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但在高增長背后,德賽西威其實也如其他很多企業一樣,備受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漲價等的困擾。
由于海外疫情反復,導致眾多國際半導體大廠運轉受阻,今年很多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都遭遇了缺芯危機。據AFS最新統計數據,截至8月15日,芯片短缺已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產596萬輛,目前這一數量仍在不斷攀升。
AFS預測,最終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減產量將有可能攀升至710萬輛以上。而一旦整車廠因缺芯減產,對相關零部件的需求必定會隨之降低,進而將負面影響向上傳遞到零部件企業。
事實上,今年二季度德賽西威凈利潤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只有1.41億元,環比一季度的2.28億元下跌了38.16%,據悉很可能就是由于缺芯所導致。此前,業界曾一致認為二季度將是芯片供應最困難的時候?!暗壳皝砜?,Q3芯片短缺情況預計將比Q2更為嚴重。” 蓋世汽車研究院此前曾表示。
“因為現階段缺芯緩解主要是依靠臺積電、瑞薩、恩智浦等頭部企業的產能分配調整來實現。然而,當前以馬來西亞為代表的東南亞芯片封測國新冠疫情持續發酵,眾多頭部企業的封測及部分晶圓廠關停,產能持續受限,8英寸晶圓及車用芯片產能無法在短期擴大。而按照代工產線投資布產預測,下一階段的8英寸晶圓產能釋放將在2022年之后?!鄙鲜龇治鰩熯M一步解釋道。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缺芯仍將繼續影響著汽車行業的正常運轉。
圖片來源:德賽西威
而且德賽西威作為一家汽車電子供應商,其多屏智能座艙、自動駕駛域控制器等產品也是高度依賴芯片,如果接下來缺芯問題遲遲不能緩解,很難保證德賽西威不會受到影響。
還有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對汽車行業的影響依然較為突出,也是德賽西威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據悉,為此德賽西威已經在通過推動上下游信息透明度、提升重點供應伙伴戰略合作關系、拓寬供應渠道、實施戰略備料等措施來應對上游供應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增強公司產品力,提高抗風險能力。
另外德賽西威指出,為跟上行業和市場發展的步伐,公司還將持續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以及多方面確保人才的吸收、留用和培養,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當前汽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企業如果想要走在行業前沿,必須保持較高的技術研發投入,德賽西威過去幾年也一直是這樣做的。2017年-2020年,德賽西威過去四年的研發投入分別為4.18億元、5.24億、6.37億元和7.01億元。今年上半年,德賽西威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到了3.9億元,雖然相較于去年同期減少8.23%,但由于本期新增無形資產同比減少,上半年德賽西威實際研發費用同比增加了30.93%。
雖然在早期,保持如此高的研發投入,會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公司的整體業績,不過從德賽西威近兩年的表現來看,這些錢花的顯然是值的。雖然去年以來,受疫情、缺芯等的影響,很多企業的表現都不是很樂觀,德賽西威卻一直在逆勢走高,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展現強勁的增長勢頭。特別是2020年Q4,德賽西威營收和凈利潤分別達到了25.01億元和2億元,創下了近兩年新高,并于2021年上半年繼續保持了這一迅猛增勢。
接下來,隨著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的進一步普及,與此同時德賽西威重點客戶的新車銷量持續上揚,德賽西威的業績表現有望再創新高。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熊薇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5445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