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和芯片供應短缺的影響,豐田汽車經歷了連續多月的“生產保衛戰”,2021年即將步入尾聲,這家東瀛巨頭正迎來達成本財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生產計劃的關鍵時刻。
目前,根據豐田向多家零部件公司展示的2022年1-3月生產計劃估算,21財年的生產總量預計將不到920萬輛,但能超過計劃中的900萬輛。年底和未來的1-3月將成為生產端達標的焦點,但根據該公司負責半導體芯片采購的高管反饋,供應鏈的擔憂仍然存在。
根據豐田本周公布最新數據,其11月全球生產為82萬輛,12月計劃規模為80萬輛,如果算上2022年1-3月的生產計劃,2021財年的全球生產將略低于920萬輛。
其中,2月生產規模計劃達到90萬輛,3月為100萬輛,此前減產的部分也有望在新的第一季度實現填補。
豐田曾在今年9月對年度生產計劃進行了調整,從930萬輛下調至900萬輛,但從目前的的生產現狀看,該財年的生產總體量還是有望超越900萬輛。回過頭看,豐田在零部件短缺最為嚴重的9-10月全球生產降到冰點,比計劃少了30%-40%,但11月幾乎恢復到82萬輛。
豐田清晰地預判到,11月之后的生產將直接影響到全財年目標的達成,12月中旬,該公司將累計1000名員工應援派遣到一線生產現場的方針,還推進工廠內員工的臨時配置轉換,以期拉滿產能,最大限度地彌補此前的產量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豐田整車生產已做好人力層面的充足準備,但部分零部件供應商的人手依舊存在短缺的情況。一家零部件公司高管向日本媒體表示,他們輛考慮引進自動化設備,試圖將2-3月的生產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
按照日本以及全球多個國家的生產慣例,每年的1月是生產淡季,因為節假日等原因,會有部分生產線按下暫停鍵。
過去的11月,豐田全球產量同比下降0.8%,至82萬1千輛,連續第四個月低于去年同月,但零部件供應短缺對終端生產的影響正在逐漸變小。但值得一提的是,11月豐田海外生產增長3.2%,達54萬6千輛,創11月歷史新高。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增長9.9%,達28萬6千輛,復蘇趨勢明顯。
橫向對比,同屬東瀛陣營的日產在11月產量受半導體短缺影響,同比下降20%,至約32萬輛,繼10月后持續下滑兩位數。本田的生產也受到芯片供給影響,同比下降19%,約為37萬輛。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6472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