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汽集團公布了2021年銷量數據。該數據顯示,其2021年累計汽車銷量為214.4萬輛,同比增長4.9%。其中,自主板塊中廣汽乘用車和廣汽埃安2021年銷量同比均為正增長,且廣汽埃安的增幅高達101.8%,表現亮眼。
廣汽埃安走強,廣汽傳祺企穩
2021年是廣汽埃安宣布品牌獨立后的第一個完整年,這一年其交出了12萬輛的成績,明顯高于年初設定的10萬輛銷量目標,且與2020年相比,銷量翻了一番。
廣汽埃安的超預期表現被認為是產品陣容進一步豐富后帶來的結果。目前,廣汽埃安在售車型有四款,分別為AION S、AION V、AION Y和AION LX。其中,AION Y于去年4月上市,目前已經成長為廣汽埃安旗下僅次于AION S的第二大主力車型。在去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上,廣汽埃安推出了AION LX PLUS,這款車型搭載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綜合續航能力達到了1008km,零百加速用時僅為2.9秒,綜合實力超越大部分同級車型,對廣汽埃安今年銷量的再度提升將起到支撐作用。
廣汽埃安旗下產品陣容,圖片來源:廣汽埃安
據報道,隨著銷量的攀升,廣汽埃安的產能利用率也達到了極限,目前第一工廠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180%。為了擴大產能,廣汽集團正在謀劃建設廣汽埃安第二工廠,該工廠計劃產能為20萬輛/年,并將于今年12月建成投產。隨著第二工廠的落成,2023年廣汽埃安將具備40萬輛的年產能,這無疑為其后續銷量的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產能保證。
除了廣汽埃安呈現大幅增長外,廣汽傳祺2021年也整體呈現企穩回升的態勢。2021年,廣汽傳祺累計銷量突破32萬輛,同比增長10.35%。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廣汽傳祺銷量回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產品表現相比較為均衡,在轎車、SUV和MPV領域均有主力車型出現,這種不“偏科”的產品布局在自主品牌中并不多見。
影豹,圖片來源:廣汽傳祺
在轎車領域,廣汽傳祺于去年6月推出了影豹,這款車型切入的是A級運動轎車細分市場,在經歷前三個月的產能爬坡后,9月銷量環比增長58%,10月和11月連續兩個月銷量破萬,一舉成為廣汽傳祺旗下單月銷量最大的車型。在SUV市場,廣汽傳祺當前最暢銷的車型依舊是傳祺GS4,雖然這款車型已經從月銷2萬+的高光時刻跌落了下來,但目前平均8000+的月銷量也超越了大部分同級產品。在MPV領域,傳祺M6和傳祺M8兩款車型形成高低互補,每月可貢獻銷量1萬+,在自主品牌中高級MPV市場具有顯著優勢。
“兩田”扛起合資板塊大旗,廣汽菲克將面臨更多變數
2021年廣汽集團旗下合資板塊整體走低,這與疫情與缺芯環境下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基本保持一致。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廣汽豐田在第三季度遭遇重創后,年末最后兩個月銷量快速爬升,呈現出明顯的“翹尾”效應。最終,廣汽豐田2021年總銷量創下了82.8萬輛的成績,以同比正增長收官。
廣汽豐田賽那,圖片來源:廣汽豐田
“廣汽豐田本身就有保持增長的潛質,如果不是受‘缺芯’影響,2021年的銷量可能更高。”一位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確實,廣汽豐田并不缺暢銷車型,凱美瑞、雷凌、漢蘭達都是所在細分市場熱銷榜上的常客,另外,去年11月才上市的賽那在終端市場同樣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加價提車”在賽那身上屢屢上演,也演變為廣汽豐田暢銷車型的新常態。
廣汽本田2021年銷量突破78萬輛,微跌3.17%。同樣受芯片短缺影響,廣汽本田三季度銷量下滑嚴重,第四季度其銷量回歸至正常水平。目前,雅閣、繽智、皓影、飛度依舊延續熱銷態勢,另外,近期上市的型格有望成為廣汽本田旗下新的增長點,并將在2022年為其帶來一定增量。
型格是本田思域的姊妹版車型,切入的依舊是運動型緊湊級市場,據廣汽本田官方透露,型格上市兩周訂單量已經突破1萬,這也預示著在大部分車企加碼新能源市場的同時,技術成熟度更高的傳統燃油車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型格,圖片來源:廣汽本田
廣汽集團旗下另外兩家合資車企2021年銷量下滑幅度較大,其中,廣汽菲克全年銷量僅為2萬輛,同比下滑50.33%。近兩年,廣汽菲克旗下Jeep品牌在華市場份額持續走低,去年9月,Stellantis集團發布聲明稱正在制定針對中國市場的全新戰略規劃,其中包括完全整合Jeep品牌進口業務和本地合資業務,這意味著Stellantis集團執掌合資公司廣汽菲克的可能性極大。另外,結合國家發改委提出的“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這一政策來看,廣汽菲克今年可能面臨較大程度上的股權調整。
廣汽三菱去年銷量為6.6萬輛,同比下滑11.99%。目前,廣汽三菱旗下產品的市場表現嚴重失衡,自帕杰羅停產后,歐藍德一車“獨大”的局面愈發明顯,另一款緊湊型SUV奕歌自2018年上市后,僅在2019年經歷短暫的“高光”時刻后市場表現便急轉直下,去年全年的銷量不足4000輛。業內認為,廣汽三菱現階段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產品更新節奏過于緩慢,在汽車產業向“新四化”深度轉型的當下,僅靠“吃老本”的廣汽三菱很難不被邊緣化。
持續改革,2022年挑戰同比增長15%目標
在汽車銷量取得214萬輛成績的同時,廣汽集團2021年還完成工業總產值3500.1億元,其中廣州在地產值達到了3269.7億元,同比增長10.6%。作為擁有廣州國資背景的地方性國有企業,廣汽集團對廣州市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前不久,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廣州市智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其中提到擬培育1-2家獨角獸汽車企業。而廣汽集團無疑是廣州市未來重點培養和打造的“汽車名片”之一。
為了緊跟政策和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廣汽集團正在持續推進綜合改革,其中包括國企改革、管理創新、結構調整和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據了解,2022年,廣汽集團將開展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全面推進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同時,廣汽集團還將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這一改革率先在廣汽埃安內進行。去年11月,廣汽集團對外披露了《關于廣汽埃安資產重組及增資的議案》,其中指出廣汽埃安將承接廣汽研究院純電新能源領域的研發人員,并通過現金增資、資產注入、現金購買及資本公積轉增注冊資本等方式實施內部資產重組。目前廣汽埃安已完成資產重組,下一步將啟動A輪融資和員工持股。此外,廣汽集團旗下的合創汽車、如祺出行也引入了戰略投資者。
業內認為,一系列的改革和創新管理將有助于廣汽集團加快向“新四化”深度轉型,同時也將有利于廣汽集團聚焦自主業務,做大自主板塊。對于2022年,廣汽集團定下了同比增長15%的目標。結合其2021年在疫情和缺芯的雙重打擊下仍取得了4.9%的增長來看,2022年取得15%的目標增長并非沒有可能。業內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仍將取得大幅增長,并有望突破500萬輛,在這一大環境下,廣汽集團今年的增長點很大程度上仍集中在以廣汽埃安為代表的自主新能源板塊。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馮涼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6556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