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電動化轉型的潮水奔涌而來,身處全新賽道,變革與淘汰已然成為當下,最深刻的關鍵詞。許多時候,機遇與風險,往往同時存在。也正因如此,造就了一批率先發起進攻的“孤勇者”。
“2021年,我們第一次讓行業感受到了我們的加速度。”
作為其中的典型代表,去年年末,零跑汽車迎來品牌成立六周年的紀念日。作為創始人、董事長的朱江明,面向所有人發布了一封公開信。
的確,站在當下這個特殊的節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如果說之前五年,這家新勢力造車更多是在學習怎樣適應這條全新賽道的規則,為此不可避免的會付出學費,甚至遭受非議,那么已然結束的2021年,終于站穩腳跟。
作為論據,從官方公布的全年成績來看,累計交付新車43,121輛。12月交付量再次創歷史新高,達7,807輛,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368%。
顯然,數據不會說謊。當擁有一定的量變作為支撐后,零跑順利進入到企業層面試圖追求更大質變的過程。由此望向更深處,成功絕非偶然,占據較大比重的原因,還是與其所推出的純電小車“零跑T03”的崛起有關。
更精品,更高配,更智能
必須承認,對于所有身處中國新能源市場中的所有車企,當下無疑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過去一年,中國新能源車零售銷量已經來到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12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更是22.6%,1-12月滲透率14.8%,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
足夠廣闊的樣本容量,步步攀升的用戶接受度,進而催生出一個個“風口”。只要嗅覺敏銳,進而抓住,就能收獲遠比想象中繁多的紅利。
也正因如此,作為旁觀者,我們見證了類似五菱宏光MINIEV、歐拉白貓、長安奔奔EV、奇瑞eQ等多款純電小車的熱銷,總體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質疑聲隨即出現:純電小車板塊,看似像是容易觸碰到的“蜜糖”,可自始至終由于產品定位的局限性,一旦主機廠放置太多重心在此,很容易令自身陷入到“低端路線”的怪圈之中。并且受限于成本的制約,對輔助駕駛系統、智能座艙甚至整車三電的相關自研,也是較為不利的。
不可否認,上述諸多產品位于終端,還是依靠著極低的售價,去吸引潛客。長期以往,當紅利逐漸消退,必然會遭到反噬。
相比之下,零跑T03所走的卻是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徑,“更精品,更高端,更智能,做同級別中綜合實力最突出的存在。”因為它深刻地知曉,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護城河”。
而此刻,伴隨2022款零跑T03的到來,這家新勢力造車無疑走的更加堅定。具體來看,相比老款車型,前者將ESC系統、語音識別控制、倒車影像、EPB電子駐車、Autohold 、上坡輔助及15寸鋁合金輪圈,均升級為全系標配。
動力方面,除琉璃版搭載55kW電驅系統外,其他四款車型均搭載80kW自研電驅系統,最大扭矩158N·m,系統工作效率達92.6%,0-50km/h加速時間僅需4秒。
續航方面,2022款零跑T03搭載高性能磷酸鐵鋰電池,NEDC綜合續航可達403km ,pack能量密度達136.6Wh/kg,搭配能量回收系統,多數條件下可實現單踏板控制,可提升15-25%的續航里程。
至于用戶更為關心的智能化方面,全車具備“3攝像頭+1毫米波雷達+11超聲波雷達”硬件基礎,并搭載 Leap Pilot 2.0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可實現ACC自適應巡航、人臉識別啟動、自動泊車等10項L2級別智能駕駛輔助功能。
并搭載科大訊飛3.0語音系統,可喚醒通信、導航、車輛控制、多媒體等,支持手機APP遠程控制、整車OTA升級。
可以說,煥新升級過后,零跑T03展現出了更強大的面貌,也促使它有底氣將售價區間定在6.89-8.49萬,高于同級別競品。
至此,外界或許又會產生質疑,這樣有別他人的做法與策略,是否過于激進?消費者是否真的愿意為一款略顯“昂貴”的純電小車買單?
2021年,零跑T03累計訂單量超50,000輛,累計交付38,463輛,12月交付量達到5,627輛,已然成為最有力的證明與回擊。
“我不認為T03賣貴了,反而覺得零跑真正懂得消費者購買這樣一款城市代步的純電小車,需要的東西是什么。能夠在8萬元之內,塞下如此多的功能,我都懷疑這家新勢力能不能賺錢。”
收獲自家車主的認可,無疑讓零跑十分欣慰。而T03正在做的,恰恰是一次別人不敢的嘗試。
零跑的造車邏輯
“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偉大,有的只是不斷奮力拼搏,最終贏得的機遇與未來。”
此刻,當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基盤還在快速膨脹,終端競爭壓力的激增已然無法避免。傳統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新勢力造車,多方混戰之下,格局仍在變得愈發撲朔迷離,沒有誰能夠輕易拿到“決賽”的入場券。
所以在那封公開信的最后,朱江明寫道:“我們要看清全面繁榮下的冷酷真相:未來無限美好,但終局席位有限。”直白點來說,絕大多數品牌將凋零在這個美好的時代,不想被淘汰,只能在賽道上不斷加速。
全新一年,朱江明希望零跑,是時候主動沖出來,加入沖冠組了。并且希望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的所有同事們,能夠盡可能的發光、發熱。
而在我眼中,真正能夠給予他信心的,還是零跑T03加之后續的零跑C11,接連上市后均成為了“爆款”,收獲撲面而來的鮮花與掌聲。表現愈發向好背后,還是與這家新勢力的造車邏輯,密不可分。
“零跑希望打造讓全國人民都買得起的豪車。”
實際上,去年7月舉行的2.0戰略發布會后的專訪環節,朱江明曾談及該問題。并且十分直接的表示:“只有為人民服務,大家才會買零跑車,零跑才能賺更多的錢,在行業中獲得更多的紅利。”
換言之,在盡可能具有誠意的價格區間內,提供給用戶最多甚至滿配的體驗,便是零跑造車在做的事情。同時,能夠為此提供最有力支撐的,必然是其自品牌建立之初,就堅定不移走上的“全域自研”道路。
熟知這家新勢力的讀者可能知道,在零跑的總部大樓內,有這樣一間零部件陳列館。從動力總成、電池Pack及電控系統、智能駕駛系統、智能網聯系統等核心零部件,到前后LED車燈、前后毫米波雷達均是自主設計開發。如此研發能力,目前在國產品牌中少有人能夠比擬。
背靠安防“巨頭”大華,也讓零跑在芯片領域有所建樹。目前,已經發布了完全由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芯片——凌芯01。
可通過PCIE級聯技術,實現多片組合形成計算平臺,提供AI算力,支持接入12路攝像頭來實現360°全景環視、自動泊車、ADAS域控制以及近L3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并成功“上車”零跑C11。
去年6月,谷歌Waymo 2021自動駕駛算法挑戰賽中,零跑算法團隊獲2D實測挑戰賽第一名。去年11月,零跑C11水冷電驅動力總成,也榮獲“中國心”2021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
顯然,堅持“全域自研”,零跑終于迎來收獲的季節,也讓它在造車的進程中,更為從容。即便付出了起步階段,損失一點初速度的代價,但最終擁有了長期存在的加速度。融資層面、制造層面、營銷層面的協同配合,也讓這家剛剛度過生日的新勢力,漸漸長大成人。
“6年前有人對我說,你不懂車為什么來造車?3年前又有人對我說,你們活不過一年,很多人都沒想到零跑活下來了。不看好,是因為不了解;不被看好,也讓我們有了默默努力發展的機會。”
文末想說的,作為曾經所謂的“門外漢”,朱江明在為了零跑傾其所有后,勝利的天平正在逐漸向他傾斜。零跑T03、零跑C11以及接下來的多款新車,就像是壓在天平上的一個個砝碼。
2022,是時候讓整個新能源行業,重新認識零跑了……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6633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