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自主品牌汽車出口迎來200萬輛里程碑。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量約為201.5萬輛,相比2020年的99.5萬輛實現翻番。這一數據不僅創下了中國汽車出口紀錄的新高,也打破了自主品牌出口長期在百萬輛徘徊的瓶頸,且遠遠超出過去三年中國汽車年出口量100萬輛左右的水平。
眾所周知,雖然我國一直是汽車生產大國,但在出口方面,和其他許多出口型汽車生產制造大國,尤其是那些具有汽車工業底蘊和品牌影響力的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進步空間。因此,去年突破瓶頸的出口表現也為自主品牌出海的未來奠定了新基調。
而在上汽集團近期舉辦的海外溝通會上,我看到了這個基調的延續。
出海新起點
“我們的目標是80萬輛。”
在海外溝通會上,當談到今年的汽車出口目標時,上汽集團國際業務部總經理余德這樣說道。
作為自主品牌中為數不多擁有面向全球市場完整產業鏈的汽車企業之一,上汽集團憑借著研發、營銷、物流、零部件、制造等集成優勢,過去幾年在汽車出口上實現趕超,不斷鞏固著自主品牌出口“一哥”的地位。
數據顯示,2021年上汽集團實現海外銷量69.7萬輛,同比增長78.9%,創歷史新高且連續六年奪得國內車企榜首。讓“海外每賣出三輛中國車,就有一輛是上汽造”的表現得以延續。與此同時,69.7萬輛這一數據是排名二三的長城和長安全年出口之和的近乎兩倍。
正是這樣的海外表現讓余德自信地將今年的出口目標再增10萬輛。
上汽集團的出海目標設定也是自主品牌今年出海的縮影。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幾家企業中,它們在多年的經營下,已經在不同的海外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的“主戰場”,如歐洲之于上汽、俄羅斯之于長城、南美之于奇瑞……因此,接下來如何將“主戰場”的戲份做足,如何開辟新市場是它們繞不開的話題。
以上汽集團為例,產品和服務遍布全球8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上汽集團,其海外區域市場上,已形成歐洲、澳新、美洲、中東、東盟、南亞六個“五萬輛級”區域市場。也就是說,這六個區域市場正是它的主戰場。
特別是在歐洲,去年上汽集團旗下品牌名爵和大通在英國、法國、德國、瑞典等發達國家銷量達7.3萬輛(其中新能源車銷量超過4萬輛),營銷服務網點超過800個,積極樹立中國汽車品牌的全新形象。
基于此,上汽集團宣布加快推動“歐洲攻略”:2022年將發力歐洲市場,名爵和大通在歐銷量預計達到12萬輛。這也意味著,歐洲將率先晉級上汽首個“10萬輛級”海外區域市場。
其他頭部出口企業也是如此。短期來看,“主戰場”的表現至關重要,而長期來看,在不同戰場尋求突破同樣不容忽視--2021年,自主品牌整車出口量前十名的國家分別為智利、沙特阿拉伯、俄羅斯、比利時、澳大利亞等,它們大都是自主出口“大戶”們集中發力的地方。
未來,包括北美、歐洲、澳新、東盟等主流市場的開拓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同樣重要。
看新能源,看供應體系
如果說出口總量的多少取決于自主出口“大戶”們的表現,那么后者的表現則取決于旗下品牌在海外市場的表現。
縱觀出?!耙粋€”上汽集團的表現,你會發現名爵品牌是絕對的主角。去年名爵全球(包括國內)交付量則達到47萬輛,海外整體銷量更是同比增長78.9%。因此,對于今年上汽集團80萬輛的出口目標,名爵的增量尤顯重要。
而名爵在海外的主銷車型包括名爵ZS、名爵HS和名爵MG5這三款主力車型,它們經歷了海外市場的篩選后得到認可,最后反饋在年復一年的銷量表格上?;谶^去的表現,名爵表示“今年的銷量爭取在50-60萬輛,甚至更高”,助力上汽集團80萬輛出口目標。
另外,不管是上汽集團提出的目標,還是自主品牌出海的形勢都離不開市場大趨勢的影響。
去年,我國新能源車出口量為58.8輛,同比增長101.9%。在新能源車中,我國以乘用車出口為主,2021年出口量為54.2萬輛,占新能源車出口總量的92.2%。而在乘用車中純電動車出口量高達50萬輛,為主要出口品種。
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新能源決定自主品牌出口的上限。
而瞄準火爆的新能源車市,誰能抓住機遇,誰就能抓住出口的未來。以上汽集團為例,緊抓歐洲市場的新能源驅動力,加上名爵的品牌力,表示今年將推出“全球車”名爵EH32等新能源產品和擴充營銷服務網點至1200個,以強化市場影響力。
我們都知道,歐洲大力推崇新能源汽車發展,而上汽集團所有的電動車放在一起,陣容非常強大,智己、飛凡、大通、MG、榮威、五菱旗下的新能源車型譜,這些產品覆蓋A00級車、轎車、SUV、WAGON、MPV、VAN、Truck、Roadster等,同時,它們也覆蓋包括氫燃料電池、純電動、插電混動等新能源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已獲得不少國家的認可。2021年以來,比亞迪、紅旗、小鵬等品牌先后在歐洲市場推出全新電動車型,蔚來也登陸挪威市場,雖然暫未像傳統車企那樣形成體系,但已經邁出“出口第一步”,對自主品牌的出口來說絕對是好事。
除了產品緊跟市場之外,企業海外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供應鏈保障。這是企業間真正拉開差距的地方,當同樣擁有市場的時候,除了產品本身外,物流的效率把握外銷的脈搏。而上汽集團的物流效率則離不開安吉物流的支持。
中國去年出口200萬輛,如此大的規模對船的資源、全球的布局和航線的布局發生重大影響。未來幾年航線的問題也是上汽集團乃至整個自主品牌出口需要著力考量的問題。
受全球疫情影響,去年自主車企海外經營遇到了原材料價格上漲、零部件供應短缺、運力緊張和運價上漲等一系列挑戰,但仍實現突破。未來,隨著體系的不斷成熟、爆款車型的加速發力,以及物流、渠道、售后體系的完善,自主品牌的海外銷量將有望延續高速增長。
不管是上汽突破80萬輛,還是自主品牌總體再邁新臺階,都是值得被期待的。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6904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