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17日,由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作為指導單位,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聯合主辦的“2022全球智能汽車產業峰會”在安徽合肥召開。本屆論壇圍繞“全球新變局與智能汽車發展新戰略”主題,共設置5個主題論壇和2場閉門會議,與行業機構、高校院所和領先企業代表共同探索我國智能汽車發展新路徑。
其中,在12月16日舉辦的“企業家論壇”上,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 儲瑞松發表精彩致辭。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尊敬的安徽省領導、合肥市領導、張永偉副理事長,各位現場嘉賓,大家好!我是儲瑞松,在百度負責智能汽車Tire 1業務,感謝主辦方百人會的邀請。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百度智能汽車Tier 1業務助力車企加速智能化轉型”。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領域已經引領全球,實現了彎道超車。今年前10個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已經超過500萬臺,占全球市場的63%;今年1—11月,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7%,同時中國車企也在積極布局新能源車的海外市場。取得這一可喜的成績得益于國家在新能源車方面的長遠布局和政策鼓勵,國家從能源安全、雙碳目標角度一直在鼓勵新能源車,百人會在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也離不開車企和廣大從業者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車獲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大樣本的調研顯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意愿越來越高,新能源車省錢、操控性好、舒適,之前的充電難、里程焦慮等問題大幅緩解。很多人說一旦開了電動車無法換回油車,新能源車已經跨越鴻溝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進入了主流用戶市場。雖然美國、歐洲也在新能源車領域奮起直追,但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全球最大的統一市場,雖然現在還有討論說中國在新能源車領域的領先性是否可持續,但我認為這個理念是可持續性的,只要我們不犯錯。在新能源電動化領域,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中心引領者,在汽車行業大轉型下,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陳清泰先生曾經說過,未來汽車競爭的基礎是電動化,但很快會聚焦到信息化和智能化。一些全球車企的CEO也說,智能汽車才是汽車行業真正的游戲規則改變者。這個說法我完全認同,因為電動化之后,不同車企、車型的電車在動力系統上除了成本之外,很難實現消費者可感知的差異化競爭力。而智能化則提供了整車體驗差異化的可能性,智能化的能力將決定消費者用車體驗的天花板。
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和電動化比起來還在早期,說實話,現在消費者對于智能化的理解還很淺,因而買車的時候還不是那么看重。消費者更普遍關注的還是價位、造型、操控性、安全、續航里程、內飾等,智能化可能還不是消費者購買的前幾個考慮因素。消費者關注智能化的話,更多看坐艙的屏幕大不大、亮不亮,關注智能駕駛的消費者還不多,智能駕駛有些B熱C冷。造成B熱C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絕大部分車企還是在以多年來形成的傳統的以硬件為主的思路在做智能化、堆功能,沒有認識到智能化要打動消費者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智能化帶給消費者好的體驗、切實的獲得感。
這方面好的例子也有,比如今年一款大家談論很多的新車就是因為智能座艙的整體體驗出眾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銷量迅速突破每月過萬。當然這方面的反例也不少,例如有車廠要求在座艙車機上提供買電影票的小程序,而沒有想過誰會在車上買電影票。車廠賣車的宣傳小冊子上羅列了一堆L2功能,各個字母的英文縮寫組合4S店的人都講不清楚,更別說讓消費者弄明白。還有的車廠搞軍備競賽,堆硬件,放多少個激光雷達,多少顆Orin芯片,給消費者提供的智駕能力有限,承諾的OTA推送遙遙無期,這一切不關注消費者的行為導致了消費者在智能化上的獲得感不強,以至于智能化B熱C冷。如果有車企能真正以消費者為中心,關注用戶體驗,提供一流的、讓用戶有切實獲得感的智能化體驗,無論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還是在艙駕融合領域,并且通過OTA讓這些體驗像新物種帶來持續的體驗驚喜的話,這樣的車一定能夠贏得消費者的親睞,建立起差異化的競爭力,進而建立起差異化品牌。
過去車企抓住電動化轉型,實現了超越式快速發展。而汽車智能化才剛剛開始,相信未來幾年也一定會有一些車企能夠抓住這個機會獲得超越式的快速發展,用戶體驗將重塑汽車品牌的競爭力,而智能化決定了用戶體驗的天花板,將成為汽車品牌差異化的重要因素,車企智能化一定要關注用戶體驗,關注用戶的真實獲得感。
車企關注智能化的體驗,是不是一定要自研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不是,車企的核心價值創造是針對目標消費者人群定義出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整車,在整合Tier1合作伙伴提供的子系統,把定義的車按時、高質量、成本可控地造出來,并且面向消費者宣傳,把車賣好,再通過提供優質服務,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智能化特別是智能駕駛研發這種門檻極高、投入巨大、算法和軟件極其復雜,需要超大規模的技術積累,研發投入極大,需要長期持續投資,應該交給新型本土的Tier1去做。
什么是新型?需要有強大的算法能力,有超大規模的數據積累,有復雜的軟硬系統集成能力,除了要和車企做到成果SOP之外,還要關注最終用戶的體驗。SOP之后通過OTA不斷進化,提升用戶的體驗,車企智能化找新型本土的Tier1。國內車企研究院試著自研智能駕駛,如果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搞清楚自動駕駛的原理,好判斷哪家供應商的產品方案靠譜的話,這種研究毫無疑問是很重要的,要做,而且要系持續地做。如果研究的目的是為了量產,我會善意地提醒車企特別是老總,這種自研要做到安全、智能、體驗好的量產,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極少數車企巨大的投入,堅持數年,或許能夠量產,但是產品也不一定會領先,體驗也不一定好,算起賬來一定比外采Tier1的方案貴很多倍。之前車企做自研還有資本市場估值的考慮,隨著全球通脹央行普遍加息,資本市場估值回歸理性,這一點恐怕不再成立。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車企老總意識到這一點,比如大眾全球的CEO曾說,如果市面上有現有的系統沒有必要重新發明輪子,我們不能也不想自己開發所有的東西,我們需要合作伙伴。車企智能化領先,要給消費者提供有獲得感的智能化體驗和新型專業本土的Tier1建立起長期的合作關系是最可行的道路。
下面和大家介紹一下百度為什么會進入智能汽車Tier1領域,我們認知迭代的過程取得的一些階段性的進展、產品矩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百度是中國最強的AI公司,有強大的AI積累,也一直在尋找AI和實業相結合的機會。百度是國內最早研究自動駕駛企業,2012年百度的深度學習研究院開始孵化自動駕駛,之前百度主要的發力方向在無人駕駛的出行服務Robotaix,百度牽頭建立了阿波羅生態,建立了一批自動駕駛人才。百度看到了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的巨大需求,去年8月份正式組建了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致力于成為服務汽車智能化的新型專業本土Tier1。百度做這個決定經過深思熟慮,有強大的基礎,有多年的積累,而且我們從公司層面積極響應國家發展硬核科技、科技和實業相結合的號召。我們助力車企以規模化量產服務更多的消費者為目標,打算踏踏實實為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助力,這絕對不是跟風。過去一年,懷著對于汽車行業的敬畏之心和投身行業變革,幫助中國汽車行業在智能化方面做強、彎道超車的熱情,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的數千名同學艱苦努力,取得了很好的進展,我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百度過去一年來的進展和認知的迭代。
首先,技術引領百度公司技術領先。這是行業公認的,我們是中國NO.1的AI公司,有雄厚的技術和人才積累。在智能駕駛技術上,我們的智能駕駛和百度全新領先的L4無人駕駛是同源的,我們把L4的軟件和算法降維到成本有競爭力、可以規模化量產的硬件平臺上,而且我們有規模化路測數據的積累,專業測試里程超過四千萬公里,中國的各種道路不管高速還是城市的各種情形我們都見過。百度有領先的智能交通業務,有云基礎設施,還有甲級資質領先的高精地圖產線,我們可以做到車路云圖協同。
在領先的技術基礎之上,經過過去一年多的努力,我們開發出領先的產品。要能夠持續開發領先產品需要有體系,我們借鑒IPD和中國最佳實踐制定符合汽車規律以及百度現狀的產品創新的生命周期流程PILOC,我們刷新制訂了清晰穩定的長期產品規劃,而且我們持續高強度投入,在“駕、艙、圖”領域開發了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后面會和大家介紹。
這個開發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嘗試探索,實現了規模化敏捷開發和ASPICE很好結合,這是國內首創,我們非常重視用戶體驗,我們把用戶體驗的重要性提升到戰略高度,我們產品創新的全過程都有關注體驗,有內置的體驗評測和改進閉環的機制,我們例行化每個月組織外部用戶的體驗評測和競品對標,我們對于量產交付項目也會對重點車型落地新車體驗的護航計劃。現在整個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從產品設計實現到交付我們都會認真思考,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會真的有獲得感、愉悅感嗎?我們能做什么事情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
有了好的產品,體驗也好,但是還需要量產落地。我們也積累了豐富的量產經驗,我們的量產交付流程質量體系獲得了ASPICE CL3的認證,據我所知,這是行業首個將敏捷和ASPICE相互融合得到官方認證的CASE,感謝專業的國際認證機構北德對我們的指導和嚴格要求。我們在智能座艙、智能地圖領域有成功車型的量產經驗,高速的智駕產品已經量產,城市的量產產品已經在交付中,汽車行業的Tire1量產交付投入非常巨大,需要充分的資金,而百度有充足的資金保障。
我們非常清楚,要做好整車廠的長期合作伙伴的話,我們要為車廠提供專業而優質的服務,我們組建了專業的服務團隊,強調以客戶為中心,通過專業的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我們在南京、廣州、重慶、沈陽等地建立了區域服務中心,就近服務車企。我們也在加強SOP之后的OTA升級支持,建立起向用戶體驗不斷演進提升的機制,我們也在持續加強供應鏈管理體系。同時依托百度集團大規模的芯片采購確保交付質量保證供給、控制和降低成本。我們愿意和車企探索如何聯手利用雙方資源優勢展開聯合營銷,觸達和打動消費者,幫助車企更好地賣車。
過去一年經過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同志們的努力,也感謝車企合作伙伴對我們的信任支持,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講,我們在成為一個中國汽車智能化轉型所需要的新型專業本土Tier1的道路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不再只有高大上的阿波羅生態,我們也有切切實實的規模化量產的能力。這些進展更堅定了百度長期投入汽車Tier1業務的決心。
介紹一下百度已經形成的有競爭力的覆蓋“駕、艙、圖”的汽車智能化產品矩陣,在智能駕駛領域有AVP、ANP2、ANP3的低中高組合的全系列產品,AVP是全場景的自主泊車產品,自主泊車能力和國內一款宣傳很多、號稱最強的新勢力車型不分彼此。AVP的二代采用TDS,采用純視覺技術,目前已經在長城、廣汽、海馬、威馬等車型上量產,最近獲得一家領先global車型的定點。
ANP2是一款行泊一體的產品,支持高速行車和自主泊車。技術上使用TDS,目前支持雙VH,明年支持單VH,采用純視覺技術,在一套域控和傳感器插件上實現行泊一體安全體驗好、可靠、性價比高。今年在一款車型上實現量產,邀請媒體評測,獲得了體驗介于特斯拉和小鵬之間的好評,明年上半年會有更多的車型規模化量產。
ANP3是高端旗艦產品,一款產品就能實現城市的智能駕駛、高速智能駕駛和自主泊車的三域融通,致力于成為安全、熟路,并且懂用戶的領先智駕產品,技術上基于雙Orin,采取純視覺技術,激光雷達可選,ANP3在百度和吉利合作的集度首發,其它車型表示興趣,與我們深度接觸中。在國產算力芯片領域有幾家國產芯片公司和我們接觸,我們也在做評估和前期的預研。
在智能座艙方面,小度車載OS幫助車廠快速實現座艙智能化的整包解決方案,包含了百度智艙相關的AI能力,已經在25家車企品牌160多個車型累計400多萬臺車上量產。小度車載語音SDK是新推出的基于大模型本地化的下一代語音SDK產品,能夠實現全域本地全雙功百毫秒級的響應,八路同時交互,引領語音體驗的新高度。阿波羅Robo—Cabin是基于高通8295的芯片一個軟芯軟硬結合領先的智艙計算平臺,助力中高端車型打造車內智能化的客廳空間。
在智能地圖領域有車載導航地圖,這是大家熟悉的地圖導航入口級應用服務,在15家車企累計500多萬臺車上已經量產。我們有人機共駕地圖,這是今年推出的新產品,是領航輔助駕駛用戶交互的入口級應用,也是智能駕駛基于地圖的人機交互界面,上個月已經有車型量產,明年會有更多車型搭載上市。
高精地圖測繪需要國家批準的資質,采圖制圖作業投入巨大,是門檻很高的產品。百度高精地圖市場份額是最領先的,百度作為為數不多在“駕、艙、圖”領域都有領先產品的Tier1,我們在基于高算力芯片、自研的跨域融合中間件做艙駕融合的新產品預研,我們對這方面的未來有期待,等時機成熟了也會和大家分享。
今年3月份百人會會議的時候我透露過,百度的ANP3正在研發,今天我們的ANP3產品也就是三域融通的智駕產品已經開發出來,目前在多個城市做路測,百聞不如一見,下面我們看一段ANP3的視頻。
這是業內領先的全域融通的高階智駕方案,開始在多個城市泛化路測,明年年終將正式量產,我們屆時面向多個城市推出指駕,讓更多的城市有獲得感。
致力于成為汽車智能化所需的新型專業本土的Tier1,我們已經開發出覆蓋“駕、艙、圖”的領先產品,建立了靠譜的量產交付能力,對于最終用戶的體驗高度關注,我們向車企提供專業可信賴的服務,我們也與共同認知志同道合的車企攜手,讓更多用戶體驗到智能化帶來愉悅之行的駕乘體驗,車企智能化要領先就需要阿波羅。謝謝大家!
(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蓋世直播君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9186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