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內汽車市場可謂是競爭加劇,尤其在疫情疊加供應鏈危機之下,車企更是在挑戰重壓下艱難前行。這其中,規模大的車企還好,憑借強韌的抗壓能力,市場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但對于邊緣車企來說,則是被迫走向難以為繼的境地,而想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找新的發展方向。
就在近期,重整后復產的眾泰有了新動向。12月18日晚間,眾泰汽車宣布其子公司眾泰制造與律賽國際簽署了《獨家經銷和服務協議》,根據該協議,律賽國際將作為眾泰制造在中東特定國家和地區市場的獨家出口商、代理商來分銷T300相關車型,雙方計劃2022年-2023年的銷售目標為1萬臺,總金額約為6.9億人民幣。
從此次動作來看,眾泰復產后選擇的新發展方向是開拓海外市場,且無論從銷售目標1萬臺還是近7億銷售額來看,都是眾泰短時間內在國內市場很難實現的,顯然眾泰對出海抱有很大期望。
據悉,早在兩個月前,眾泰T300海外版就已在浙江永康基地下線,后續這款車將主要面向西亞、南亞、南美、中東等海外市場。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眾泰要放棄國內市場,按照其規劃,復產后國內市場將率先投放2023款T300L車型,另外其還在募集不超過60億元資金去開發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
圖片來源:眾泰汽車
眼下,眾泰這筆資金能否順利融到還是未知,從近期車企融資的特點來看,資本更愿意選擇有市場基礎并具備市場前景的車企,亦或是正在蓬勃發展的傳統新品牌,相比之下,眾泰想要獲得資本認可恐怕沒那么容易。對此有觀點調侃稱,國內翻身不易,出海或許是眾泰還能講的新故事。
除了眾泰,在國內市場雪藏許久的天際汽車日前也突然曝出在海外的新動向。12月12日,天際宣布與沙特本地Sumou Holding成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阿拉伯投資約5億美元設立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和研發基地,年產約10萬臺新能源車。同時,天際稱其還在同包括沙特主權基金和阿美石油公司在內的沙特投資人及股東方商議投資策略。
圖片來源:天際汽車
從上述來看,在沙特建廠、有望獲得沙特方面投資,都讓天際尋得了新的發展契機。
作為較早誕生的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在國內新能源市場十分內卷的形勢下,已經少有存在感。其在國內共有ME5、ME7兩款車在售,其中ME5是一款A+級SUV,ME7為中型SUV,兩款車各打不同的細分市場。
然而兩款車作用下,天際并沒有獲得很好的市場份額,終端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天際的終端銷量僅有4834輛,相比當前其他新勢力月銷動輒上萬的趨勢看,天際的市場表現還相差很遠,而想要跟上已并非易事。目前來看,與沙特方面的合作或許是天際還能抓的“稻草”之一。
其實在天際之前,同為造車新勢力的愛馳汽車早已伸向海外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愛馳完成了1676臺電動汽車出口,相比2020年增長約62%。今年愛馳在歐洲觸達的國家進一步擴大,已經陸續進入了德國、法國、西班牙、瑞士、克羅地亞等國。
圖片來源:愛馳汽車
另外,愛馳還正發力東南亞市場,11月底,其官宣與泰國的一家電動汽車公司(菲尼克斯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據悉,合作內容涵蓋一項總量為15萬臺新能源汽車的采購計劃,這是迄今為止中國造車新勢力在海外的最大合作項目。
雖然這份采購計劃最終能否落實還滿是疑問,但是在外界看來,在海外市場的一系列進展是愛馳一直在講的造車故事。
實際上,中國汽車品牌出海已經成為趨勢,尤其是今年,國內汽車出口已達到了歷史高點,數據顯示,1-11月國內乘用車出口達到225.1萬輛,同比增長57.8%。從這一角度看,邊緣車企出海實則也是在順應趨勢。不過,對于國內基盤比較穩固的車企來說,出海是全球化的業務拓展,錦上添花,但對邊緣車企來說,出海卻猶如救命稻草,需要好好抓住。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Nicole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9202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