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新鄉市委書記李慶貴撰文指出,自2007年新鄉市決定把電池及電動車確立為戰略支撐產業,圍繞電動乘用車市場化這一課題,開展了系統化全產業鏈的產業技術集成創新和電動出租車商業模式創新,已取得了重大進展。實現了底盤換電式電動車列入工信部公告,首家建成大型智能底盤式全自動換電站,首創移動式全自動換電站,新型商業模式————電動出租車”換電模式”實現商業化運營。
發展電動車產業是國家能源安全和治污減排的必然選擇,是實現能源轉型與產業振興的必由之路。新鄉市被譽為電池之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較大的產業規模,電池產業的蓬勃發展,使我們較早地把握住了電動車產業發展的脈搏。2008年,新鄉市委、市政府創新思維,主導研究分析國內外電動車運營模式,制定了國內第一個”換電模式”的電動出租車商業運營方案,并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2009年成為河南省首批電動車示范運營試點城市。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十分重視新鄉電池及電動車產業發展,在產業方向、商業模式、技術攻關等方面給予了精心指導和扶持。
定向————純電動技術路線
多年的產業實踐使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產業發展有兩個戰略取向至關重要,一是選什么技術路線,二是采用哪種商業模式。
我國從”八五”開始有計劃地開展新能源汽車研究,至今已經有20余年的時間。其間,一直伴隨著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之爭。對此,我們進行了深入研究,比較認同并選擇了純電動技術路線。我們認為全力推進純電動車產業化,無疑是解決中國高速增長的石油需求與供給之間矛盾的最有效辦法,是規避歐美日混合動力轎車專利壁壘、真正實現節能減排、應對霧霾天氣、實現PM2.5達標的迫切需要。所以說,無論站在緩解國家能源與環境壓力的高度,還是從占領產業技術前沿的角度看,純電動車是我們的最佳選擇方向。
突圍————創新電動車商業模式
市場化是產業化的前提,商業模式是市場和產業之間的橋梁,而交易盈利性是商業模式成立的前提,消費者認可是市場化的保證。電動車與傳統汽車相比,動力技術發生了巨大變革,能源形式、能源補給時間、能源載體等有巨大差異,這就決定了電動車必須采取與傳統汽車不同的商業模式。
通過對比實踐我們發現,采用傳統理念生產的直充式電動乘用車,有一系列難以解決的瓶頸問題,如:現有鋰離子電池具有價格昂貴、能量密度遠比汽油低、電動車一次充電續航里程短、循環壽命不理想、充電時間長、免維護性差等弱點,還有當前城市電網脆弱、用戶充電時間不易控制等問題。而采用換電式電動車則可有效破解上述難題。一是通過快速換電有效解決了持續運行問題。二是車電分離,用戶只需要購買不含電池的車身,相對較低的購車成本,低于汽油的運行費用,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三是解決了電池壽命短與車身不匹配的問題,能夠保證電動車在整個壽命期里的電池使用。四是快速換電,與加油一樣方便,更接近用戶用車習慣。五是電池運營商專業維護,可以確保電池始終在最佳狀態下運行。六是換電模式可方便實現電池的智能化管理和實時遠程狀態監控,確保用戶駕車更安全。七是不會對現有電網產生沖擊。只需設計專門供電線路在城郊建設集中充電站,配送到城區布設的換電網點。與整體改造城市電網相比,大大節約投資,占地少,建設周期短。八是可有效利用低谷電。充電中心可以在后半夜集中充電,享受低谷優惠電價,均衡電網供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節能用能方式。九是電池階梯利用。采用換電模式,可以方便地把容量低于80%的淘汰電池集中起來,利用其剩余效能,建設儲能電站。特別是在第二、三代智能電網中,可以組合成微網儲能電站,實現峰谷調差和微網循環。
破冰————產業集成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直接帶來了電動車制造路線的變革。我們按照系統工程理念,圍繞電池、電動車、充換電設施三大要素,全力推進產業技術集成創新。組織新鄉新能公司與環宇集團、科隆集團等電池企業聯合,研發了底盤換電式電動車電池系統,解決了電池包成組效應、電池管理系統隨車匹配、智能管理信號傳輸等技術難題,較好滿足了電動乘用車的動力集成。新能公司與國家電網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進行集成創新,解決了全自動換電、電池自動傳輸、車載電池鎖緊及解鎖、BMS(電池管理系統)的轉換插接,以及建立在GPS平臺基礎上的智能化隨機控制、在線監控、安全報警等技術難關,建成了國內第一家實用化的電動車底盤換電的大型換電站。并將技術進一步延伸,開發出了國際首創的可自動充電換電并攜帶18組電池的移動式換電車。組建電池運營商,開展電池租賃業務,與中石化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聯合建設換電網絡,進行換電服務和電池日常維護。
經過不懈的努力,新鄉在產業技術集成創新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形成了從電動車、換電站,到電池材料、動力電池系統等一系列專利和技術訣竅支撐的全產業鏈技術。
啟航————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
按照”車電分離、裸車銷售、電池租賃”思路,積極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實踐。2011年,我們整合環宇集團、科隆集團等本地電池企業和新能公司成立新能出租車公司,購買100輛換電式電動車開展商業運營。截至今年5月,安全投入運營一年半,單車最高行駛里程累積達9萬多公里,累計運行900多萬公里。單車每公里平均耗電0.14度,每公里運行成本0.31元,比燃油車低0.48元,降低60%。電動出租車運營實現商業盈利。”車電分離,換電運營”商業模式實際運作獲得初步成功。
新鄉的實踐證明,”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可以在用戶較少購車支出的同時,實現商業盈利,是建立在當前技術條件下,揚長避短,以市場化為目標的創新商業模式,具有”可復制、可放大、可持續”的特點,使電動車產業化具有了現實性和可能性。
新鄉在換電式電動出租車商業模式方面的實踐,得到了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等領導和專家的肯定。今年我們將探索在公務、出租、租賃用車方面推廣換電式電動乘用車,研究在大眾消費領域推廣電動乘用車。
通過多年實踐,我們認為,純電動車是發展方向,電動車產業發展重點在技術集成,核心在電池,關鍵在電池材料,途徑在商業模式,瓶頸在機制,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在創新。
目前,電池的性能和價格是電動車產業發展的障礙,而電池性能、價格由電池的關鍵材料所決定。因此,加大新型電池材料的研發攻關應該是今后相當一段時間的重大工程。在當前技術條件下,實現電動乘用車產業化的途徑在商業模式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就電動車產業而言,涉及車的制造路線、電池制造技術、標準化建設、能源補給網絡建設、國家智能電網建設、城市規劃、車輛準入標準修改等一系列問題。僅靠企業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由政府牽頭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作者系中共河南省新鄉市委書記 李慶貴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慶貴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95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