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作者 | 崔秋陽
經歷了2021年、2022年井噴式增長,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來到接近30%的水平。另一方面,國補取消,油電價格戰等大事件也指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已經臨近尾聲,而在智能化的量產落地上,各家已經展開了激烈的正面廝殺。
在行業加速內卷智能化的背景下,由上汽通用五菱和大疆車載聯合開發的2023款寶駿KiWi EV將“智能化只屬于中高端車型”的刻板印象徹底打破。
4月2日,在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大疆車載負責人沈邵劼帶來了大疆車載的最新進展,并從成本方面分享了自己關于自動駕駛的思考。
在沈邵劼看來,目前行業主流的L2級別輔助駕駛功能的本質是為用戶緩解駕駛帶來的疲勞感,這樣的輔助駕駛功能需要被限定在一個區間范圍內,下限是提供可靠的高速領航、記憶泊車等功能,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信任感,上限則是主機廠最為敏感的成本控制。
而將上下限具體數字化便是整車成本的3%-5%,“以目前市場主流15萬-30萬元市場計算,大約范圍是5000-15000元。”
在行業主流認知中,將整套智能駕駛軟硬件系統降到15000元以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畢竟一顆高精度長距激光雷達的成本價都在幾千元以上。
而大疆車載的解決辦法便是不使用激光雷達,憑借自己在無人機領域對算法的積累,以及對雙目攝像頭的調教經驗推出感知融合解決方案。這套解決方案已經被應用于2023款KiWi EV之上,能夠實現道路領航、上下匝道和記憶泊車等L2輔助駕駛功能。
沈邵劼透露,接下來大疆還會發布新一代7V/9V智能駕駛平臺,通過對算力水平、硬件設備的完全壓榨,實現利用最低32TOPS的算力并在不依賴雷達傳感器的情況下,依靠一對前視慣導立體雙目攝像頭、5-7個視覺傳感器(包括后視單目攝像頭、環視魚眼攝像頭、側視單目攝像頭)提供記憶行車、高速領航甚至城區領航駕駛的功能。
可以預見的是,在撤掉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后,這套解決方案的軟硬件成本還將有較大幅度的降低。
而為了讓平臺適配更多車型,沈邵劼介紹這一平臺也支持擴展算力至 200 TOPS,并加裝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高精度地圖等傳感器。
大疆車載還透露,這套純視覺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與特斯拉的方案差別不大,將在今年夏季正式推出并官宣搭載車型,“會比A00級車型更大。”
未來汽車日報
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作者:崔秋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198955
以上內容轉載自未來汽車日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