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們克服重重挑戰達成了目標,博世集團的銷售額和利潤均高于預期。即使經濟和社會環境依然嚴峻,我們仍希望加快推動業務增長。”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表示。
2022財年關鍵數據 企業供圖
2022年,盡管外部環境充滿挑戰,博世集團仍達成了超預期的業績目標。5月4日,博世集團發布財報顯示,其2022財年實現銷售額882億歐元,較上一年的787億歐元增長12%,調整匯率影響后的增幅為9.4%。息稅前利潤(EBIT)達到38億歐元,也高于上一年的32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從4.0%上升至4.3%。
具體來看,博世集團業務劃分為4個領域,包括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工業技術、消費品以及能源與建筑技術。其中,作為集團最大的業務,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實現銷售額大幅增長,達到526億歐元,增幅為16.0%(調整匯率影響后為12.1%);其利潤率好于預期,從0.7%上升至3.4%。
2022財年各大業務表現 企業供圖
此外,工業技術業務銷售額增長13.9%(調整匯率影響后為11.0%),達到69億歐元;消費品業務銷售額增長1.5%(調整匯率影響后為1.6%),達到213億歐元;能源與建筑技術業務在2022年實現了17.4%的大幅增長,達到70億歐元(調整匯率影響后增幅為15.9%)。
據悉,博世集團去年投入了逾120億歐元支持未來發展,其中研發支出增加至72億歐元,占銷售額的8.2%;資本支出達到49億歐元。股東權益比率略微上升至46.6%。除前期投資外,博世還投入一定資金以確保在面對巨大不確定性時仍能保持出色的交付能力。這導致去年的自由現金流為負40億歐元。“即使博世集團資金充足且財務狀況穩健,也必須謹慎地在投資支出與成本控制之間保持平衡。”博世集團首席財務官Markus Forschner表示。
面向軟件時代的未來出行 企業供圖
聚焦中國市場,盡管面臨多重挑戰,博世2022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仍取得同比近3%的增長,達到1321億人民幣(約187億歐元)。其中,得益于汽車市場需求的復蘇,以及硬件、軟件和服務的全面能力,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在華銷售額首次突破千億人民幣(約146億歐元)。
本土化戰略為博世在中國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博世在中國擁有34家生產基地和26個技術中心,擁有員工超過58000名,其中近10000人是研發人員。
在過去的十年間,博世在中國銷售額實現復合增長12%。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博士說道:“中國市場在智能化、電動化移動出行、智能制造、可持續發展等眾多領域充滿潛力和機遇。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進一步增強本土生產和研發能力,是博世在華長期發展戰略的核心。”為把握本土市場機遇,博世持續在華投入,過去十年間累計投資500億人民幣(約合66億歐元)。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博士 企業供圖
聚焦今年一季度數據,博世集團銷售額增長了3.5%。北美市場表現尤為出色,實現了18%的兩位數增長,歐洲市場也實現了7.7%增長。Markus Forschner表示:“從今年前幾個月的市場表現來看,2023年仍將充滿挑戰。”他預計原材料和能源市場的價格,以及通貨膨脹仍將處于高位。
博世集團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僅為1.7%,同比大幅下降。盡管經濟前景不容樂觀,博世集團仍將2023年的銷售額目標定為實現6%至9%增長,息稅前利潤率達到約5%。Markus Forschner表示:“博世制定了頗具雄心的發展規劃。2023年我們希望進一步提升息稅前利潤率,以逐步實現未來不低于7%的長期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集團正在重組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其目的是未來能夠提供全棧式定制解決方案,更好且更迅速地滿足現有和全新的需求。
重組后,該業務將更名為“博世智能交通業務”,繼續從屬于博世集團。同時成立業務董事會,自主負責業務經營。在組織架構上,部分事業部的業務范圍將自2024年1月1日起有所調整,所有事業部還將被賦予橫向、跨部門的職責。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表示,全新重組后的智能交通業務目標平均每年增長約6%,到2029年銷售額超過800億歐元。
此外,博世還在大力拓展汽車電子業務。為了滿足市場對碳化硅芯片日益增長的需求,博世計劃收購美國芯片制造商TSI半導體的部分業務。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博世將對其位于美國加州Roseville的工廠投資超過14億歐元,進行生產設施改造。從2026年開始,首批基于8英寸碳化硅晶圓片的芯片將在該廠投入生產。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0196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