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俊在2023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必須過“三關”,即用戶體驗關、產品技術關以及成本效益關。
在王俊看來,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在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品牌長風波浪取得了長處的進步,迎來了換擋超車的最佳歷史窗口期和關鍵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
他分析指出,在新能源汽車的助力下,中國汽車市場早已從歐、美、日、德、韓、中六分天下到如今中國汽車品牌獨占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中國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2.2%,并持續走高。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中國品牌份額更高達82.32%。
市場份額的持續攀升下,是中國汽車產業的不斷壯大,更是中國汽車產品正不斷扭轉低端的形象。數據顯示,在國內市場中我國汽車品牌15萬元價格以上的銷量占比已從2018年的10.2%上升到去年年底的27.8%。
“原來的價格天花板大家都說是20萬元,但是現在已經有百萬豪車的價格在海外市場銷售,中國汽車品牌的價值也在不斷提升。”王俊如是說。
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品牌整體實力的提升,更推動國內汽車企業出口量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企業出口99.4萬元,同比增長了70.6%。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輛,同比增長了10734%。
其中,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的均價從2018年的3000美元(約合2.17萬元人民幣)上調到2022年的超過2.2萬美元(約合15.94萬元人民幣)。
匯總來看,王俊認為,當前中國汽車產業呈現出“3+1”特征,即產品技術迭代加速、供需結構調整加快、市場競爭矛盾加劇以及一個產生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汽車品牌的百年難遇機會出現。
不過,王俊也強調,要實現以上戰略目標,還必須完成諸多挑戰,如市場競爭秩序的重構挑戰、中國汽車出海的風險控制面臨挑戰以及技術鏈、供應鏈、產業鏈不主動的挑戰。
為此,王俊從國家層面、行業協會層面以及企業層面給出不同建議。
從國家層面,應完善汽車產業頂層設計,優化中國汽車市場輿論環境,打造公平競爭的海外市場環境;
從行業協會上,一是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共建共享共性技術平臺;二是要強化行業協同,降低企業出海風險;三是要聯合推動新能源行業標準化,包括電芯標準化,換電接口標準化、電池等高標準化,建立高水平標準化體系。
從企業層面,一是要以開放的心態推動全球國際合作;二是要以積極的態度推動技術合作,中方企業要強化與優秀的外國外資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在關鍵領域里面的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三是要強化行業自律,推動中國品牌健康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企業之間要開放合作,彼此取長補短,融合發展,帶動整個汽車產業鏈生態鏈的健康高質量發展。海外市場也要抱團取暖,堅持長期處于以品牌、質量服務技術為核心,打造競爭優勢,攜手推動中國品牌在全球長遠健康發展。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Garcia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0604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