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兼產品工程院院長王可峰向作者透露,工信部已經于近日對北汽新能源進行資質審核,公司將成為國內第一家只生產新能源車的制造基地。
據法制晚報8月6日報道,未來,北汽新能源將以”領先者”的身份,打造出一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信號塔”,為業界提供借鑒。
基礎
采育基地集成生產和研發
根據北汽集團的規劃,2010年至2012年是北汽新能源公司”打基礎之年”,主要完成生產基地及試驗中心建設,形成國內先進的研發能力和產業化能力,示范運行規模位于國內前列。
2009年11月成立的北汽新能源公司已在北京市大興區采育鎮建成了一個集零部件生產、整車車間、研發試驗、物流為一體的產業園區,是國內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北汽新能源發展規劃部副部長佀海告訴作者,產業園區已完成了一期的項目建設,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其中整車車間的建筑面積為2萬平方米,單班年產能為2萬輛。該園區還預留了2萬平方米的建筑用地,用于二期發展。
北汽新能源目前已掌握了整車動力匹配、整車控制、動力電池三大核心技術,相關零部件生產和研發項目也已進駐產業園區。其中,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與北汽新能源公司同時成立,北汽大洋電機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12月掛牌。
除整車和零部件生產外,北汽還斥資1億元建成了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一期項目。該中心是新能源汽車整車、系統及關鍵零部件開發測試和試驗驗證的基地,其研發技術在國內領先。佀海透露,目前,北汽已啟動該中心的二期項目建設,將于2015年建成全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
推廣
”租賃+出租車”試水商業運行
在生產基地及試驗中心的支撐下,北汽目前已開發出威旺306、E系列和紳寶三款純電動車型,不僅實現了北汽自主品牌新能源車與傳統車型的匹配,還通過出租車示范運行及租賃項目對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發展進行了嘗試。
佀海告訴作者,2012年4月13日,E150純電動出租車開始在密云、平谷、大興區試運行。”截至今年7月底,正在運營的200輛E150純電動出租車總運行里程超過500萬公里,單車每日最高運行里程為282公里,單車每日平均運行里程超過138公里。”
北汽新能源常務副總經理兼產品工程院院長王可峰表示:”雖然現在純電動出租車的收益不如傳統能源車,但在郊區的運營已經讓很多人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銀建公司就主動要求加入我們。”據了解,今年下半年,大興、通州等區也將陸續投放純電動出租車。
今年5月,北汽新能源還加入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推出的”電動北京伙伴計劃”,首批15輛E150純電動車開始面向私人消費者租賃。
在目前北京市尚未推出針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政策的情況下,租賃和出租車試運行是最為接近商業化運營的模式,北汽借以及時糾正運行中出現的問題。王可峰告訴作者:”運營雖然遇到很多問題,但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車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供電體系不完整,導致零部件的質量問題偏多,可靠性、一致性偏差。”
他透露,目前出現問題較多的是充電機、電動轉向等輔助系統。”因為這類零配件尚未達到傳統汽車的生產規模。我們也借以發現,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系統還是比較穩定的,這讓我們對核心零件的可靠性很有信心。”
在政府公務用車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的”新政策”之下,北汽還積極推進中高端純電動轎車的開發。紳寶純電動汽車已于5月登上工信部的公告,目前正在試生產,預計于本月正式上市。”這款車將主要滿足北京市公務用車的需求。”佀海透露。
完善
售后推”24小時保姆式服務”
在新能源汽車運行的初級階段,難免出現各種突發狀況,北汽新能源推出了”24小時保姆式服務”。通過先進的監控系統,”保姆團隊”可隨時發現車輛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并迅速作出反應。
位于采育的北汽新能源監測中心內設有兩塊大屏幕,依靠北汽自主開發的車輛監測系統,一旦有車輛出現問題,屏幕上就會彈出窗口進行提示。北汽還開發出手機監測程序,即使在下班時間,”保姆”也可隨時對轄區內的車輛進行監控。
北汽新能源服務部副部長任柏松告訴作者,在炎熱的夏季,電池電芯的電壓差和溫度差需要”保姆們”的格外關注。通常情況下,電芯出現輕微的電壓差可通過充電解決,一旦出現壓差過大的情形,則需要返廠更換電芯。”這些問題客戶不一定能夠自行發現,需要專業的客服人員進行監測并及時告知客戶。”
據介紹,北汽新能源目前擁有一支80人的”保姆”團隊,他們均是熟知電池、電機、整車技術的專業人才。根據北汽的要求,”保姆團隊”必須在1小時內到達現場進行維修。”我們的平均到達時間僅有37分鐘,客戶還是比較滿意的。”任柏松說。
目標
力爭2015年成為國內老大
”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研發相對晚一些,導致新能源汽車研發起步也晚一些,但這兩部分將是北汽集團未來的核心增長點。”王可峰認為,”北汽用2010年至2012年三年的時間打基礎,雖然前期的問題、疑惑還存在,但發展的前景是比較明朗的。”
根據北汽新能源的”十二五”規劃,2013年至2015年是”上水平之年”。該公司將通過自主創新與國際合作,在產品、技術、質量、管理、社會運行等方面實現全面的”上水平”。”力爭到2015年,公司成為全國技術領先、產業規模最大、研發能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佀海告訴作者,通過第二期項目的建設,北汽新能源將可實現15萬輛整車的年產能。”2015年,希望純電動汽車的銷量能夠達到5萬輛。”
在自主創新方面,北汽正在推進增程式電動車開發。內部代號為”C30DS”的增程式車型將于今年內實現量產。在國家相關部委及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去年年底,北汽還啟動了全新平臺轎車的研發。
據透露,新車已列入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是一款小型四座純電動轎車。”我們將盡量減輕該車的重量,為電池留出足夠的空間,例如為該車打造輕量化的車身等。”北汽新能源市場部部長王謙透露,”全新輕量化小車續駛里程可以達到250公里。”
新車型將打消消費者”里程擔憂”的顧慮,也體現了北汽新能源對于未來的思考。”我們將在成本上下工夫,開發消費者能夠負擔的車型。”王可峰表示。據悉,新車型將在2015年批量投放市場。
在國際合作方面,由于北汽近日派出了考察團赴菲斯科位于美國加州的總部進行考察,有關北汽即將收購這家創新型電動車生產企業的傳聞不斷。
上周,北汽新能源內部人士向作者表示:”收購工作主要由集團層面完成。”但該人士拒絕透露具體的收購方案,”事實上,不止菲斯科,北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與不少國外企業開展合作。”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欣進一步表示:”2015年左右,北汽要做能夠和Model S競爭的電動車。”這或許將通過”菲斯科項目”實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綜合媒體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064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