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北汽藍谷發布公告顯示,預計2023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8億元-21億元。
相較于該公司去年同期凈虧損21.8億元,虧損略顯收窄。
圖源:北汽藍谷財報截圖
對于虧損原因,北汽藍谷在財報中表示: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價格不斷下行,擠壓利潤空間;公司產品仍處于持續爬坡期,規模效應不足,產品成本持續承壓;公司為應對市場競爭,提升產品及品牌競爭力,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上持續投入,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換言之,北汽藍谷認為,價格戰、銷量低、短期內無法降低成本,和持續的研發投入,是該公司繼續虧損的主要原因。
持續虧損,也不著急?
實際上,上述原因并不稀奇,且有些似曾相識。
2022年,北汽藍谷發布公告稱預計虧損52億至58億元,與2021年虧損基本持平;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虧損為56億元到62億元。
彼時,該公司的解釋為:一方面,2022年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動力電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漲,擠壓公司利潤空間,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公司產品銷量還處于快速提升期,規模效應不明顯,同時為了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公司在技術研發、品牌渠道建設上持續投入,對公司業績產生影響。
現在再看北汽藍谷的“理由”,實在有些唏噓。也可以看出,該公司對上述影響業績的原因,目前尚未解決。
圖源:極狐
但值得注意的是,北汽藍谷似乎對此并未顯得過于著急,甚至稍顯“胸有成竹”,對其未來銷量和發展戰略也很有信心。
此前,北汽新能源CFO宋軍表示:“目前新能源行業車企虧損比較嚴重,并且還在持續放大,這是行業普遍面臨的真實狀況,也是北汽藍谷所處的競爭環境。”
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樊京濤也坦言:“汽車行業是競爭市場,不斷有新的品牌和新的產品涌入。北汽新能源的營銷市場節奏不能因為別人插了一下子就被打破。我們的營銷行為要有效果,核心是保證今年整體經營指標。在愈加內卷的市場淘汰賽中,我們作為跟隨者,更多的是要保證自己能跟上市場整體的增長速度。”
“2023年的首要任務就是上量”
北汽藍谷要如何跟上市場的增長速度?畢竟北汽藍谷2022年的銷量并不值得稱道。
今年1月,根據北汽藍谷發布公告,其2022年累計銷量為50,179輛,同比增長92.06%。要知道,北汽新能源2022年的銷量目標為10萬輛,僅完成其年銷目標的一半。
為此,北汽藍谷總經理代康偉公開明確該公司的企業目標:“2023年的首要任務就是上量。”且該公司對新能源汽車寄予厚望。
圖源:極狐
據其表述,“上量”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拓市場,利用極狐阿爾法S、T森林版和極狐汽車考拉的產品矩陣,全面突破15萬到30萬的純電市場;二是打品牌,樹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建立品牌認知;三是提效率,通過組織、流程、業務的變革調整,提升運營能力。
目前來看,成效已現。根據乘聯會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數據,同期內,北汽藍谷呈現更強的反彈勢頭,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上半年累計銷量35191輛,同比增長106.88%。
此外,北汽藍谷還在持續擴大銷售渠道。
根據北汽藍谷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該公司計劃在2023年將渠道網點增加至約280家,除繼續深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核心城市以及鄭州、成都、杭州等二線城市重點市場外,還將以經濟活力好、新能源接受度高和消費需求增速快為標準在三四線城市開始布局。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苑晶銘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0654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