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還在激光雷達和4D毫米波成像雷達之間做選擇題時,李一帆已經悄悄出手,投了一家4D雷達公司。
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名叫傲圖科技(Altos Radar),與賽力斯、華為聯手打造的電動汽車品牌AITO(中文名:傲圖)險些撞名。
傲圖科技成立于2023年1月,在北京和美國硅谷各設有研發中心。就在近日,其宣布完成35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真格基金、初心基金及禾賽科技CEO李一帆。
天眼查顯示,李一帆目前持股4.07%,是除CEO牛力(70%)、CTO李曉波(25.39%)外傲圖科技的第三大股東。
圖片來源:天眼查
是什么吸引了李一帆?
成立僅7個月的傲圖科技,幾乎沒有什么宣傳物料。要說最吸引人的地方,毫無疑問是其成立不久就已實現首款4D成像雷達交付。
Altos V1是其推出的可量產、非FPGA的4片級聯(12發16收)4D成像雷達產品。具體看參數方面:
- 水平視角100度,分辨率1.32度;俯仰角23度,分辨率1.43度。
- 最大測距350米,最大距離分辨率0.31米。
- 速度檢測范圍-110m/s +55m/s,速度分辨率0.2m/s,精度0.02m/s。
- 每秒10 fps,每幀最大點云數3000個。
相比市面已有的4D成像雷達產品,Altos V1的確不乏產品力,而且據了解,其價格僅相當于采埃孚、博世等同類產品的一半左右。
性能相當,造價更低,是傲圖科技對外的一張名片。
圖片來源 : 傲圖科技
要知道,目前4片級聯的4D成像雷達成本大約300美元,是2片級聯雷達的三倍左右。根據Yole預測,未來4片級聯雷達的成本目標是降至100美元。
結合國內券商的觀點,4D毫米波雷達成本的下降空間主要來自:1.設計層面,CMOS工藝的改進、天線封裝技術的優化、MCU+DSP的系統集成;2.工程層面,隨著技術成熟度不斷提升,規模效益將帶來一定的成本攤薄。
譬如汽車雷達芯片領域,主要有DSP和FPGA兩種技術路線,前者代表有TI、NXP等幾家公司,后者代表則是Xilinx。關于選擇何種路線的爭議,也伴隨著4D成像雷達的發展而持續至今。
雪湖科技CEO張強曾表示,當毫米波雷達從3D升級為4D后,一個顯著變化是射頻前端后的數字信號處理部分算力需求大大增加,而算力的增加,導致原本采用DSP方案的廠商開始出現算力不夠用的情況。
站在成本的角度,4D成像雷達公司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像Arbe就認為,現成的通用處理器或FPGA會阻礙到4D成像雷達的發展,因為如果使用這些,會讓Tier1、OEM必須使用成本更高、功耗更大的處理器。
目前車規雷達芯片級聯,多是采用同類芯片。Altos V1采用非FPGA的4片芯片級聯,也是其能夠打下成本的一個關鍵原因。
圖片來源:傲圖科技
當然,要說到吸引李一帆,一定離不開傲圖科技背后的創始團隊。
這也是有著中國背景的三個人的創業故事,且創業都在硅谷。按照CEO牛力的話說,傲圖科技集結了硬件、算法、射頻等方向上的資深團隊,背景包括來自蘋果、華為、Mozilla、采埃孚、Lyft、小馬智行等自動駕駛領域的科學家與工程師。
這與禾賽成立的背景多少有些相似。2013年,李一帆、孫愷和向少卿三個志趣相投的“85后”,也是一拍即合成立了禾賽科技。到現在,禾賽已累計交付超過19萬臺激光雷達,持續領跑全球激光雷達市場。
不過,從眼下4D成像雷達行業的發展速度來看,傲圖科技依然面臨著不小挑戰。
圖片來源:傲圖科技
4D成像雷達加入了高度信息,可對靜態目標進行識別,除此之外,角分辨率和信噪比都有所提升。因而對L2+自動駕駛來說,4D成像雷達可以替代一部分的激光雷達需求,甚至是作為主傳感器使用。
而當自動駕駛等級再往L3及以上走,從冗余系統的角度說,4D成像雷達和激光雷達都將不可或缺。從國內廠商的布局來看,4D毫米波成像雷達實際已經進入量產沖刺期。
包括森思泰克、福瑞泰克、納瓦電子等均已獲得國內多家車企項目定點。而早些時候,楚航科技4D成像雷達也獲得了葦渡科技的項目定點。
截至目前,比亞迪、理想、吉利、紅旗、長安等多個品牌已經定點或量產搭載4D毫米波雷達。幾個月前,蔚來和恩智浦也展開合作開發4D成像雷達,算上特斯拉,這一陣營正在不斷擴幅。
換句話說,傲圖科技真正要面對的是“中國力量”的崛起,戰況將愈發激烈。
據悉,此次融資完成后,傲圖科技將加快推進Altos V1的大規模商業落地,除此之外,傲圖也將預研未來2~3款新產品,目標是為全級別的自動駕駛提供4D成像雷達。
4D成像雷達玩家的較量,也將逐漸上升到量產層面。
市場預測,到2025年,中國車載4D毫米波雷達市場有望超過5億美元,同時全球4D雷達市場規模或將突破30億美元。李一帆看上的,或許正是這塊潛力股市場,至于傲圖科技會交出一份這樣的答卷,尚需時間來觀察。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徐珊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08237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