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純電SUV,不但功率達到130kW、有45度電,竟然裝了HUD?!”
年初六那會兒,筆者家附近的王朝網絡門店里,元UP展車到貨了。
本來這年頭,市場定位上一直有“湊合用”這個標簽的小型汽車,很難掀起什么波瀾。但作為官方欽定的元Pro后繼車型,正如現場看車人群里的那句驚嘆,其在配置上哪怕今天大家的眼界已經被拉到很高的程度,但仍舊能以“炸裂”來形容。
首先,這賣相就很不錯
而且不止在配置上,車輛外觀也一掃以往A0級車那種一眼放大版老頭樂那種奇奇怪怪的味道,而是以家族化的“龍顏”為核心,整出了個一眼就能和王朝網絡的 秦PLUS、元PLUS、宋L以及漢等車型搭上的,真正“家族化”的風格。像以前元Pro那樣,圓頭圓腦萌噠噠,靠一個“龍顏”前臉強行扯上關系。
在明確上面這些以后,價格就成為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對此,店里的銷售倒是口風甚嚴,因為他們也確實不知道,一切要等到3月正式上市才會最后揭開蓋頭。
然而綜合各種信息來看,元UP的起售價格很可能不會比元Pro官方指導價高多少。結合其超高配置以及e平臺3.0版首發車型的身份,屬實是“加量不加價”了,屬于是價格戰的高階玩法了。
如此好車,自然圍觀群眾一片“買買買”地咋呼。但在當天的人群里,有一位老哥雖然在車里鉆進鉆出,但卻陰著一張臉,神色之間還頗顯無奈。
知道大家比較在意“明眸皓齒的女銷售”,不過得尊重一下肖像權嘛,所以就看看元UP座艙實拍吧。注意,這車有HUD哦!
明眸皓齒的女銷售,笑靨如花地走上前來。但未等人開口,這位老哥突然轉身,帶著幾分顯而易見的憤憤然之情轉身出門,遠遠丟下“我半年前買了元Pro啦!”
跳臉而來的開工“驚喜”
有了年初六的見聞,筆者原本對于開工后的熱鬧,是有一定心理準備的。
本來嘛,從去年1月特斯拉率先拉開價格戰帷幕起,國內各大主機廠來來回回折騰已經一年多了,多數想必已是困頓不堪。而如果各家都開始走這種“加量不加價”這種模式,那么原本瘋癲一樣的車市,倒是能逐漸回歸正常。
然而很快,事實就證明這種想法實在是Na?ve……
2月19日,秦PLUS DM-i年度新款車型,以“榮耀版”的后綴名正式上市銷售,官宣起售價格僅7.98萬。同步發售的,還有驅逐艦05 DM-i的年度改款,同樣以“榮耀版”命名。
秦PLUS是比亞迪打向A級家轎市場的一張王牌,發展到起售價格6.98萬“榮耀版”以后,實際已經進一步具備了殺入下沉市場的實力
驅逐艦05 DM-i榮耀版,實際就是秦PLUS在海洋網的兄弟
也就是說,秦PLUS/驅逐艦05的2024款車型,比之一年前曾經引發轟動的秦PLUS冠軍版,還要低整整兩萬元。而其slogan——電比油低,也如一針強心劑,直刺市場和消費者的內心。
一天之內,市場沸騰了,友商直接抓狂。
2月19日,是無比熱鬧的一天
首先是北京現代,宣布伊蘭特以及伊蘭特N Line,宣布將起售價格調至7.58萬元。一股子賠本也要比你低一頭的架勢。同樣的,長安也宣布了旗下逸動PLUS以及起源A05、Q05,起售價格分別調至7.19萬元、7.89萬元,以及7.39萬元。
然而,盡管蓄意搞成秦PLUS/驅逐艦05年度改款上市相似風格的海報上寫著“全新伊蘭特”,但這款車實際是去年10月21日上市發售的。長安旗下的逸動PLUS與起源A05/Q05的情況也類似,都不是新款車,但卻跟著調了價。
暫時沒新招這就拿老車降價來應付這樣,真的好么?
就明擺著,是要針尖對麥芒。
然而這還不算完。很快,五菱汽車宣布星光降價6000元,起售價格調至9.98萬元。合眾汽車宣布哪吒品牌全線價格下調,哪吒X新增9.98萬元售價的400 Air車型,哪吒Aya全系下調8000元,起售價格6.58萬元。
20日,吉利旗下帝豪L-HiP龍騰版,以8.98萬元的價格上市,目前公布的兩個車款,較原本公布的價格分別下調2萬~2.3萬元。同時銀河E8也宣布了新的優惠措施。
總而言之,這個龍年新年長假才結束,元宵節尚未來到之際,整個“晉西北”就已經打成了一鍋粥。正所謂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只不過再也沒有人敢說什么“優勢在我”。
屬實了屬于是
可笑的是,筆者原本以為要到3月份元UP正式上市才會“開個大的”,現在看屬實“too young too simple”。
幾人歡喜幾人愁
毫無疑問,這場給了筆者以及許多人一點“小震撼”的春季價格攻勢,正迅速在市場層面取得反饋。
從比亞迪經銷商那邊傳來的消息表示,無論海洋網絡還是王朝網絡,隨著榮耀版改款車型的發布,自19日起開始前往各門店現場看車的客戶人數,明顯超出往常春節長假后這種淡季常態。經銷商普遍看好未來幾個月的業績。
雖說買的不咋地,但這款車著實是下了血本的
樂觀也不只有比亞迪一家。筆者有一位熟人,看上了哪吒S已經有一段時間。雖然其大致也了解,該車型的售價此前已是“打骨折”,但仍抱著希望能再降一降的心態持幣觀望。而本次雖說這一車型的各款,降價幅度在整個品牌中最小,僅500~5000元不等,但終究是滿足了其心中所立的Flag,所以他決定“立刻買買買”。
受限于信息獲取渠道的不足以及時間間隔較短,對于車企的這一波攻勢,筆者暫時無法全面地從消費者層面去進行整體評估。然而僅就目前只能算得上是管中窺豹取得的信息來看,相信有很大的機會直接沖掉這個淡季,為車企帶來龍年的一波開門紅。
去年初以來的大戰,實際也深刻觸動了高端品牌,強如BBA也一樣陪綁,價格一路走低。汽車售價和車主收入比,也日益向著歐洲市場那種更合理區間靠攏
當然,甘蔗從來沒有兩頭甜的道理。自古有人歡喜,必然就會有人愁。
對于車企而言(這里指的是自主品牌以及新勢力等),盡管在應戰之際沒有一個退縮的——畢竟利潤微薄不是問題,車賣不出去才要命,但畢竟價格戰開打至今已經持續13個月,而中間實際沒有任何的喘息機會,大家其實都很累了。
更要命的是,縱觀產業至今的歷史,這種規模的混戰即使各方一致“停火”,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面,車價可能也不會回到2021年的那種水平。甚至就此,永遠也回不去了也說不準……
長期價格戰并不是把價格打下來就完了,想要在利潤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長期堅持,不但考驗主機廠對自生成本的控制,更考驗其對產業鏈上游的把控能力
不過目前擔心上面這個問題顯然為時尚早,因為就連這個底究竟在哪里,各方也都心里沒數。好在至少目前階段,各方還是有充足彈藥,去繼續“卷”下去的。
首先,是碳酸鋰價格的正常化。
作為新能源汽車至關重要的原料,碳酸鋰的價格在去年和前年,可謂是跌宕起伏。價格峰值一度挺立在52萬~55萬元/噸上下(平臺價格,最高點曾經達到60萬元/噸),但自去年以來就一路下跌。去年年中曾經在每噸20萬元一線堅挺了一段時間,但下半年又開始繼續下跌,并且自去年末起直至目前,大體維持在了每噸9萬元上下。
原材料價格的走低,使得動力電池的價格日趨合理,極大地減輕了車企的成本負擔
這就使得動力電池方面的成本降下去了一大塊。而隨著最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國內整車汽車產業上游的零部件行業,也進一步發展壯大。本土Tier1的出現,以及Tier2供應商之間的兼并重組,正進一步增效與降本。這無形中也為主機廠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彈藥”。
如果說在這場大勢中,消費者是直接受益方,而車企方與零部件供應商是各有利弊,那么還有一些人是被動卷入,且只賠不賺的,比如二手車交易商。
早在去年3~4月份,湖北省政府向本地汽車產業撒出空前大補貼,夾在其中的,主營合資品牌“精品二手車”的企業,就成為了最受傷的那群。
去年3月初湖北車市的景象,猶在眼前
在疫情期間積累的庫存尚未來得及消化之時,一波一波地降價席卷而來,使得原本高價收購的中高端合資車只能賠本賤賣。
而到了去年下半年,隨著各種硬派越野車開始流行,方程豹5、坦克400等國產硬派越野車型以低于帕杰羅、霸道、普拉多等日系二手越野車的價格上市銷售,清庫存的警報已經拉響。而在今年,呼聲甚高的福特烈馬國產版本,也要上市開賣。
由江陵福特生產的國產版烈馬(Bronco),很快將殺到。這款車的呼聲極高
當然,相比上面這些,隨著“榮耀版”秦PLUS/驅逐艦05,將原本已經非常驚悚的9.98萬,進一步拉低變成7.98萬,二手車商手中的大部分A級合資家轎,可能都將面臨無利可圖甚至虧本的命運。
與二手車商一樣難受的,還有絕大部分的合資企業。去年,隨著一眾自主品牌的凌厲攻勢,軒逸經典實際已經退出了10萬級家轎的競爭,進一步降價以求轉而轉入下沉市場。怎奈何,改了個款的秦PLUS與驅逐艦05,這就又要領著一眾堅決跟進的自主A級車,殺向人家原本計劃避其鋒芒的下沉市場了……
盡管會很難受,但軒逸應該還是能撐住的,畢竟這款車有市場更有基礎。但其他的那些蝦兵蟹將們嘛……
不過呢,日產也許還只是“很難受”,畢竟它有非常雄厚的底子在那邊,也不是沒有進一步跟進的空間。本來就已經被逼到6.49萬起售的科魯茲等,恐怕就只剩下躺平任錘的份了。
盡管前路難料,但目前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自此以后,國內市場原本那些低端合資車,繼去年被剝去高溢價的畫皮之后,今年大概率會被徹底擠出市場。
馬自達為什么會塞車?其實梁家輝并沒有瞎說,畢竟它那1.5L自吸P5發動機只有117馬力,百公里加速是看齊K-Car的12秒,堵車的時候只有被加塞的命。
謝謝了,走好不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19984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