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作者 杜俊儀)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出臺,客車企業如何看待?第一電動網作者采訪宇通、中通、金旅負責新能源汽車的高管。他們透露,有意開發10米以下純電動客車,防止地方保護主義的舉措有利于拓展市場。
機會:開發10米以下純電動公交
9月17日財政部公布了四部委制定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未來三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
新政中增加了對6至8米客車、8至10米客車的補貼。對此,幾家客車龍頭企業均表示將根據政策導向推出相關的純電動車型。中通新能源客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劉松波介紹,中通曾生產過一款8米多的純電動客車,以后將會根據政策導向加快研發生產相關車型。
宇通客車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宇通一直在開發6——8米的純電動客車。但是該類車型的市場前景不明,他認為如果將6-10米的客車定義為微型公交,能運載的乘客人數不多,使用起來成本過高。該范圍的車只適宜做某些接送專用車或者公務領域用車。
金旅客車的一位負責人告訴作者,此前金旅生產過一款7米的純電動客車,但是銷量很小,新補貼政策出臺后應該會起到一定利好作用,但是具體的研發生產規劃還得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
純電動客車
憂慮:插電式混動難推廣
就新能源客車而言,純電動客車補貼力度維持,補貼范圍擴大,明確了公交電動化的趨勢。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的補貼力度下降明顯,對此一位宇通客車內部人員表示:”該調整會讓很多車企無法真正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
對于新政中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補貼下降的調整,該名宇通內部人士則表示:”這一調整會讓很多車企無法真正推廣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彼o作者算了一筆賬,根據規定,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在純電模式下行駛里程需大于50公里,按照3.5元/瓦時價格計算,50公里所需的電池成本就達到十七八萬元,再加上其他部件的成本,成本遠遠超過補貼的數額。
激勵:將向更多城市進軍
對于新政中”推廣應用的車輛中外地品牌數量不得低于30%”的規定,中通、金旅、宇通的上述人士均表示對打破地方保護有積極作用,也將計劃向更多的城市進軍。
目前混合動力客車的補貼方案暫未出臺,車企都在密切關注中。劉松波表示,中通會繼續加大對節能車型的研發,他認為混合動力技術相對純電動來說是成熟的,并且有市場空間,是目前最現實、最能普及開來的節能環保車型,但是目前成本還未能下降,仍需要補貼來促進推廣。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20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