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蘋果公司正式發布了第一代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這款筆記本電腦主打的是輕薄。
蘋果的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主講的這次發布會,到了MacBook Air的亮相環節,他不緊不慢地從旁邊的招牌式講桌上拿起一個類牛皮信封式的文件袋,文件袋里看起來有一沓文件資料。他很輕松地、緩緩地把文件袋舉起來,像往常一樣解開封口,從里面抽出了那個銀色的本子。
“這是新的MacBook Air,你可以感受一下它有多薄,對,就是這么薄”——喬布斯就這樣成就了蘋果MacBook Air亮相時的名場面。
16年之后,類似的一幕在理想MEGA的發布會上演。
與喬布斯類似,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在布道完“為什么MPV市場還需要一點改變”后,這輛家庭科技旗艦MPV——理想MEGA緩慢登臺。
隨后名場面就來了:
一位前奔馳商務車車主,也是理想車主緩慢地走下理想MEGA的駕駛位,然后陸續從理想MEGA上接下了走下車的媳婦、媽媽、爸爸、孩子一個、孩子兩個、孩子三個......
全場響起了掌聲,這是對七座大空間最完美的詮釋。
要說李想本人有沒有研究過蘋果的發布會呢,我想那肯定是有的。你看,從一開始理想MEGA的預熱期就能看得出來。
在李想的定義里,理想MEGA是一輛家庭科技旗艦MPV。理想MEGA在設計、空間和智能等不同角度賦予這輛家庭MPV全新的含義。
而全場一小時二十分鐘的發布會,回答了MPV市場的幾個問題:
1.大家庭究竟需要一臺什么樣的車,又需要一臺什么樣的純電車?
2.造型設計、補能、安全,如何讓家庭用戶更安心?
3.針對大家庭的移動空間應該怎樣去設計?
實際上,從過去的理想的每代產品來看,理想一直遵循場景化定義,目標導向,正向開發的產品設計理念。從火爆30萬+的市場理想L系列到如今全新理想MEGA,理想汽車都對家庭用戶做出了更為細分需求的闡釋。
這次的理想MEGA,依然用來了幾個“大家庭”的問題來發布產品。
比如冰箱彩電大沙發還不夠,理想MEGA這次用了一種家庭空間搬進汽車的概念,除了空間尺寸來到了車長5.35米,寬1.96米,高1.85米,軸距3.3米,但冰冷的數字,最后也細化成了二排成年乘客上下車不用大范圍地彎腰低頭這種概念。
為了解決長途家庭旅行的里程焦慮,理想MEGA采用了800V高壓平臺、麒麟5C電池和遍布全國的5C超充網絡,喊出了“12分鐘500公里”的充電口號和710公里的超長續航。讓純電MPV在城際間自由通行,將純電補能速度帶入5G時代,真正大規模替代燃油車。
在空間體驗上也實現了大滿配。理想MEGA配備了雙電機智能四驅系統、魔毯空氣懸架Max,也擁有極佳的整車靜音性能,為家人創造平穩舒適的駕乘體驗。雙側25%偏置碰G級開發標準、9個安全氣囊和側氣簾、超美標的第三排追尾測試標準,讓理想MEGA擁有頂級整車安全性,打造大家庭的公路高鐵。
實話說,這些概念過去其他友商多少也提到過,只是放到理想的發布會,此起彼伏的叫好聲似乎就是有這種魔力。
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觀。區別于市場上不同的變種“埃爾法”,理想MEGA用水滴型車頭、無瑕車身和獨特“風刃”設計,成就了0.215的極低風阻系數,也成就低至15.9千瓦時的百公里電耗,讓理想MEGA成為這個時代最具爭議和話題的美學符號。
回到蘋果的MacBook Air,2008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MacBook Air推出之時的爭議也是頗多。
當時的筆記本電腦市場已經有類似的輕薄本產品,只不過他們大多數還很厚,多數也來到了1.4KG以上,一般配備了一個小于標準尺寸筆記本的屏幕,還擁有一個被縮小的全尺寸鍵盤。最重要的,為了保證工具性和拓展性,接口始終保持一應俱全。
蘋果的做法是設計出了一個楔形的MacBook Air,先使其成了一個時下最薄的筆記本。同時它舍棄了不少擴展功能:比如只擁有一個USB接口,它激進地采用了更昂貴的SSB硬盤,它推出了MultiTouch多點觸控觸控板替代原來的觸控板的左右兩鍵。
保守的人們也會批評蘋果激進的設計。只不過今天來看,蘋果MacBook Air一度引領了輕薄本設計的風潮,Windows PC花了好幾年才追上蘋果MacBook Air的輕薄,MacBook Air成為了筆記本電腦歷史上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壯舉。
不知道十年后的未來,我們是否會將理想MEGA的發布會也銘記為這樣的一個歷史時刻。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PingWest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21217
以上內容轉載自PingWest,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