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發生?
華為汽車業務今年或扭虧為盈
日前,華為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銷售收入重回7000億大關:全球銷售收入7042億元,同比增長9.64%;凈利潤870億元,同比大增144%。2023年,華為銷售收入重回7000億大關,其中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銷售收入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8.1%。
2023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在華為總收入中的占比從2022年的0.3%提升到0.6%。
圖片來源:AITO汽車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表示,華為車BU最早一年虧100億元,后來虧80億元,去年虧了60億元,今年大概能夠實現扭虧為盈。得益于與車企合作開發車型的熱銷,今年前三個月華為智選車業務已實現扭虧為盈,車BU也接近盈虧平衡,預計4月份往后可實現扭虧為盈。
蓋世點評:2023年,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共賦能7款戰略合作車型上市,獲得了消費者的高度認可,未來可期。
賈鳴鏑出任林肯中國總裁
4月1日,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宣布,賈鳴鏑即日起接替朱梅君出任林肯中國總裁,向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勝波和林肯全球總裁Dianne Craig匯報。
圖片來源:福特中國
在加盟福特中國前,賈鳴鏑是上汽大眾“老將”。其1998年畢業之后就進入上汽大眾工作。2010年起,擔任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兼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將上汽大眾年銷量穩定在200萬輛以上。
在上汽奧迪項目組成立后,賈鳴鏑于2018年開始兼任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奧迪品牌事業部總經理。但由于銷量慘淡,上汽奧迪去年換帥。上汽大眾大眾品牌營銷事業部執行總監楊嗣耀將接任上汽奧迪營銷事業總經理一職。而賈鳴鏑調任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蓋世點評:賈鳴鏑入職福特中國,即將開啟新的征程。
小米SU7開啟全國首批交付
4月3日,小米汽車首款車型在正式發布一周后,小米SU7首批交付儀式在北京亦莊的小米汽車工廠總裝車間舉行,全國28城交付中心也同步開啟首批交付。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透露,小米SU7開售短短幾天時間,就有了超過10萬人大定,鎖單量已經超過4萬單。
目前,小米汽車APP顯示,小米SU7標準版交付周期為21-24周,Pro版本20-23周,Max版本29-32周,這意味著,如果訂購一輛小米汽車,最少需要等待5個月。
對于產能供應,小米方面表示,小米汽車工廠正針對現有訂單有條不紊安排生產,穩健有序加快生產流程。坐落于北京亦莊的小米汽車工廠具備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特點,產能跑滿后,每76秒就能有一臺嶄新的小米SU7下線。
蓋世點評:雷軍三年前的豪言壯語,今天變成了現實。
新能源車企3月銷量
近日,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了3月交付成績單。AITO問界全系3月交付新車31727輛。理想汽車3月交付28984輛,同比增長39.2%。蔚來汽車3月交付11866輛車,同比增長14.3%,環比增長46%。小鵬汽車3月交付9026輛電動汽車,同比增29%。極氪汽車3月交付13012輛。
比亞迪3月銷售新車302459輛。廣汽埃安3 月全球銷量為32530輛。零跑汽車3月交付量達14567臺,同比增長超136%。哪吒汽車3月全系終端交付8317臺。嵐圖汽車3月交付6122輛。深藍汽車3月總交付量13048 輛。
蓋世點評:隨著自帶流量的小米汽車入場,將給市場增加了一定的未知數。
奇瑞再推新品牌“越己” 首款車年底上市
據悉,奇瑞將于今年第三季度發布全新新能源汽車品牌,品牌名或為“越己”,首款車型將于年底正式上市。
蓋世汽車通過中國商標網查詢到,奇瑞汽車2023年9月起就開始陸續申請注冊“越己”商標,目前已經申請6項商標,國際分類為12類,運輸工具,申請人名稱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
另據相關人士透露,奇瑞汽車規劃這個新品牌已經約一年時間,其首款車型代號T1GC,為混動緊湊型SUV,將搭載訊飛星火大模型,配備奇瑞最新的底盤。目前,奇瑞研發總院正在公開招標T1GC的前保險杠本體注塑模具、后保險杠本體注塑模具等零部件供應商。
蓋世點評:新品牌“越己”的推出,是奇瑞在新能源領域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縱目科技第三次闖關IPO
日前,縱目科技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
根據招股書,縱目科技此次募資將主要用于研發新一代Drop'nGo平臺、行泊一體解決方案、能源服務機器人,以及智慧駕駛系統和能源服務機器人生產基地的建設。
圖片來源:縱目科技
自2013成立,歷經十年發展,縱目科技已躋身國內自動駕駛賽道主要參與者之一。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 日,縱目科技已在16家車企的50款車型上量產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需要指出,這并非縱目科技首次闖關IPO。早在2017年,縱目科技就曾短暫地在新三板掛牌11個月。2022年11月,縱目科技再次向科創板發起沖刺,同樣未能成功。
蓋世點評:轉戰港交所,縱目科技能否迎來不一樣的開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2548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