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豐田一家獨大的現狀將被打破。
日前,大眾汽車在華發布新能源戰略,為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產品引入中國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國產設定了時間表。這是繼豐田之后第二家在華宣布混合動力零部件國產時間表的跨國企業。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是未來大眾汽車集團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在中國,大眾汽車集團已經推出了新能源車保時捷 Panamera S E-Hybrid,并將逐步在各細分市場豐富新能源汽車。”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同時,大眾宣布純電動汽車將以進口方式在華銷售。
保時捷Panamera S E-Hybrid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都是政府明確優先扶持、大力補貼的新能源汽車類型。在代表長期利益的新能源汽車領域,大眾將與豐田一較長短。
逐鹿新能源
根據大眾(中國)發布的新能源戰略,從2013年/2014年起,大眾汽車集團將以進口方式在華銷售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大眾方面強調:未來,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是大眾在華發展的重點。
大眾e-up電動汽車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集團新能源國產化正式啟動,大眾為自己預留的國產預備期為3年,到2016年,大眾將在華實現新能源汽車本土化生產。
”對于在哪里建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及哪些零部件在華國產,目前尚沒有確切的消息可以發布,但是隨后大眾在新能源方面還將有重大舉措。”日前,大眾(中國)官方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作者。
此前,盡管大眾在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有著諸多建樹,但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成績則乏善可陳。
一直以來,大眾在華主推動力啟停技術,動力啟停屬于微混類新能源技術,只在汽車啟動時使用電力驅動,大部分時間依舊依賴汽油機驅動;此外,盡管大眾也推出了部分車型的混合動力版,但并沒有把混合動力納入主推技術的范疇,而是以DSG+FSI為主推技術。
從技術角度看,新能源技術的初級階段是微混,隨后是HEV(混合動力)、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最高技術級別是只依賴電池驅動的純電動汽車。目前,大眾在華著力于微混,在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和普及上被豐田遠遠甩在身后。2012年,豐田混合動力車型普銳斯已在華國產。
”在能源緊缺的情勢下,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未來的競爭力。”汽車評論員賈新光表示,”這代表了大眾在華的長遠利益。此次大眾新能源戰略的發布則標志著大眾終于下定決心,將其先進的新能源產品引入中國并逐步實現在華國產。”
國產謎題
此前,在新能源汽車入華銷售上,跨國汽車巨頭們的態度一直頗為積極,但對于政府更關心的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國產化課題,跨國公司高層們卻不約而同地舉棋不定。
2010年,日產方面曾傳出消息稱其旗下純電動汽車聆風將在華國產,但在此后的3年時間里這一計劃并未得到實質推進。
2011年,上汽集團和通用汽車共同簽署了”聯合開發下一代電動車平臺”協議,宣布斥資2.5億美元聯合開發下一代電動車平臺,但在今年4月,雙方宣布這一合作正式終止。
”跨國汽車企業不愿意將搭載了先進技術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國產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持悲觀態度,”汽車評論員張志勇表示,”跨國巨頭們不愿意承擔耗資數億美元研發出來的技術外泄的風險,所以在國產和不國產的選項上,他們傾向于選擇否定答案。”
基于上述原因,雖然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市場,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全部扎堆在華銷售,但此前只有豐田一家企業宣布了在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國產時間表。
2011年,豐田宣布投資6.89億美元在華設立其全球最大的技術研發中心(TMEC),主攻新能源零部件國產課題。隨后豐田宣布,到2015年將完成混合動力汽車核心部件在華國產的準備,其在華兩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也派駐技術人員參與混合動力核心零部件的國產進程。彼時,豐田這一舉動被稱為”保守的豐田”在華最激進的戰略。
”雖然目前豐田在華表現平平,但如果豐田的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國產順利,攜技術對大眾彎道超車將變為可能,目前,豐田HEV車型的全球累計產銷量已經突破500萬輛,隨著能源緊缺延續和新能源汽車成本降低,這一利好的勢頭還將繼續。”麥威咨詢公司總經理程文兵表示。
順勢
如果豐田利用新能源汽車在華復制其在國外市場的成功,大眾到201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企業的目標將無法實現,大眾在華對豐田的壓倒性優勢將被削弱(2012年,豐田在華產銷84萬輛,大眾281萬輛),全球的競爭格局也將被改變(2012年,豐田全球產銷974萬輛,大眾全球產銷907萬輛)。
大眾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企業的夢想,催動了大眾新能源戰略的實施。而政府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則成為了大眾新能源加速度的催動劑。
2013年9月17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聯合出臺了《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了此前對新能源汽車補貼范圍也將從目前的五大試點城市擴大至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細顆粒物治理任務較重的區域。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0000輛,其他城市或區域累計推廣量不低于5000輛;資金撥付方式為由中央政府直接劃撥至企業,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最高補貼額達到每輛6萬元。最重要的是,《通知》增加了對燃料電池車的補貼,但是此前呼聲很高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型依然不在受補貼之列。
科技部部長萬鋼明確表示:”《通知》的目標是激發企業技術創新和地方推動市場的積極性,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順利地走向成熟。”
”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明確鼓勵態度和補貼力度表明了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民用的決心,而這種高額補貼對市場的拉動作用也將逐漸釋放。顯然,大眾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張志勇表示,”在政府發布《通知》1個月后,大眾的新能源戰略發布,這并不是巧合,而是大眾順勢而為的戰略舉措。”
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將顯現。
目前,全球三大跨國企業中的兩家————大眾和豐田均在華推進新能源零部件國產化,將對其他的跨國企業起到強烈的示范作用,進而加速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程。
”此前,跨國企業都不愿意將發動機在華國產,但是奧迪發動機國產后,寶馬的發動機也國產,奔馳也宣布將國產發動機,競爭會引發示范作用,”程文兵表示,”這種示范效應也將體現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大發展時代的助推劑。”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邱燦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308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