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瘋了吧?”
“感覺001剛改款沒多久,怎么2025款又來?”
“這一次要發啥?”
“難道說智駕要切換自研那套?”
絕不是杜撰,上周天,正在開車的我,微信突然收到了身邊某位發小的連續狂Call。由于恰逢假期的緣故,并沒有太過關注車圈的一舉一動。
因此,不太知曉他口中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隨即,回到家后,打開極氪的官方微博,一張極為醒目的海報解答了一切。中心C位, 極氪001、極氪007點亮標志性尾燈的“背影”赫然在列,上方寫著“進化新一代,2025款新品發布會”幾個大字,日期則被定在了北京時間8月13日19點。
老實說,即便身為圈內人士,對于這樣的“突襲”同樣十分震驚。
一方面,總感覺最近極氪的傳播重心,幾乎全都鋪在了極氪7X、極氪MIX兩款新車身上;另一方面,就拿正在熱銷的現款極氪001為例,今年2月才經歷了被外界廣為稱贊的產品力升級,未曾料到僅僅半年時間又要進行迭代。
“等著看發布會,我應該要沖了。”
還未回復開篇的提問,很快又收到了發小的表態,從中明顯能夠感受那種興奮與喜悅。畢竟,極氪001一直都算是他的“夢中情車”,如果在2025款身上,某些短板真的可以被迅速補齊,那么掏錢下定也將變得水到渠成。
當然,類似的案例,相信也是極氪十分愿意看到的,但我卻陷入到沉思之中……
真被“國產電車”坑怕了
電池新一代、智駕新一代、座艙新一代。
就在昨天,極氪位于官方微博,再次針對北京時間8月13日19點的2025款新品發布會,用另外三張較為醒目的海報做出了劇透。
而翻看這家新勢力造車今年前7個月的零售銷量。
12,537輛、7,510輛、13,012輛、16,089輛、18,616輛、20,106輛、15,665輛,大致處在一個不斷攀升的過程之中,但波動與瓶頸同樣不可避免存在。反觀現款極氪001與極氪007,無疑就是其眼下最為倚仗的“銷量支柱”,尤其是前者。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為了在終端層面繼續有所突破,為了鞏固主力車型的行業地位,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能夠預見的是,極氪如此快節奏的操作,一定會令部分老車主心生不滿與芥蒂。拋給這家新勢力造車另一道巨大的考題,便是怎樣在全力收割新人的背景下,盡量想辦法安撫舊人。
不然,很有可能“添了飯碗,砸了口碑”。
至于最終結果究竟會不會如極氪所愿,令2025款極氪001與極氪007位于競爭頗為激烈的20萬元-30萬元的純電市場站上新高度,答案即將揭曉。
由此轉換視角,接下來的篇幅,更想借勢聊聊我的一些看法或者說苦惱。
進入汽車行業5年多,身為媒體的我,不可避免會被身邊許多朋友詢問應該怎樣選車。曾經傳統燃油車當道的階段,十分愿意根據大家的需求,理性客觀的給出一些建議與分析,因為那時幾乎所有產品的終端價格與換代周期,都是相對穩定的。
買什么,怎樣買,何時入手,一目了然。
可到了智能電動車當道的階段,越來越不愿意做出積極的響應。本來就是義務幫忙,可連我都搞不太清楚“殺紅了眼”的中國新能源主機廠們,什么時候會突然降價,什么時候會突然改款。
往往給出了所謂的“推薦”,并且出于一定的信任,對應的朋友恰巧掏出真金白銀,可到頭來卻遭到了狠狠的“背刺”,你說責任究竟應該在誰?
最終,礙于慘痛的教訓太過歷歷在目,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我的回答漸漸變成了:“別問我,電車該買啥了。”
有時,如果實在無法推脫,那就無腦推薦——特斯拉。
畢竟,結合去年Model 3推出“煥新版”展現出的誠意,產品力“念舊”一直是這家美國新能源車企身上最牢靠的特質。況且,無論Model 3也好,Model Y也罷,隨著售價漸漸“觸底”,感覺也折騰不出什么太大的水花。
換言之,抱著以賺錢為目的,特斯拉至少不會一邊動輒幾萬元下調,一邊還不顧一切的瘋狂加量。即便上述心路歷程聽著有點戲謔與諷刺,但這兩年真被過于勤奮與內卷的“國產電車”坑怕了。
一次推薦,換個友盡,沒啥必要。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剛剛過去的7月,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成績單,新能源車再次創造了歷史。作為論據,其零售銷量達到87.8萬輛,同比增長36.9%,環比增長2.8%。
與之對應的零售滲透率,更是如年初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預測的那樣,提前邁過了50%大關,達到51.1%,較去年同期暴漲15個百分點。加之傳統燃油車零售銷量僅為84萬輛,同比下降26%,環比下降7%。
不吹不黑,前者單月第一次徹徹底底戰勝了后者。
而本段開篇闡述這些,還是為了證明一個老生常談的道理:“大趨勢已然無法逆轉,電車才是毫無爭議的未來。”
此刻,切入全新賽道,幾乎所有的規則都在重塑。
譬如,傳統燃油車時代的終端定價體系,儼然被迅速的推翻。曾經,從A級到D級,從轎車到SUV,基本上都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區間,現在卻全都如泥潭般攪在一起,根本沒有清晰的劃分。
再譬如,傳統燃油車時代遵循的“三年一中改,六年一換代”的產品切換節奏,眼下也瞬間變得不復存在,取而代之則為“半年就中改,一年就換代”。
綜上所述,身處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位試圖留在牌桌上的參與者,沒有誰不是在豁出性命收割地盤。
而可以預見的是,為了分得更多的“蛋糕”,拿到更多求存的籌碼,接下來它們中的某些品牌,一定還會祭出更多打破認知的操作。
“當下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車企在未來3-5年如果沒沖上去,就沒機會了。”
繼續搬出王傳福的一段觀點,用在此處可謂十分的應景。或許,會有很多人覺得并不喜歡如今的中國車市,甚至認為整個大盤已經有些“病態”,正在以一種極為不健康的方式發展。
對此,我想反駁的是:“只有弱者才會天天抱怨,真正的強者則在適應新的玩法,并進一步鞏固自己的領先優勢。”
潮水來了,誰都無法阻擋。即便眼下在通往彼岸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陣痛,所有參與者能做的只有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繼續拿極氪為例,站在這家新勢力造車的角度,明知道略顯突然的“2025款新品發布會”必定將為其引來巨大的爭議,但又為何鐵了心馬上要做?
還是那句話:“機會轉瞬即逝,必須不惜代價。”
實際上,造電車拼的就是效率,拼的就是執行力,拼的就是放手一搏的決心。猶猶豫豫只會敗北,斬釘截鐵才能成功。而接下來,隨著轉型浪潮的愈演愈烈,搶奪份額將是各家最重要的任務。
那么,又一問題隨之涌現:群雄亂戰的中國車市還會歸于平靜嗎?
反正,我給不出一個確切的節點。基于如此背景,身處其中的所有參與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熬吧,熬到弱者都被淘汰的那天。”屆時,剩余的蛋糕,便會論資排輩的被劃分。
當然,對于終端消費者來說,接下來很長一段日子,買電車尤其是買國產電車,依舊會像“賭博”。不過,只要你一開始便抱著“早擁有早享受”的心態,愿意接受抽風式的降價與換代,那么單論綜合體驗還是香的。
大不了,買特斯拉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24114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