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達生產基地誰不知道,山前山后村都因此發家了啊。”4月7日,在第一電動網作者咨詢當地速達生產基地的路線時,30多歲的年輕市民劉女士流露出滿滿的羨慕。但對于速達是干什么的,劉女士搖搖頭,稱“不了解”。就在一個星期前,剛剛獲得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的速達一躍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同時也因為南方周末曾經一篇“僵尸企業”的報道陷入爭議漩渦。在并無強力經濟支撐的三門峽,成立了十年的速達無論對于行業,還是當地多數市民來說都是一個謎一般的企業。
三門峽陜州風景區內的速達總部
三門峽路上行駛的速達電動汽車
“何來5年造不出一臺車?”
“雖然速達之前沒有任何乘用車生產資質,但也是依托高新技術成立的企業,怎么就被抹黑成了5年造不出電動車的僵尸車企?”說話的是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宋澤厚。宋澤厚所抱怨的“抹黑”,是指《南方周末》發布在2016年4月的一篇報道,文中稱速達“開建5年的生產基地上長起了荒草,試制成功5年后的電動車還是沒能實現量產。”5年為期的依據,則是從2012年4月21日河南速達自主研發的第一輛純電動轎車的試制下線計算的。
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宋澤厚
這樁舊聞在速達獲得牌照后再一次被曝光,業內對速達的質疑也持續發酵。
為何五年沒有量產?宋澤厚解釋稱,速達如果在獲得資質之前生產車輛,反倒涉嫌違規,因此速達之前不是造不出車,而是不能造車。此外,速達之前雖有意向生產低速電動車,鑒于政策的不穩定,速達放棄了低速電動車業務。
既然沒有量產,自然也沒有賣車、交付一說。那么速達何以在官網上不斷發出交車儀式的新聞呢?
該截圖信息來自速達官網
對此,宋澤厚解釋稱,速達確實在試制車間生產了部分車輛以便收集數據檢測車輛性能,并未正式銷售,此外,速達僅有意向招商行為。但速達方面的回應與交車新聞內容相悖,2017年2月4日的官方交車新聞中稱,“這次交車標志著速達電動汽車生產銷售又一次取得重大進展,不日,將又有一些市民可以乘坐速達電動汽車出行”。但三門峽地方政府確實曾大力推動速達電動的運營。當地出租車司機告訴作者,“三門峽之前是有一陣說要換一批新車,好像就是速達的車,但后來就沒動靜了,我們到現在開的還是舊車。“作者兩天內多次打車,乘坐的出租車內飾多數破舊。而作者走訪的多數市民則稱沒見過速達的車,甚至不知道速達是一個造車企業。
此外,宋澤厚澄清了速達陷入非法集資的新聞,“速達此前并未進行過正式的招商,僅有意向招商行為。”另一方面,速達董事長李復活此前確實持股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下稱速達礦業)股份超80%,后賣掉股份投資速達電動汽車,因此在股權架構更換而公司名稱并未更換的情況下,該礦業公司后期的集資行為被媒體誤解并轉嫁到速達頭上,宋澤厚稱,這讓速達很是尷尬。
對此,作者查詢了三門峽速達交通礦業有限公司的工商資料,其法定代表人是寧志剛,而其集中卷入借貸等民事糾紛在2014年之后,無論從李復活2006年成立速達交通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還是2010年成立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時間均相隔久遠,與宋澤厚所說的,李復活賣掉速達礦業投資速達電動汽車的說法一致。
速達年產10萬輛項目將于2018年6月投產
速達生產基地位于三門峽市經濟開發區東區(原山前、山后村),與位于三門峽陜州風景區太陽路1號的速達總部東西相隔。三門峽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在乘車前往的過程中,道路起起伏伏。“速達選在山前山后村建基地,可能就是因為那里比較平。”司機師傅如此猜想。
速達生產基地實拍圖
右側生產基地部分廠房已完成建設
在速達生產基地現場,第一電動網作者見到了網上廣傳的速達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圖片上的“速達電動”大樓,樓前停了不少車。左側緊鄰還有一棟尚未完工的樓房,據速達工作人員稱,這里將建成速達員工宿舍樓。在馬路的另一側場地,推土機正在作業,可以看到已有部分項目完成。速達工作人員介紹稱,已建成的是總裝車間,而推土機作業的大片空白土地將依次建成沖壓、焊裝、涂裝等車間。
左側是速達生產基地的辦公樓,里面設有實驗室,尚未完工的樓房將建成員工宿舍樓
從作者走訪的情況來看,速達生產基地的建設正在積極動工。宋澤厚介紹,速達的生產基地將在2018年6月建成投產,總占地面積為三千多畝,后續將配套各種零部件生產企業入駐,并將打造成三門峽電動汽車產業園。速達一期項目投資26.4億元,占地826畝,將視后續企業項目的開展情況再行擴建。此外,速達工作人員向作者展示了生產基地規劃建設圖,圖中箭頭即為目前已完成建設的總裝車間。
速達生產基地擬建設規劃圖
首批新品定價10萬元以內 或于2018年上市
目前速達已研發生產了純電動三廂和兩廂兩款產品,均是A0級別車型。據宋澤厚介紹,這兩款產品將于2018年同步亮相上市,屆時速達會正式啟動招商。新品最高時速可達150Km/h,續航里程比宣傳的260公里更多,可達300公里以上。售價方面,速達定位于老百姓買得起的電動車,因此售價在補貼之后可達十萬以下。
速達純電動三廂產品
在產品核心技術和性能上,宋澤厚稱,速達在車輛能量回收、以及輕量化技術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技術將使速達產品對標市場在售車型時,具有競爭力。
速達純電動兩廂產品
速達產品參數介紹
此外,速達致力于掌控核心三電技術,因此電機和BMS電池管理系統等都將實現自主研發,目前速達正在洽談其關鍵零部件的代工生產,宋澤厚稱,掌握核心技術將極大降低產品的成本,使其具備市場競爭力。
對于產品的銷售區域及模式,宋澤厚稱會優先投放產品到河南省,再逐漸輻射全國。在銷售模式上,公共和私人區域銷售與分時租賃都會考慮在內,但公司一系列長期具體的戰略規劃都將在產品量產上市之后擇機公布。此外,速達將在試制車間生產產品,目標到2019年產量2萬輛。
仍需更多人才加入速達
而在速達資金來源和融資能力上,宋澤厚稱,由于速達電動汽車自成立起只有投入未有產出,因此資金支持上主要靠自家股東投入,在速達陷入輿論漩渦之際,第二大股東北京中奧伍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曾直接給予超3億人民幣的資金支持。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速達董事長李復活以個人名義持股36.68%、三門峽速達交通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速達交通科技)持股33.32%,北京中奧伍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6%,其他自然人和公司共持有4%。
其中,速達交通科技是速達電動汽車的技術支撐。在速達實驗樓團隊介紹的看板上可以看到,速達法人代表是李復活,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秉剛任總經理,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的電動汽車系控制專業博士鄒忠月任副總。曹秉剛曾是速達交通科技的法人代表和總經理,也是速達技術團隊的領頭人,在2015年6月之后,速達交通科技的工商資料顯示,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李復活,速達工作人員稱,這是因為曹秉剛身體欠佳,速達技術團隊也交由其學生鄒忠月主要負責。
速達股權結構圖
除了這些元老級別的技術核心支撐人員,速達的團隊呈現年輕化特點。宋澤厚介紹,速達目前的研發人員團隊共441人,隨著生產資質的獲得,速達也敢放開手腳去做事情,因此急需更多人才加入。作者在走訪速達實驗室和生產基地的過程中了解到,速達員工多在近兩年加入,而且多為剛畢業的學生。
在團隊介紹上,可以看出目前速達特聘專家有三位,分別是曾主持開發奧迪保時捷絕大部門車型的沃爾夫岡.哈茨、日本近畿大學產業理工學部情報學科教授、博士生導師金光滋,北京鋼鐵研究總院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高級工程師馬鳴圖。
速達團隊簡介
此外,在人員介紹上可知,畢業于青島大學的機械工程專業、高級工程師張西富,現任速達技術中心主任;畢業于河北大學的機械設計專業、新能源汽車開發管理師吳濤,現任速達總裁助理;畢業于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車身設計專業的陳元章,現任速達技術中心設計總監等。從團隊人員介紹中可以看出,速達雖有部分有傳統車企經驗的管理人員加入,但對于堅稱將正向研發電動車的速達而言是遠遠不夠的,宋澤厚也表示,希望更多致力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人才加入河南速達。
“速達將在不久之后擬定公司未來三年的戰略規劃,并擇機向外界公布。”宋澤厚告訴第一電動網,作為一家此前沒有造車基礎和經驗的企業,剛獲生產資質的速達仍有一系列問題和挑戰,自身也需明確定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宋愛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5082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