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 Model 3 正式交付之后,相關的報道鋪天蓋地,各種分析頭頭是道,引得無數汽車媒體同行盡加班。當 Model 3 被描繪得越來越清晰,我發現這背后可能有 Elon Musk 更大的野心,也是特斯拉 Master Plan 計劃唯一一個尚未被廣泛報道的項目。
(關于 Master Plan,我們更愿意把它翻譯為「救世計劃」)
先說結論:Model 3 是特斯拉汽車共享計劃的重要載體。未來特斯拉實現全自動駕駛后,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把目前發現的一系列線索連起來看,你就會發現這個「結論」很有道理。如果預言失敗,這也算是以后被打臉立下的 flag 了。
Elon Musk 在 2006 年前寫過一個救世計劃,描繪出了特斯拉未來藍圖,內容分為 4 部分:
1. 造小批量,比較貴的車。
2. 用賺得的錢研發中批量生產,稍微便宜一些的車。
3. 用賺得的錢研發廉價的,可大批量生產的車。
4. 提供太陽能。沒開玩笑,這已經在特斯拉官網上掛了 10 年了。
目前來看,從 Roadster、Model S、Model X 到現在的 Model 3,再到特斯拉收購 Solarcity,Elon Musk 已經實現了初版救世計劃中所有設想。
我在這里特地提救世計劃的意義在于,讓大家明白它的重要性:它絕對反映了特斯拉未來幾年的發展路徑。
在去年 7 月,Elon Musk 又筆耕不輟的在官網發布了「Master Plan, Part Deux」,即第二版特斯拉 10 年規劃。內容大概包括:
整合發電和儲電;(已經在自己家員工家里開始裝 Solarcity 的太陽能板了)
增加車型,覆蓋主要陸地交通形式;(Q2 財報里明確提到請期待特斯拉半掛卡車)
自動駕駛;(號稱能實現全自動駕駛的 2.0 硬件已經量產了,算法也在不斷升級)
共享;(唯一一個正在布局,但尚未投入運營的項目,也是我們今天要聊的)
所以「共享」絕對是特斯拉下一個大動作,在 Elon Musks 設想中,特斯拉版的「共享是」這樣的:
當真正的無人駕駛獲得批準后,你可以把你的特斯拉加入特斯拉車隊,通過手機 App 即可實現。當你在上班、度假的時候,你的特斯拉就能出去賺錢。這樣一來,就能大大降低擁有特斯拉的成本,幾乎人人都能負擔得起一輛特斯拉。同時,無人駕駛能夠比傳統車帶來更大的收益。
某地需求超出當地共享特斯拉數量時,特斯拉會考慮自建共享網絡,保證所有人都能用車。
特斯拉方面還正式宣布過:「如果你要用全自動駕駛功能做共享用車,偶爾拉個朋友或家人是沒問題的。如果是為了賺錢,比如拉 Uber、滴滴,那就得通過 Tesla Network 才行,具體細節會在 2017 公布。」(2017 年過了一半多了,還沒宣布…)
毫無疑問,特斯拉已經釋放出了很重要的信號:共享是必須的,并且共享會比全自動駕駛更先來臨。
就目前的產品線來看,定位高端的 Model S/X 都不可能成為共享車型。沒人會把自己的百萬豪車扔大街上讓別人開,即使是特斯拉自營車隊,成本和產能也無法達標。
能拿來做共享的,只有 Model 3。在 Model 3 這輛車上,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共享汽車所需的特性。
特斯拉的內飾極為簡潔,減少大量零部件使用,保證未來生產起來更簡單。保證了產能之后才能如期交付,才有資格談未來的共享。
中間一個大屏更像是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才有的設定,不再是強調駕駛者為中心的人機交互設計。未來全自動駕駛實現后,只會有人嫌棄屏幕不夠大,而不是沒有儀表盤。
對比一下寶馬 3 系、奔馳 C 級,完全以駕駛者為中心,怎么也不像未來的無人車。 即使是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得等 N 年,那也完全可以交給用戶自己開,即現有的分時租賃模式。
Elon Musk 已經通過推特宣布,將打造基于云端的「駕駛員賬戶系統」。目前,特斯拉也有駕駛員賬戶系統,信息保存在車機內,保存的個性化內容包括座椅/后視鏡位置、動能回收力度等等。有了云端賬戶系統之后,完全可以保證用戶在開任何一輛特斯拉的時候,有一致的駕駛體驗。
Model 3 增加了刷卡上車功能,即用一個 NFC 卡片在 B 柱刷一下即可解鎖車輛。這個卡片并不是為了取代車鑰匙,同樣是在給未來的共享用車鋪路。通過卡片,共享特斯拉可以區分用戶身份,是車主本人?車主朋友?還是陌生用戶?
刷卡上車,算是為共享特斯拉鋪路的一部分。
現在的 Model S/X 用戶完全可以通過手機解鎖車輛,不過 Model 3 支持藍牙連接,手機 App 也能通過藍牙來解鎖車輛。特斯拉啟動共享計劃后,用戶完全可以在信號不佳的情況下解鎖車輛,App 連接的是賬戶系統,上車后各項設定自動調整。藍牙功能的加入,保證了用戶能夠順利打開車門。(比如車停地下車庫,可能就沒手機信號了…)
刷卡+手機解鎖,是識別用戶身份的兩個重要手段,是共享用車的第一步。
在 Model 3 的中央后視鏡上,增加了一個小攝像頭,目前并未激活,特斯拉也未給出明確答案。
不過可以想象的是,這個攝像頭不僅僅能監視駕駛員是否疲勞駕駛,還能在未來監視共享特斯拉內部狀況,防止他人搞破壞。同樣,通過這個攝像頭,加上語音識別、臉部識別技術,可以再次確認到底是誰在開車。
有了影像記錄之后,會打消特斯拉車主的疑慮。當然,也會有相關的隱私政策。
提示一下,特斯拉合作伙伴英偉達,在年初發布了 AI Co-Pilot,功能包括臉部識別、頭部位置和目光追蹤、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對話和唇語識別和外部環境監測燈功能。
無人駕駛+汽車共享,是很多人心中的汽車終極形態。特斯拉僅依靠多個攝像頭+雷達,能不能實現全自動駕駛現在先不討論。重要的是在全自動駕駛來臨之前,特斯拉肯定會先進入共享領域,依靠的就是 Model 3。
誠然,現在國內汽車共享也不少見,不過現有的共享汽車完全是基于傳統車改造的。特斯拉高度電子化的設定,讓共享這件事變得更加「可控」。比如:共享特斯拉完全可以限制馬力、極速;保證前備箱和后備箱依然是屬于車主的私人空間;車外+車內攝像頭,可以還原事故發生過程,劃分事故責任等等。
按照特斯拉一貫的「預埋硬件再推服務」的套路,當路上 Model 3 足夠多之后,共享特斯拉也就不遠了。
來源:極客汽車
作者:白書記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55475
以上內容轉載自極客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