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新能源汽車的歷史性機遇非常明顯,許多“外行”也投入到了這股制造新能源汽車的熱潮中,這其中有一位家電業鐵娘子--董明珠。
這股熱潮背后的邏輯并不難理解。在當前的市場大環境下,家電領域的市場空間已經天花板漸現,想要再突破,那只有跨界,董明珠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格力手機算是一次嘗試。目前看來,造手機算是失敗了。
于是,有政策支持,市場表現持續升溫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便被董明珠盯上了。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21.2萬輛和19.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9.7%和14.4%。面對新能源產業持續的增長,有經濟實力的,自然想來搶一塊蛋糕。
起初,董明珠想通過格力電器收購銀隆,卻遭到公司中小股東的狙擊,就此作罷。珠海銀隆也因此一炮打紅。
然后,董明珠與王健林等好友以個人名義投資入股銀隆,如今,董明珠持股比例17.46%,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同時,銀隆也開始了圈地建產業園的瘋狂擴張之路。董明珠表現出與賈躍亭類似的瘋狂的造車欲望。
最近的一次動作,8月8日,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南洛陽市在鄭州簽署項目合作協議,珠海銀隆將在洛陽高新區建設“銀隆新能源(洛陽)產城融合產業園”,總投資150億元。
至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銀隆規劃出了珠海、邯鄲、石家莊、成都、蘭州、天津和南京再建(或準備建設)的生產基地,以及長沙、合肥兩處初步敲定的產業園,再加上銀隆原有的珠海、石家莊以及武安的生產基地,其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具備了11處生產基地。
表格來自每日汽車
董明珠進入珠海銀隆僅8個月的時間,就簽下總計約800億元的7個新能源產業園項目。截至目前,今年動工的幾大銀隆新能源產業園的產能規劃已經達到13.6萬輛,按照計劃,2020年的產能目標則是達到10萬輛,產能儲備已經綽綽有余。
資本市場目前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態度還是積極的,抓緊時間布局是所有新能源汽車投資實體的共同戰略,新能源汽車政策瞬息萬變,一旦行業收緊,則后悔莫及。
據悉,中信銀行于2017年5月對珠海銀隆集團授信276億元,這份量身定制的融資方案包括,可以用訂單、應收賬款,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款進行質押融資,以及對成都銀隆、天津銀隆兩基地提供合計80億元的建設貸款。同時,針對銀隆IPO過程中控股股東的股權結構調整問題,推出了股權融資類貸款。同時,有消息顯示銀隆還得到了建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和廣州農商行等多家銀行的授信支持。
過去的七年中,珠海銀隆共完成7次股權轉讓及增資。2016年12月,大連萬達集團、中集集團、董明珠、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公司、江蘇京東邦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珠海銀隆簽訂30億元增資協議,5方獲得珠海銀隆22.39%的股權。增資后珠海銀隆的估值為134億元。
今年3月,珠海銀隆完成股份制改革,從“有限責任公司”變為“股份有限公司”。5月,珠海銀隆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并進行受理公示,進入Pro-IPO階段。有資本行業的分析師預計,銀隆如果順利上市,市值大約在300億左右。
目前銀隆正在建設的7處生產基地,總耗資超800億元,這樣龐大的“資金缺口”,無疑是銀隆所將面臨的最大問題,中信銀行276億元的貸款遠遠不能滿足銀隆的擴張需求。倘若按照銀隆市值300億元的規模進行計算,并且全部進行股權質押,銀隆距離其超800億元的產能布局仍然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
但是,目前披露的款項多為規劃資金,實際上需要支付的金額有限,再加上項目落成一般需要幾年的時間,所以即便是多個基地同時開工,資金的問題還沒有那么嚴峻。馳騁商場數十載的董小姐想必也不會一開始就讓銀隆陷入像樂視一樣的境地吧。
銀隆的核心競爭力是“鈦酸鋰電池技術”,而銀隆對于董明珠而言最大的價值便是電池資源和儲能技術。董明珠認為鈦酸鋰電池是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她要做把金子從沙子里刨出來的人。
鈦酸鋰電池具有安全、使用壽命長、充電快等優點,另外受溫度影響極低,冬天不會像鋰電池那樣電量嚴重縮水。目前銀隆已經能做到6分鐘充滿續航200公里的車型。但缺點同樣明顯,能量密度低,續航能力不足。業界有聲音認為,鈦酸鋰電池并非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鈦酸鋰電池的技術特性也決定了珠海銀隆的電動汽車產品只能是在城市固定線路行駛的公交車,難以應用于對續航里程要求較高且行駛線路不確定的家用電動轎車產品。
不過,銀隆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發從未停止。有消息顯示,為提高電池組性能,銀隆在保持電池使用壽命和耐高低溫性能高水準的基礎上,所研發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鈦酸鋰電池,與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60%。
日前,銀隆新能源副總裁敖建華更是對外界透露,公司已掌握了氫鈦動力總成這一核心技術,將有效解決電池能量密度的問題,并通過鈦酸鋰電池和燃料電池的兩者結合,提高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
對于董小姐的這一系列作為,到底是造車夢,還是商業運作,恐怕只有當事人才知曉。電動君不好做評價,畢竟相比于董小姐,我的道行還是太淺。對于董明珠來說,家電業是成功的,格力手機是失敗的,對于造車還無法下結論。
以董明珠鐵娘子一般的經商風格,銀隆的迅速擴張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有格力這個成功案例在,董明珠迅速擴張銀隆,提前布局占領市場,野心勃勃。電動君只希望董小姐的每一步都在計劃之中,而不要喪失了理智。
來源:電動汽車時代
作者:施文峰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55569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動汽車時代,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