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國際消費電子展 (CES)上,采埃孚展示了其邁向自主駕駛之路的進一步成果。來自采埃孚先期開發工程部門的工程師們通過在原型車中配置了諸多駕駛功能,使其可以實現4級完全自主駕駛。以此,采埃孚展示出作為自動駕駛系統架構專家的廣泛的技術專長,特別是在監測和處理環境數據領域。由采埃孚與英偉達(NVIDIA)共同開發的采埃孚ProAI在去年的CES展上首次展出,僅僅一年后,這款超級處理器的高效性與實用性就憑借上述的先期開發工程項目得到了充分地展現。采埃孚ProAI是原型車的中央控制單元,基于這一控制單元,采埃孚能利用模塊化設計開發自主駕駛功能。開發目標是能將其應用于任何車輛的系統架構,并可根據實際應用,對可用的硬件和所需的自動駕駛等級進行調整。
開發相應的自動駕駛等級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項挑戰。針對這一挑戰,采埃孚先期開發工程部門負責人Torsten Gollewski解釋道:“自主駕駛涉及到多個獨立的駕駛功能,其領域極為廣泛。汽車必須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執行這些功能,并且不受氣候條件、交通狀況與能見度等因素的影響。”
基于需求導向自動化的系統架構
作為原型車的一部分,采埃孚已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模塊化開發環境,包括具有人工智能的功能架構。Gollewski表示:“舉例來說,我們成功開發了一套完全自主駕駛的配置,即4級駕駛功能。根據采埃孚的‘觀察-思考-行動’這一技術策略,配置的模塊還能根據具體應用進行調整,幫助車輛在城市交通中擁有必要的識別能力與自行思考能力。”靈活的架構還能在不同車輛中配置各種自動駕駛等級。同時,對于某個自動駕駛等級所須的最低硬件配置,它也能提供相關信息。
近幾個月來,采埃孚的工程師已在“訓練”車輛執行不同的駕駛功能,特別是車輛在城市中行駛,例如車輛與行人間的互動、車輛與斑馬線上行人的互動、碰撞評估、車輛在紅綠燈和環島處的行為等。Gollewski表示:“與高速公路或鄉村公路工況不同的是,車輛在城市中行駛時,對當前的交通狀況有可靠認識的復雜程度大大增加,而對當前交通狀況的認識正是計算機控制車輛采取適當操作的基礎。”
按需應用采埃孚 ProAI
憑借其開放的架構,采埃孚ProAI具有擴展性——硬件部件、互聯化的傳感器、評估軟件和功能模塊可以根據所需的用途和自動駕駛等級進行調整。例如,對于幾乎所有的特定需求,采埃孚ProAI都能對其處理器性能進行配置。在CES展會上所展示的應用中,控制單元使用的是具有8核CPU架構的Xavier芯片,70億個晶體管以及相應的性能數據。 它每秒可管理高達30萬億次操作(TOPS),功耗僅為30瓦。該芯片符合最嚴格的汽車應用標準—— 就像采埃孚 ProAI——為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創造了條件。
數據交互
采埃孚及其合作伙伴提供的廣泛的傳感器組合在車輛周圍環境監測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展示車輛上安裝的攝像頭、激光雷達和雷達傳感器能對原型車的周邊環境進行360度全方位解析,且每40毫秒更新一次。采埃孚 ProAI的計算單元實時分析了這些龐大的數據——每臺攝像頭每秒會產生一千兆的數據。Gollewski表示:“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算法主要用作加快車輛的自行分析速度,使車輛識別更為精準。在大批量數據中識別出交通情況中的經常性數據,如行人試圖過馬路等的情況。”隨后會檢索出車輛可能采取的反應,這對計算是縱向加速還是縱向減速,及計算進一步的行進方向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些數據隨后將被長期儲存于軟件中。
在拉斯維加斯的展示車輛在虛擬環境下使用腓德烈斯哈芬提供的數據進行駕駛
在CES的采埃孚展臺上也能有如下體驗。在拉斯維加斯的靜態展示車輛使用的傳感器數據采集于從德國腓德烈斯哈芬市采埃孚集團總部到采埃孚研發中心之間進行的實際道路測試。展示車輛———確切來說是采埃孚 ProAI——能實時精準地解析數據,就猶如身臨其境地行駛在這條線路上。在展臺能看見車輛的動作,如轉向、制動和加速等,與直線距離9,200公里之外的路試數據一致,仿佛車輛在另一大陸上同時行駛。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6086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