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iz是誰?
答:一家在短期內先后獲得零部件巨頭德爾福以及麥格納投資的,以色列車用固態激光雷達(LiDAR)傳感器廠商。
在無人駕駛與智能網聯的前夜,各大車企都在布局。
而其中,激光雷達是智能汽車的主要傳感器,對于自動駕駛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激光雷達能夠為汽車提供遠距離和高分辨率的獨立3D數據,并且在照明條件差、天氣惡劣的情況下也能發揮作用,比普通的攝像頭視覺傳感器更為靈敏。與此同時,其價格也相對較高。
獲得麥格納、德爾福等“大佬”青睞的Innoviz位于以色列的Kfar Saba,其激光雷達技術采用固態設計,具備優秀的遠程掃描性能,目標探測能力強、精確性高。
遠程激光雷達對于實現3級和4級自動駕駛汽車的高速行駛極為關鍵,其遠距離精準識別目標的特點將有助于提升車輛的運行安全。
Innoviz一直在持續努力降低其創新技術的成本及尺寸,使汽車制造商能夠方便的將其固態LiDAR傳感器集成進入消費級大眾汽車。
今年5月,Innoviz公布了一款汽車零件市場LiDAR解決方案Innoviz Pro,預計將于2018年第一季度上市。
去年12月開始,麥格納與Innoviz就基于LiDAR傳感器的無人駕駛系統展開合作,這筆新的戰略投資將進一步拓展雙方的合作成果。
Innoviz的原型演示激光雷達設備也在2017CES上的麥格納展臺上進行了展示。
而8月底有消息透露,麥格納已經于近日完成了對Innoviz的戰略投資,投資的具體金額未被披露。
“其多學科技術團隊給麥格納提供了一整套傳感系統——攝像頭、超聲波、無線電雷達融合、激光雷達,更好地完善了我們自主駕駛汽車的研發能力,”麥格納首席技術官斯瓦誒米·卡特吉利如是說。
同期,Innoviz還獲得了德爾福的投資。 2017年8月中旬,雙方簽署了新的合作協議,此外,德爾福對Innoviz進行了少數股權投資,但具體金額也未披露。德爾福的目標是為汽車行業提供可量產的商業化方案,可達到L3和L4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
Innoviz之外,瞄準這一領域的企業并不少。 數得上來的就有Velodyne、 Quanergy、Aerostar、LeddarTech、Phantom Intelligence、Strobe、 TriLumina、Ibeo等一干企業,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家。 各大車企、零部件廠則在他們當中物色合適的伙伴。 比如,誕生于加州的Velodyne,2016年8月,就獲得了百度和福特聯合投資的1.5億美金。最早在2007年開始對外出售了第一款激光雷達產品的Velodyne,是業內公認的最有資歷的Lidar技術公司。 再比如同樣獲得德爾福青睞的Quanergy。雙方曾在2015年秋天宣布開展合作,為無人駕駛汽車開發一種新型的激光測距系統。
當時,德爾福公司首席技術執行官杰夫·歐文斯表示,每個傳感器的成本可能低至200美元。這種技術很可能將被用于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無人駕駛汽車,并可以在沒有駕駛員指令下執行所有安全措施。
此外,2016年8月,在無人駕駛領域一直密集布局的采埃孚宣布已收購Ibeo汽車系統有限公司40%的股份。
雙方將合作開發下一代 Lidar 系統,能夠對周圍環境進行 3D 圖像重建,不再需要旋轉反射鏡。由于固態技術的發展,兩家公司的合作將設計出尺寸更加緊湊、價格更低的激光雷達系統。
來自德國漢堡的Ibeo成立于 1998 年,2000年被傳感器制造商Sick AG收購,2009 年公司脫離Sick AG獨立,2010 年和法雷奧合作開始量產可用于汽車的產品ScaLa。 在實現無人駕駛汽車的過程中,激光雷達是繞不開的一環。也因此,催生了一系列新型公司,而與他們攜手也成為了零部件供應商甚至整車企業最快彌補短板的重要途徑。
雖然目前激光雷達仍然維持較高的價格,但未來,或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這也讓我們離無人駕駛更進一步。
來源: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62479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商業評論,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