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是一個令人沮喪的廉價產品,感覺毫無生氣而塑料感十足,但其背后的工業革命才是特斯拉和冒險家馬斯克真正投入的精髓!
批評人士說,特斯拉的Model 3看起來就像一輛馬自達。作為一輛廉價入門特斯拉,這沒什么不妥。但他們錯過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Model 3的歷史意義并不只是一輛廉價車,而是在工業上代表了一場革命。
最近非常有名的綠色能源出版商Electrek報道說,供應商已開始陸續將零部件產品交付到生產Model 3的工廠中。
正是這家工廠最近因為多次裁員被媒體廣泛報道。而特斯拉正在努力實現用更少的人力來完成更多數量汽車的制造。
但說句實話,如果不能有足夠吸引眼球的“傲人”產量(銷量),即便是特斯拉電動車這樣吸引力極高的產品,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用驚人的燒錢方式來維持存活(繼續融資,擴大產能)
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Elon Musk未能實現Model 3的生產目標。
再次,諾言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特斯拉最為閃耀的資本是工程能力,包括設計和制造。Elon Musk希望特斯拉可以徹底重新思考制造業,設想工廠的整個流水制造過程完全實現自動機械化、智能化、自動化,不受任何人類身體機能極限的限制。
機器不是輔助人類,而是完全替代人類。Elon Musk把這個Model 3的工廠叫做Alien Dreadnought。這是一場革命,具有深遠的影響。
撇開社會學不談,機器從過程中剝離了人類,簡化了生產,削減了成本。最重要的是,生產效率會大大提高,而且它們可以加快到對人類來說是不可能的速度。
一家研究公司預測,到2024年,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將增長到3520.2億美元的規模。促進劑是對運營效率的極致追求,對人力的加速拋棄。
公平地說,特斯拉的工程師們已經走在這條路上了。每一款新車,從Model S 到 Model X 再到 Model 3都帶來了生產效率和機器人化的極大提高。
舉個例子,齒輪和軸組件制造商Hota Industrial已經被逼到了極限,它試圖達到每周5,000個單位的生產目標。這家臺灣公司甚至用飛機而不是小船來運輸零件。
如果沒有機器人技術的發展,這個產量是無法實現的。
在這個時代信息技術的指數級飛躍發展是非常容易的,這樣會設計出高效的機器,然后將它們插入到人類構建的思維網絡中,這個組合將會異常強大。
投資者不應忽視這個機會,這是一場革命。
當Elon Musk在去年10月宣布了那個廉價的、毫無亮點的、令人沮喪的Model 3產品,并在該公司的Fremont工廠進行了一系列裁員,股票市值也應聲縮水時,似乎特斯拉這個勇敢的工業實驗即將結束了。
但根據最新的報道來看,這個聲明為時過早。
特斯拉本身仍然是一個有風險的股票,風險和收益并存,未來如何尚不可知。但是,工業制造自動化、機器人化的承諾是肯定板上釘釘了。投資者和觀察家們現在就應該開始早做準備了。
來源:汽車產經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qiye/63705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產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